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龙湾教育
今天,为大家带来龙湾区沙城中学陈洁琼的教育故事,一起来看看。
陈洁琼,龙湾区沙城中学教科室主任,曾获市教坛新秀、市中考优秀阅卷员、区教育科研指导师、区课改之星等荣誉。她持续专注于学科专业发展,积极参加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案例、命题等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多次承担市、区级公开课或讲座活动。
漫漫教学路上,她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始终秉承“做真事,育真人,成真知”的教育信条。这是她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也是她矢志不渝的追求。在教学实践中,它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更助力学生实现了全方位的成长,成为了她教育生涯的坚实指引。
做真事:在课堂中自然生长,求教学实效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从教十几年来,陈老师慢慢褪去青涩,多年的教学经验带来了从容与自信,荣耀与沉淀。但她依旧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语:“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尤在教材变更、课程改革之际,更要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反思是她课堂进步的制胜法宝。在一次次教学实践的波折与修正中,她深切体会到反思的“重量”,并逐步形成“本真教育”的教学主张——尊重并看见每一个孩子的“自然生长”:看见真天性、读懂真需求、支持真发展。曾因盲目跟进跨学科学习而导致学教失衡,她明白何为“宜守则守、宜破则破”;曾因过度讲究完美的团队合作而导致同伴关系紧张,她明白何为“真正的合作关系”……此间种种,让陈老师更加追求真实的学习、有价值的学习:注重学情——学前可量,判定已知与未知;优化任务——目标可评,能力可证,问题可解;精准评价——思维可视,注重过程,成果公开。这一堂堂“本真课堂”,让学生浸润其中节节生长,习得语文知识技能、培养语文习惯,发展语文素养,从语言文字中汲取精神营养,怀才抱德。
育真人:在活动中稳健笃行,蕴学子初心
教育是人学,应致力于立言、立德、立人。面对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初中生,不讲空话、大话,以细节和故事温暖人,以多元活动培育人,这正是陈老师作为班主任或学科德育导师时所奉行的行动圭臬。星辰,是学生在陈老师眼中的代名词,它们或明或暗、或大或小,各不相同,但却有各自的星曜。陈老师总能针对学生的不同特质,将那些“柔软”的育人细节,藏在日复一日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关照里。如星(心)事漂流瓶,让那些敏感的学生将心事“写”出来,在为期一周的匿名漂流找寻解决之道;阅读分享角,以学生的问题或困惑为阅读主题,让“悦读”涵养学生的浩然正气,赋能成长,此外还有班级短视频、勇气便签本、心问题新行动等一系列护“星”举措,用充满智慧的日常行动带给学生积极的教育价值和愉悦的精神享受。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因为她与学生走心共情,与学生一起为学、为事、为人,最终总能得偿所愿,看到学生成长的点滴回馈,搭设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之路。
成真知:在教研中潜心磨砺,探教育精髓
教科研,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载体。从最初的跟随师傅学习到参加各级各类研修班、名师工作室,再到指导青年教师成长,陈老师一直坚持自我研究、自我培养、自我推动,在团队中修炼共进。“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在有了专业素养标准为方向后,陈老师一方面坚守教学,另一方面努力提升自己教科研能力。她始终勤奋上进,以任务为驱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评比、课题研究等,在教科研实践中不断行动、体悟、反思和提升,深化教育认知,探索教育精髓。在担任组长、教科室主任期间,以“深耕式”教研为主模式,以“看得见——学得来”的榜样为主手段,让教师们博采众长,互相扶持,同频共振,进行系统有效的自我迭代,将研究意识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更好地激发其热心从教、精心从教,终身从教。独行快,众行远。在合力前行的浪潮下,团队研发了多个校本研修精品课程,多次被评为区校级优秀团队,创建成功多个示范校等,以此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回应新时代素养教育的深层使命。
感谢关注散讲龙湾,每天都有精彩本地资讯
▊投诉报料微信:dayongqiangbz
大家还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