中秋节还没有到,桃李面包却先因为自家月饼的广告文案“翻车”了。
本来想着靠文案来吸睛,没想到却把消费者给惹毛了。从电梯里备受争议的文案,到全网吐槽,再到品牌方急着道歉下架,这件事看着是文案没有写好,本质上是品牌没有搞懂营销的规矩。
![]()
事情的经过
从9月1日开始,辽宁沈阳、大连的很多小区的电梯里,已经贴上了桃李五仁月饼的广告。
文案的内容写着“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生活的毒打。桃李蛋月烧,等一个有故事的人下单!”
![]()
没过几天,就有网友拍下这个广告并发到了网上,吐槽说“吃个月饼还得先挨毒打?
这条视频很快就在网上火了,评论区全是吐槽的:“中秋图个开心,看这文案心里堵得慌”“我爱吃五仁是因为喜欢,不是因为吃过苦”。
![]()
而让网友更加不满的是,最早吐槽的视频没有了,有人去桃李的官方账号下面留言,结果自己的评论也被删掉了。
![]()
“有问题不想着解决,就会捂嘴?”“本来只是文案让人觉得不舒服,删评之后更反感了”。这下,争议从文案不好的问题,变成了品牌方态度有问题了。
到9月3日晚上,微博上相关的话题直接冲上了热搜,很多美食博主也在转发吐槽,大家都在问:“桃李这文案是谁写的?没有考虑过消费者感受吗?”
![]()
争议闹大以后,在9月4日,桃李面包终于有回应了。
负责人跟媒体说,涉事的广告只投放了1天,在9月2日就把它下架了,现在辽宁的电梯里,文案已经换成了“真的很哇塞”这种没有争议的文案。
![]()
![]()
他还解释说,这次是第一次让员工们一起共创文案,不同的年龄段写了有20组,本意是想着贴近大家的生活,结果没有把握好尺度,让消费者觉得不舒服了,以后会改审核机制。
![]()
![]()
但网友们不怎么买账,“道歉只敢跟媒体说,官方账号连个声明都没有吗?”
而且还有人发现,在京东上,桃李五仁月饼之前还显示卖了1万多份,现在却搜不到了,客服的说法是没货了;淘宝的页面也删除了有争议的文案,只剩下产品图。
![]()
![]()
仔细想想,其实桃李的这次翻车,不只是文案没有写好那么简单。
看看数据就知道了,在2025年的上半年,桃李面包的净利润跌了快30%,但广告费却涨了40%,广告费花了4200多万。
![]()
大家也清楚,这个广告文案是想靠营销来拉动销量的,结果急于创新,反而踩到坑了。
有意思的是,这已经不是桃李今年第一次出现问题了。
在7月份,他们泰安工厂的面包就因为菌落的总数超标,被市场监管总局通报过了,当时也道歉召回了。
![]()
算上这次的广告争议,等于是雪上加霜了,很多老顾客说,“本来还买他家面包的,现在连月饼都不想看了。”
有网友看了视频后说,“真的服了,好不好吃跟社会经历有什么关系?连买个东西还要被教育一下了?”
![]()
还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说,“有些商家太让友商省心了,只要好好卖东西不瞎搞,就已经领先很多商家了,现在倒好,自己捅自己!”
![]()
还有调侃的网友,“年轻人有没有饱尝社会的毒打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接下来桃李要接受年轻人的毒打了!”
![]()
也有网友认为,“商家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现在的人是不是太敏感了?”
![]()
回顾整个事件,文案的争议从一开始或许只是个小问题,品牌如果好好沟通、及时调整就行了,但他们“删评捂嘴”的操作,反而让大家觉得品牌没有正视问题的诚意,把文案问题上升到态度问题了。
每个人对文案的接受程度不同,到节日营销的核心是传递愉悦、团圆的情绪。广告文案如果让大部分人觉得不舒服,本身就说明创意方向出了问题。
我们买月饼是为了中秋的团圆和口腹之欲,没有人想在购买的时候还要被上一课,这种把口味偏好和人生阅历强行绑定的说法,本身就很容易让人反感!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