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联勤集结号」加入我们光荣的队伍!
9月3日上午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联勤保障部队受阅方队
帅气亮相天安门广场
让我们看看央媒是怎么报道的
联战联保 向战冲锋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张添溯 本报记者 范恩达 特约记者 张彦昕
“向右——看!”
身穿荒漠迷彩,手握钢枪,肩负背包……踏着激昂的军乐节奏,联勤保障部队方队受阅官兵雄姿英发地阔步走来。一张张坚毅的面庞齐刷刷转向天安门城楼,光荣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作为改革强军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的新质作战力量,联勤保障部队聚焦随时“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奋力攻坚,在联合作战、联合训练、联合保障的制胜道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听!铿锵的脚步声,彰显着联勤保障部队从历史走向未来、从胜利迈向胜利的坚定信念。
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人民军队曾在武器匮乏、物资短缺的困境中寻找赢得胜利的保障之法:为提升武器质量,八路军兵工厂紧抓步枪生产标准化,吸收国内外各种步枪优点,研制出“八一式”马步枪;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后勤部队组织运输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封锁,将粮食等物资运往前线,许多运输员在途中遭袭牺牲……
时代变迁,我军后勤保障力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军队后勤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围绕建设现代后勤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战略决策。2016年9月,习主席为联勤保障部队授军旗、致训词,强调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联勤保障部队。
“自战争年代后勤部队传承而来的英雄传统,虽穿越时空,却历久弥新。”方队总教练告诉记者,从历史烽火到新时代,从“保陆军”到“保三军”,这支队伍的使命任务不断拓展,始终秉持着保障军事行动、服务人民群众的坚定信念。
呼号震天、步伐矫健,联勤保障部队方队官兵以昂扬的面貌向世人展现新时代的风采。
方队中,受阅队员、某部战士马东宾步履生风。作为一名运输部队驾驶员,他亲身经历了军事物流链的持续贯通。“如今,联勤保障部队各级整合物流力量资源,畅通战备物资流通环节,实现了军事物流链‘穿针引线’,各级保障力量‘攥指成拳’。”马东宾感慨道。
马东宾感受的背后,是联勤保障部队的整体跨越。随着与联合作战相适应的联合保障体制建立,联勤保障部队实现了由区域分散到军委统管、由重保障到保打仗的转型升级。近年来,该部不仅对各战区应急应战任务进行全域支撑,更有力遂行了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重大军事行动。
沙场阅兵、国际维和、抗击疫情,无论哪一个“战场”,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就有联勤保障部队官兵的身影——
沿海滩涂,一场信息化条件下联勤支援保障演训火热开展;荒野密林,输油管线部队正在跨区整建制轮训;雪域高原,一场全员全装全要素野战支援保障演练拉开战幕;白山黑水,一场检验部队“装运卸、走打藏、修救防”实战化保障能力的训练激战正酣……
改革十年,一步一个脚印。从后勤部队到联勤保障部队,从汽车兵、油料兵、卫勤兵跨越到联勤兵,“融合”“跨越”是联勤保障力量的转型关键。
据了解,这支方队为男女混编队伍,以95后、00后为主,包括军人与文职人员,队员们来自联勤保障部队多个单位。
受阅队员陈滋玮姿态昂扬,英姿飒爽。坚守在军事运输投送岗位,他亲眼见证联合投送链正在快速形成——从装备物资精准运输到作战兵力快速投送,从指战员立体前送到伤病员紧急后送,联合投送的效力逐步显现。
担任方队第11排面排头的队员尹莹,是解放军总医院的一名干事。阔步行走在长安街上,她深深感受到人民军队后勤保障力量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战场救治链优化升级,各级卫勤力量按照分级分类、时效救治、整体救治、治送结合的原则,已经形成四级救治阶梯,贯通从战术前沿到战略后方的保障链路。”她满怀自豪地说。
随着方队行进,受阅官兵步幅步速米秒不差,始终保持一个步调、一个声音。
“听从一个号令,才能迈出整齐步伐。”强军征程上,这支部队正在为打造一流联勤保障体系、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联勤保障部队砥砺奋进。
