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市场历经近三年的低迷,终于在2025年夏秋之交迎来转折点。随着供需关系的重新调整和消费旺季的到来,肉羊产业正从“去产能阵痛期”转向“价值修复期”。
1 2025年8月肉羊市场行情总结
2025年8月,全国肉羊市场呈现 “先抑后扬” 的走势,整体企稳回升。
八月中上旬,活羊和羊肉价格仍延续弱势回落态势。全国活羊均价为24.8元/公斤,较上周下降1.2%,较去年同期下跌5.6%。具体到主产区,如滨州市沾化区,活羊平均价格为26.75元/公斤,同比降低0.94%,环比回落0.55%;羊肉均价为71.65元/公斤,同比降低0.56%,环比回落0.49%。
进入八月下旬后,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价格开始触底反弹。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8月第3周全国羊肉平均价格为68.95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1%;主产省份活羊价格达到28.59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4%。养殖收益也略有增加,每只集中育肥羊盈利10-20元。
市场价格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北方主产区如内蒙古赤峰30斤寒羊公羔价格降至580元/只(环比下跌3.3%),河北唐县育肥寒羊公羔价格为11.2元/斤。而南方市场则因供应紧张价格坚挺,如广东梅州活羊价格达35元/斤(环比上涨2%),四川遂宁放养山羊价格稳定在23元/斤。云南省活羊价格虽然环比下跌0.89%,但仍高达39.98元/千克,比全国均价30.27元高32.08%。
表:2025年8月全国主要地区活羊价格对比
品种价差也十分显著。优质山羊品种溢价明显,如黑山羊、绒山羊均价达32-35元/公斤,比普通绵羊(18-20元/公斤)高出40%。淘汰母羊价格低迷,内蒙古通辽大母羊仅7元/斤,创三年新低。
从养殖效益来看,虽然价格仍在相对低位,但全行业已经实现微利。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养殖户每出栏一只肉羊,近几个月平均纯收益基本稳定在35元左右。在山东省,二季度肉羊养殖保持盈利:绵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44元,集中育肥每只盈利31元;山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69元,集中育肥每只盈利54元。
2 9月及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随着秋季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多个利好因素支撑羊肉价格继续回升。
季节性消费需求增长是主要推动力。随着气温下降和中秋、国庆等节日的到来,羊肉消费进入传统旺季,火锅、烧烤等消费场景增加,将带动需求上升。历史数据表明,中秋前两周羊肉价格通常会出现10%-15%的阶段性溢价。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叠加,预计活羊价格或突破32元/公斤,羊肉均价有望触及75元/公斤,创下2023年以来同期新高。
供给端持续优化为价格提供支撑。全国肉羊存栏量处于2017年以来的低位水平,2024年新生羔羊数量同比下降4.8%,2025年1-5月份又降3.36%。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羊存栏30005万只,同比下降6.9%。中小码肉羊占比达60%,大码羊肉供应偏紧,结构错配进一步放大价格弹性。卓创资讯预测,9月全国羊肉市场缺口达50万吨。
政策支持也将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国家消费刺激政策有序出台,将对猪牛羊禽肉等畜产品消费存在正向的提振作用。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或拉动羊肉价格上涨。2025年安排200亿元支持冷链物流和肉类加工设施建设,流通效率提升可降低损耗率5%以上。
基于上述因素,预计9月份羊肉价格有望小幅回升,活羊价格也可能随之上涨。预计到今年秋季,全国羊肉价格将进入上涨通道,并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中长期来看,随着居民肉类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猪肉占比继续下降,牛肉、羊肉、禽肉占比继续提高,羊肉消费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3 各市场主体的核心应对策略
面对市场变化,各市场主体需要采取差异化策略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
3.1 养殖户策略
养殖户应当把握市场节奏,优化存栏结构。9月中上旬是双节备货高峰期,建议体重达标的肉羊(绵羊50公斤、山羊35公斤)及时出栏,以避免后期集中上市导致价格回调。同时,需要淘汰生产性能低下的老龄母羊,补栏优质种羔,借助当前盈利窗口提升繁育效率,为2026年春季行情储备产能。
在降低成本方面,可以推广智能技术与绿色养殖模式。在规模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普及环境智能监测、精准饲喂系统,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因地制宜探索种养循环模式,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此外,还应稳定饲料供给体系,加快青贮玉米基地建设,推广苜蓿—玉米轮作技术,提升饲草自给率。
养殖户还可以积极申请政策支持。农业农村部“稳产能、调结构”政策组合拳包括安排10亿元专项补贴用于支持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和良种繁育。可以尝试利用“活体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项目,试点肉羊期货交易,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3.2 屠宰加工企业策略
加工企业需要推动产品升级和渠道拓展。目前我国羊肉深加工率仅为30%左右,且产品附加值低,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深加工产品占比超50%。企业需要推动羊肉产品向高端化、多样化升级,开发即食羊肉串、预制羊汤等产品,布局电商与社区团购渠道,将精深加工羊肉产品锚定健身餐、月子餐等高端市场。
打造品牌也是提升附加值的关键。可以依托地方特色肉羊品种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过打造“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使品牌产品溢价达18%。
企业还需要应对进口竞争。近年来,进口羊肉凭借低成本、高品质、标准化优势,正在挤压本土中小屠宰企业的生存空间。2025年1-7月,我国累计进口羊肉23.9万吨,同比增加2.60%。企业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增强与进口产品竞争力。
3.3 政策制定者应对策略
政策制定者需要多措并举促进产能修复和产业升级。在种源体系方面,要聚焦地方优质品种,加大基因改良投入,培育繁殖率高、耐粗饲、肉质优良的新品系,推广人工授精与冻精输配技术,缩短产能恢复周期。
在国际贸易方面,要推动进口多元化,同时寻求国内羊肉出口的突破口。加强国产羊肉产品的安全认证,开拓中东、东南亚市场,对出口企业给予物流补贴,降低跨境运输成本,提升国产羊肉的国际竞争力。
还应强化政策支持,为肉羊养殖提供税收优惠、专项补贴和低息贷款,鼓励规模养殖和绿色生产。落实中央补贴政策,推进肉牛奶牛贷款贴息、良种冻精补贴、养殖保险奖补等政策落地,降低养殖主体成本。
4 总结
2025年8月,我国肉羊市场经历了从“深度调整”到“稳中向好”的关键转折,价格企稳回升,养殖效益止跌趋稳。随着秋季消费旺季的到来,在供给持续优化和政策支持的多重因素下,9月及未来的肉羊价格有望继续回升。
各市场主体需要积极应对:养殖户应把握出栏节奏、优化存栏结构和降低成本;加工企业需要推动产品升级和品牌建设;政策制定者需多措并举促进产能修复和产业升级。通过全产业链的协同努力,我国肉羊产业有望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跨越,从“去产能阵痛期”转入“价值修复期”。
尽管仍然面临进口产品竞争和成本压力等挑战,但在政策保驾护航、供给主动收缩与需求刚性增长形成共振的情况下,秋季及未来的肉羊行情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