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曾经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赞过,称他是“唯一可以带领大清国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的人”,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我们深度解剖一下李鸿章,就会发现他其实是个更为看重自身利益的人,多次用大清国利益为自己谋好处,可以说是个大贪官、大奸臣。不信?我们看看李鸿章做过哪些事。
李鸿章照片
李鸿章真正发迹是当上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之后,当时李鸿章主导了清朝的洋务运动。甲午海战之后,洋务运动宣告失败,但是李鸿章却是从洋务运动中捞得富得流油。很多他主持开办的洋务公司都成了他的私人牟利的手段。
李鸿章曾经创办了金陵机器局,主要生产铁炮和枪支,但是李鸿章并不懂管理,他聘请了一位英国人来主持机器的发展。不过这个英国人马格里是个医学生出身,本身他也不懂怎么造火炮。
李鸿章和王公贵族及外交使团
金陵机器局的铁炮被送到天津炮台之后,大炮当场炸膛两个,7个士兵当场死亡,气的李鸿章让马格里从南京赶来解释,但是马格里支支吾吾找不出办法,李鸿章最后还是让金陵机器局继续生产劣质铁炮送往天津,以次充好,把国防当儿戏。
李鸿章最著名的两项洋务项目,一个是江南制造总局、一个是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原本是想要发展大清国的军舰制造能力,但是朝廷在其中花钱无数,最后仅仅制造了一艘小铁甲舰,而且还不能下水。
轮船招商局照片
当时的清朝官员都说,投进制造总局够买20艘新的铁甲舰,之后李鸿章又把江南制造总局改为船舶修理厂,改造费用又花了一大笔银子,但是依然以失败告终。
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政绩,但是轮船招商局没有给朝廷赚过多少钱,甚至还得倒贴。大部分资产都牢牢把控在李鸿章家族里,做个假账忽悠清政府还是简简单单的,李鸿章的孙子李国杰到了民国都是轮船招商局的董事长。
李鸿章家族
轮船招商局在刚创办的时候繁荣了一段时间,很多商人也爱用本国的船舶运货,可是李鸿章却代表轮船招商局和英国人签订了同价协议,一起降价一起提价。李鸿章不敢得罪英国人,完全按协议办事,结果英国人总是先降价或者提价,英国公司怡和、太古的市场份额翻倍增长,轮船招商局却差点陷入绝境。
李鸿章签订亲丑条约
李鸿章开办的开平矿务局也是这样,上等煤卖给洋人赚钱,劣质煤就卖给北洋水师,反正采办权在李中堂手里,这钱不赚白不赚。结果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煤蹭蹭冒黑烟影响视线、燃烧不充分动力不足,这也是甲午海战输掉的原因之一。
同样的给洋人打工,给自己谋私利的事李鸿章还干过不少,比如漠北金矿送给了俄国人、电报局全部聘用外国人操作,每次清政府发电报,洋人比清朝官员还先知道。
除了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牟利,李鸿章还签署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然而他自己却从这些条约里收洋人的钱。只要洋人的钱给够,多难签订的条约他也能签下来。比如李鸿章和俄国签下的中俄密约,收了俄国300万两白银,割让了旅顺、大连给俄国。
甲午海战图
李鸿章曾被外国人们吹捧为“大清最好的外交家”、“东方俾斯麦”,不过我们反过头一想,是不是洋人们喜欢和李鸿章“合作”,才鼓吹他。毕竟只有李鸿章才敢签下那些条件苛刻的条约,也只有李鸿章才有本事让慈禧同意这些条约。
李鸿章死后留下了个人财产4000多万两白银、250多万亩天地,这样的人才不是什么救国之才,只是个自私自利的权臣罢了。我是小聪,关注我了解更多有趣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