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文法青年大讲堂”第二期:探秘明朝法制——传统智慧与现代法治的对话

0
分享至

开栏语

0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政法队伍的决策部署,提升青年干警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履职本领,文水法院持续打造“文法青年大讲堂”学习交流平台。该平台旨在通过搭建开放共享的互动空间,促进干警互学互鉴、交流经验、碰撞思维。今日,第二期大讲堂如约而至!本期聚焦“明朝法制”,探索明朝法制中的治理智慧及其对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启示,由刘胡兰人民法庭法官助理贺旭鹏同志担任主讲。让我们一同穿越历史,探寻明朝法制的特点与得失!


精华摘要

02

贺旭鹏同志围绕“鉴古明今 法脉永续”,系统梳理了明朝法制的核心框架。他首先从立法活动出发,介绍了明初“明刑弼教”的法制思想、以及《大明律》、《明大诰》、《问刑条例》、《大明会典》为核心的立法活动,体现朱元璋“重典治国”理念。在行政法律制度上,重点剖析了废除宰相后形成的,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地方实行三司分权的中央集权体制、独特的六科给事中监察机制以及特色的“申明亭调解”制度、“存留养亲”制度。刑事法律则介绍了“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刑罚原则,以及刑罚制度的变化。司法制度方面,讲解了中央“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分工制约、明朝独特的厂卫制度(如锦衣卫、东厂、西厂等)、地方司法行政合一以及各类会审制度。


贺旭鹏总结,明朝法制虽服务于封建皇权,但其制度创新深植中华法系智慧沃土,明朝法制作为中华法系的重要篇章,其优秀部分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启示作用:其一,“申明亭调解”制度及“存留养亲”制度,将伦理人情融入司法实践,通过调解化解乡里矛盾,彰显“法不外乎人情”的东方治理哲学,深刻契合当下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法治思想;其二,三司会审、朝审等复核程序,体现“慎刑恤民”思想,这与当下坚守程序正义,防范冤假错案要求一脉相承。

栏目结束语

03

历史是未来的钥匙。明朝法制的得失昭示:法治建设必须立足国情,传承文化根脉。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让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第二期“文法青年大讲堂”在浓厚的思辨氛围中结束。本期大讲堂通过对明朝法制的深度解读,架起传统智慧与现代法治的桥梁。希望青年干警立足中华法系根脉,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职尽责的能力,在司法实践中恪守法定程序、捍卫公平正义,以历史之光点亮前行之路,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司法力量!下期再会!

责编:穆沛方

来源:刘胡兰人民法庭

编辑:任智琦

图片:张晓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水法院 incentive-icons
文水法院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1955文章数 4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