在新的起跑线上,联勤保障部队将牢记使命重托,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自觉担当重任、矢志奋发图强,努力锻造打仗型联勤保障力量体系,确保随时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打得赢,在改革强军的伟大征程中再立新功。
保障先行 风雨兼程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苗 欣 本报记者 范恩达 特约记者 张彦昕
滚滚铁流中,由野战急救车、野战帐篷医院系统、运加油车、基地化热食快餐保障系统4型后勤保障装备组成的后勤保障方队缓缓驶来,向全世界展示我军后勤保障的新质力量。
打仗,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打保障。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壮阔史诗中,后勤保障始终是保证战场打赢的重要支撑。面对日寇“以战养战”的战略图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非凡智慧构建起后勤网络,将“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转化为人民战争的优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次受阅的后勤保障方队,以联勤保障部队某汽车团为主体组建而成。这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卓著功勋的荣誉部队。组建以来,他们在沙漠荒原、雪域高原等各种恶劣环境下,高标准完成重装备远程投送等保障任务。
这些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的官兵,坚持以全天候、全时域、全要素、多方向的使命任务为牵引,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打赢本领。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进程中,他们秉持联战联训、联保一体的练兵理念,常态与其他军兵种单位开展互为条件训练,实战化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战地急救,动若风发。首先进入观众视野的是野战急救车,该型急救车具备实施生命体征监测、除颤、心肺复苏、抗休克、呼吸通气支持、保温复温等紧急救治与生命支持功能,主要用于野战条件下快速转运伤病员,能够为重伤员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大大提高伤员的生存率。
生命之舟,向战而行。4型后勤保障装备中,野战帐篷医院系统最为引人瞩目。该系统由卫勤作业、检伤分类、急救、手术、病房、检验、影像、消毒灭菌、药材保障、血液保障、氧气保障、伤员洗消、沾染伤员收治等模块组成,具有完备的医学救治能力和灵活机动能力,对于加强一线救治有着重要意义。
畅行无阻,决胜四方。运加油车紧随其后,作为作战车辆的“移动加油站”,该型车辆在野战条件下能够确保部队在战场上持续机动、灵活应对敌情变化,避免因燃油短缺而被迫中断行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该方队第4型装备为基地化热食快餐保障系统,具有冷藏冰冻食材及清洗消毒餐具的功能,每小时能够制作1200人份主副食。战场上的热食供应不仅能让官兵迅速恢复体力和战斗力,还能有效提升部队士气和凝聚力。
“抗战时期,由于战争规模宏大、战斗激烈,伤员数量庞大,战地救护不仅关系到官兵的生命安全,甚至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看着一辆辆新型后勤保障装备驶过天安门广场,该方队军医滕永刚有感而发。
“我军后勤保障工作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该方队领导介绍,这次受阅充分体现了后勤建设聚焦保障打赢的鲜明导向,方队中4型受阅装备作为日常主力保障装备,在重大演训任务、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烽火硝烟中走来,在风雨兼程中蜕变。“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套全新的保障模式,后勤保障更加贴近实战,服务官兵、服务战斗力更加高效。”谈及这些年部队的发展转型“亮点”,4次参加阅兵的教练员邱均衡如数家珍。
这些年来,后勤保障官兵向战为战、重塑转型的步伐从未停歇。从抗震救灾到国际维和,从重大任务保障到公共卫生应急,官兵们在实战检验中不断磨砺保障硬功。当我们回望抗战烽火,反观当今现代化后勤保障体系,更能体会到这场变革的深刻意义和价值所在。
伴着激昂的旋律,后勤保障方队踏上砥砺向前的新征程。长安街上渐渐远去的车辆轰鸣声向世人昭示——后勤保障官兵的脚下,是一条从草鞋到智能装备的奋斗之路,是一条从落后到先进的崛起之路,更是一条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军之路。
总 监 制:邢高峰
总 编 辑:袁百舸
主 编:刘海鹏
责任编辑:张添溯
编 辑:田忠彬
刊 期:第 5048 期
来 源:解放军报 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