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交易税收政策迎来关键转折!越南财政部最新确认,在正在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订案)》中,将维持现行的2%房地产转让税政策,正式放弃了此前引发广泛讨论的“按买卖差价20%征税”以及“按持有时间长短征税”的提议。这一决定,既是对市场现实的妥协,也透露出政策制定者在改革与稳定之间的谨慎权衡。《》
自7月草案首次提出按转让所得(即买卖差价)的20%征税以来,这一“重拳”政策便在房地产市场激起千层浪。支持者认为,现行按转让价格2%征税的方式过于简单,卖方普遍低报交易价格以避税,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市场交易极不透明。而按差价征税,能更真实地反映卖方收益,有利于打击投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对于无法提供成本凭证的情况,专家还建议采用地方地价表核定1%-2%的税率,兼顾公平与效率。
2025年8月,胡志明市东部的房地产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按差价征税的前提是拥有完善的数据基础——需要一个覆盖全国的、实时更新的房地产交易历史数据库,以准确确定房产的原始购入成本;需要健全的发票和费用凭证体系,来核实装修、维护等各项支出;更需要土地管理、产权登记等系统的全面数字化和互联互通。目前,越南尚未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强行推行,不仅征收难度极大,还可能引发新的寻租和执法争议。
正因如此,财政部最终选择“退一步”,保留现行2%的简易计税方式。这一决定确保了税收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政策“急转弯”可能带来的市场震荡。但财政部也明确表示,这并非终点。未来,随着人口、土地管理等数据系统的逐步完善,将研究制定过渡方案,逐步向更科学、更公平的“按实际所得征税”模式迈进。
一场关于房地产税的“大讨论”暂时告一段落,但它揭示的问题却值得深思:税收公平与征收效率如何平衡?制度改革如何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当国家试图通过税收调节市场时,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扎实的“地基”。越南的房地产税收改革之路,或许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