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这回是真的不打了。”--这是凯特琳·克拉克今天凌晨发在自己社交账号上的第一句话,配图是她背着包走出训练馆的背影。
没有滤镜,没有鸡汤,只有一句大白话:赛季提前结束,原因就是那两块该死的腹股沟肌肉。
先说时间线,别嫌我啰嗦,因为这事得一次捋清。
第一次拉伤发生在7月16日打太阳那场,她在最后关头上篮落地时突然捂着右腹股沟蹲了下去,疼得连毛巾都顾不上拿。队医当天晚上给的诊断是“轻微撕裂,休息两周”。两周之后又两周,她试着复出,结果8月8日训练里再次拉伤,这次换左边,比之前更严重,直接躺回床上。
从那以后,她一场没上,到今天正好满80天。
![]()
数据摆在这儿:今年她就打了13场,场均16.5分、5个篮板、8.8个助攻,命中率36.7%,三分27.9%。
看着还行?可你得知道,她上赛季是场均18.5分、8.5个助攻、三分命中率32.9%的狠角色。
换句话说,伤病不仅把她拉下了场,还把效率一起拖下水。
![]()
更难受的是球队。
狂热现在21胜20负,排第8,领先第九的火花1.5个胜场,还剩最后三场常规赛。本来克拉克在的时候,球队8胜5负;她一躺,后面8胜7负,全靠一帮新人硬撑。
你可以说“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可真把发动机拆了,再好的车也跑不快。
有人问我,腹股沟到底是个什么伤?
简单说,就是大腿根儿那两条筋,一边连着肚子,一边连着大腿,发力全靠它。突破、急停、变向、跳投,全得这两块肌肉配合。拉一次,疼;拉两次,松;拉三次,习惯性撕裂,后面就是无尽的康复循环。
WNBA对抗强度大,后卫又是最吃爆发力的位置,克拉克这回直接两边都中招,医生给的结论是“继续打有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翻译成人话就是:再硬上就废了。
![]()
她自己当然不甘心。我翻到她上周的训练视频,一个人在球馆里做无球跑动,每跑一步都呲牙咧嘴。
教练斯蒂芬妮·怀特在旁边说:“我得看到她在疲劳状态下还能保持动作不变形,才考虑让她回来。”结果呢?练了三天,腹股沟直接肿成馒头,队医当场叫停。
克拉克回到更衣室,把冰袋往腿根一扔,发了那条“失望远不足以形容我此刻感受”的长文。
![]()
说到失望,她今年错过的可不止比赛。
全明星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办,她是票王,结果只能穿着便装坐在场边看三分大赛;专员杯决赛,球队缺了她被天空压着打;更别说季后赛门票近在眼前,她却连挥毛巾的劲儿都没有。
球迷留言刷爆了屏,“女版库里”成了“女版病床”,听着都心酸。
![]()
但说实话,我反而觉得这是她职业生涯最该停下来的一次。
前年她带爱荷华大学杀进决赛,去年顶着状元光环进联盟,一路都在冲刺。身体给了她天赋,也给了她警告:再这么透支,就不是一个赛季的事,可能是整个巅峰期。
现在休息,顶多错过三个月;硬撑,可能错过三年。
![]()
球队也明白这个道理。
狂热管理层连夜开了个短会,决定让克拉克彻底关账,连复出的“理论可能”都不留。官方声明就一句话:“她的健康比战绩重要。”
这话听着像公关,但放在WNBA,真挺难得--毕竟后面三场球只要掉链子,季后赛就悬了。
![]()
至于未来,医生给出的康复周期是12到16周,正好赶上新赛季训练营。
也就是说,如果一切顺利,她能在明年五月满血归来。问题是腹股沟这伤最怕反复,她得先学会慢下来:力量训练、核心稳定、步态矫正,一个都不能少。
想再看到她像上赛季那样后场一条龙三分线外两步就扔,估计得等到2026年了。
![]()
克拉克最后那条动态下面,最高赞的评论是:“好好养伤,等你回来带我们继续做梦。”我点了赞,顺手关掉手机。
篮球不会说谎,它记录了每一次飞翔,也记录了每一次跌倒。这一次,跌倒的是联盟最亮的星,但星光没灭,只是暂时被黑夜遮住。
等她再站起来,故事才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