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香港的那些老牌富豪,大家脑子里先蹦出来的往往是李嘉诚、李兆基这些人,他们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资产堆得像山一样高。可在这些光鲜名字背后,还有个不太爱出风头的人,叫胡应湘。这家伙1935年出生在香港,家里祖籍广东花都,父亲胡忠早年靠出租车生意起家,攒下不少家底,到胡应湘这代,已经是标准的富家子弟了。
不过他没靠老爸的家业混日子,早早就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念土木工程,1958年毕业回香港,那时候香港地产刚开始热起来,他看准机会,1969年就创办了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主要搞建筑、地产和基建项目。三年后,1972年公司上市,市值蹭蹭上涨,一度成了香港华资地产里的头把交椅。
![]()
胡应湘这人做生意有自己的路数,不像有些人一头扎进炒地皮赚快钱,他更偏向实打实的基建投资。话说回来,那时候香港地产五虎将里头就有他的公司,和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新世界地产啥的并列。可胡应湘没把心思全搁在香港本土,改革开放一启动,他就成了最早一批到内地投资的香港商人。
1979年,他跟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他们几个凑份子,出资20亿在广州建了中国大酒店,这是内地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开了个好头。从那以后,胡应湘就把重心转向内地基建,修路、建桥、搞电厂,一笔笔资金砸进去,总额加起来超过500亿人民币,有些资料甚至说高达670亿。他投资的广深高速公路是珠三角最早的高速路网之一,1990年代初就投了200亿港元建起来,通车后极大拉动了周边经济。
![]()
再来说说他那笔有名的美国捐款。1995年,胡应湘向普林斯顿大学捐了1亿美元,这在当时是香港企业家对外捐款的最大一笔,主要用来支持工程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他自己是那学校的校友,学到的土木知识帮他后来在基建上省了不少事儿。可这事儿一出,香港舆论炸锅了,有人说他崇洋媚外,为什么不把钱全投内地?
其实胡应湘也没闲着,对内地的支持远超这1亿。他在珠三角投的那些项目,都是实实在在帮国家补短板。比如1992年启动的虎门大桥,投资30亿港元,1997年通车,这桥连接东莞和南沙,之前靠渡轮过江,效率低得要命,还出过台风把车吹进江里的惨案。胡应湘不光出钱,还亲自参与设计和技术攻关,桥建好后,他承诺收回成本就无偿捐给广东省政府,2005年收费站撤掉,桥正式移交国家。这么干,他图啥?不少人说他傻,丢掉摇钱树,可他觉得国家发展比个人赚头重要。
![]()
胡应湘的投资风格就是这样,低调务实,不求暴利。合和实业在内地建的沙角电厂、皇岗口岸、广深珠高速公路,这些项目累计拉动珠三角经济腾飞。他甚至在钦州挖了6公里运河,建深水码头和发电厂,就为了打通广西的交通瓶颈。贷款时,他宁愿选内地银行的高利率,也不找国外便宜的,因为他想支持本土金融。
亚洲金融风暴1997年一来,他的公司股价从十几港元跌到几毛,泰国的高速公路项目烂尾,损失57亿港元,差点把合和实业拖垮。他卖掉香港房产,背债筹钱,好不容易稳住局面。可就算这样,他也没停下内地投资的脚步,继续推基建项目。
![]()
现在说说标题里那个“威胁”的事儿。胡应湘最出名的举动之一,就是推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这事儿最早1983年他就提出来了,叫伶仃洋大桥,打算连香港、珠海、澳门,促进大湾区联动。可当时港英政府不待见,项目搁浅。香港回归后,1999年和2001年,他又重提这个计划,完善成港珠澳大桥方案,还拉了民间资本,承诺集资150亿港元起步,不全靠政府出钱。
董建华当特首时支持,三地政府开始协调。可这时候,阻力来了,尤其是李嘉诚。李嘉诚的和记黄埔控制香港大半港口和码头业务,大桥一建,陆路运输方便了,货物车流分流,谁还走水路用他的码头?运输成本降了,他的垄断优势就没了,自然反对得厉害。
![]()
李嘉诚没亲自出面,但他手下大将霍建宁在公开场合放话,2002年左右,在商会会议上直接怼胡应湘,说建桥可以,但别影响别人生意,这会“害死人”。这话听着像警告,意思是你胡应湘想出风头赚钱,别挡别人财路。商场上这事儿常见,李嘉诚在商言商,一切为利润服务,他旗下港口是现金牛,建桥等于挖他墙角。
胡应湘呢,没被吓住,他联合李兆基、何鸿燊这些家族,绕开李嘉诚的阻力,推动民间力量介入。朱镕基访港时听了构想,也表态支持,三地成立协调小组。2009年大桥终于开工,历时9年,2018年10月通车,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胡应湘虽没直接参建,但他是构想第一人,提供技术方案和资料,推动全程。
![]()
李嘉诚的反对不是个人恩怨,就是商业利益冲突。他在内地也投了不少,但侧重地产和港口,捂地慢开发是他的套路,比如成都项目拿地16年转手赚几倍。胡应湘不一样,他投资基建多是回本后捐国家,不求长久垄断。
两人路径不同,李嘉诚成了全球富豪,资产超2000亿,而胡应湘身家200多亿,排在富豪榜后头。可胡应湘的贡献是实打实的,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粤港澳交通时间从3小时缩到45分钟,经济一体化加速。2024年深圳中山跨海通道通车,又是他推动的扩展项目,车流量超预期,深中航线吞吐量大增。
![]()
到现在2025年,胡应湘89岁了,还在忙活大湾区一体化规划,涵盖交通和产业。合和实业虽在2019年私有化,但他的基建遗产还在运转。比起李嘉诚的资本运作,胡应湘更像个工程师商人,骨子里有份家国情怀。捐1亿给美国母校,是感恩教育;投500亿给内地,是实干兴邦。商场上利益纠葛多,李嘉诚的“威胁”不过是护盘本能,可胡应湘没退缩,坚持下来,大桥成了国家名片。
话说回来,做商人谁不想赚,可赚了钱怎么用,才见格局。有些人捂紧口袋,有些人敞开撒钱帮国家补短板。胡应湘这辈子,没当首富,却留下一堆实实在在的路桥电厂,够多少代人用。想想那些每天从桥上过的车,谁知道背后有这么个低调老头儿?这就是他的风格,不爱张扬,事儿办了就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