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就给大家列举一下张皓嘉与崔永熙的各项体测数据对比,大家就知道为什么崔永熙是国家队级别的球员,而张皓嘉却只能是CBA联赛平均水平以下的球员。
以下是崔永熙和张皓嘉各项体测数据的对比:
注:崔永熙的体测数据均来自G联盟精英训练营时的体测数据
1.裸足身高数据对比:崔永熙(199.39cm),张皓嘉(199cm)
2.臂展数据对比:崔永熙(205.74cm),张皓嘉(202cm)
3.手长数据对比:崔永熙(25.4cm),张皓嘉(21.5cm)
4.手宽数据对比:崔永熙(13cm),张皓嘉(8cm)——该数据是手掌合并时测量的宽度
5.原地站立摸高对比:崔永熙(260.35cm),张皓嘉(258cm)
6.原地弹跳高度对比:崔永熙(71.12cm),张皓嘉(70cm)
7.助跑弹跳高度对比:崔永熙(90.17cm),张皓嘉(71cm)
崔永熙在各项体测数据上都是优于张皓嘉的,虽然崔永熙不知道能够恢复到怎样的程度,但是只有八成实力的崔永熙也比张皓嘉要强不少了。
8.速度方面的对比:
崔永熙(3/4场地冲刺速度:3.21秒、限制区移动速度:11.24秒、左侧油漆区滑行速度:4.072秒、右侧油漆区滑行速度:3.559秒)
3/4场地冲刺速度、限制区移动速度、油漆区滑行速度这三项体测数据,由于张皓嘉那边没有数据,所以没有把他的数据列出来。张皓嘉在速度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崔永熙他是在跟NBA那些“天赋怪”一起才显得他速度慢而已,回到CBA联赛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9.三分球投射方面的对比:
张皓嘉最开始对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球风沉稳、有定点三分球、防守端虽然天赋有限但是有位置感。张皓嘉拥有稳定的出场时间,却是越打越差了,这大概率跟广东队近几年在3号位上缺少竞争力有关,张皓嘉近两个赛季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4.6%和29.3%。
三分球投射这一块,的确不是崔永熙的强项。崔永熙在CBA联赛的那两个赛季的三分球命中率,分别是37.1%和36.4%。但是崔永熙去到NBA和G联赛历练的那段的时间,可以明显看到崔永熙在三分球投射方面是进步了不少的。首先NBA的三分线距离本就比CBA要远,其次崔永熙在NBA给到自己的定位是3D型的球员,所以他在三分球这一块也是下了不少苦工。
10.处理球和得分能力方面对比:
这一点崔永熙几乎是碾压张皓嘉的。张皓嘉一开始打球还有点灵性的,现在在场上就跟工具人一样。张皓嘉是具备一点处理球能力,可惜并不多,偶尔可以持球突破打进几球;崔永熙在控运能力方面是要比张皓嘉好的,所以崔永熙在处理球上要比张皓嘉好不少,得分手段就更不用说了,崔永熙在CBA第二个赛季就已经场均15.7分了,而且他当时只是队内第三的进攻选择,前面还有外援和陈盈骏。
11.防守意识和防守能力对比:
上赛季张皓嘉在季后赛防守端的表现,可以堪称黑洞一样。张皓嘉这种大体重的锋线,他本就横移速度慢了,爆发力方面也差,杜锋指导还整天让他去防小外援。而且张皓嘉对于防守的阅读能力实在是差,他在场上的积极性是不错,可惜都是无用功,防守端还是经常漏人和一些不必要的犯规。崔永熙在防守这方面肯定是要比张皓嘉高一个级别的,处子赛季就已经可以场均贡献2.0抢断和0.6次盖帽了。
以张皓嘉目前的实力作为替补球员,场均打个10几分钟左右,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更希望杜锋指导能够把这上场时间留给陈家政,毕竟张皓嘉这天赋也就这样了,怎么练都不会有太大的提升,还不如把上场时间留给更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去锻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