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8月,加沙地带流离失所人数已突破210万,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中法两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空前共识,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核心。9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表示,任何形式的军事进攻、吞并、人口转移,都无法阻止“两国方案”的历史进程。这一罕见的鲜明立场,标志着国际格局下新一轮巴以和平进程的启动。
全球目光聚焦“两国方案”
今年8月至9月,巴以局势再度紧张。以色列议会通过新一轮定居点扩建法案,约旦河西岸新增定居点住宅接近1.2万套,直接引发巴勒斯坦方面的激烈抗议。根据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的数据,8月单月局地冲突伤亡人数已超过400人。耶路撒冷的归属争议、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内部政治派系分裂等历史难题依然悬而未决。
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法国与沙特王储通话后,宣布将在9月22日于纽约共同主办落实“两国方案”的国际会议。中国外交部在8月的声明中,明确提出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推动巴以恢复直接谈判。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9月初再次强调,欧盟坚定支持基于联合国决议的“两国方案”,并呼吁为巴以双方提供更多经济及安全支持。
中法共识推动全球战略重心转变
巴黎与北京的高度同步,为巴以和平进程带来新变量。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中国高层在多个场合同步发声,坚决支持“两国方案”。法国外交部最新发布的官方文件指出,任何形式的军事进攻、吞并或人口转移都无法阻挡“两国方案”的历史进程。这一罕见的政策一致性,不仅彰显了法中两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也为国际社会凝聚破解巴以困局的最大合力。
在联合国安理会,2025年上半年中法就巴以冲突议题的共同投票比例高达93%,远高于其他大国。中国特使在8月密集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等国,积极推动各方重启对话,释放出强烈的和平信号。法国则依托其在欧盟、G7等多边平台的影响力,持续协调欧洲国家形成统一立场。中法罕见的战略协作,成为历史性突破的关键推手。
地区现实压力催生政策新动向
加沙地带人道危机持续恶化,国际救援需求激增。联合国数据显示,2025年8月,巴勒斯坦难民登记人数已突破600万。法国、德国联合捐助1亿美元用于加沙及约旦河西岸人道救援,中国则向UNRWA追加5000万美元紧急援助。经济和安全压力也推动法国等欧洲国家加快政策转向。2025年上半年,法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占比高达38%,能源安全成为巴黎决策的核心考量。
欧盟8月最新民调显示,52%的法国受访者认为中东和平有助于缓解欧洲难民压力。随着欧洲内部对“两国方案”的支持声浪高涨,法国政府希望借助推动巴以和平进程,进一步提升其在欧盟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地区经济合作也成为和平努力的新突破口。法国提出“地中海经济带”倡议,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加码中东基础设施投资。
新一轮多边外交行动正在展开。法国与阿联酋8月联合发起“数字和平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推动冲突各方在线沟通,减少误解和对立。欧盟和联合国则加大对巴勒斯坦的经济与人道支持。与此同时,阿联酋、巴林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经贸互动逐步升温,地区格局悄然变化。
美国虽然多次呼吁以巴重启谈判,但政策重心依然明显偏向以色列。2023年至2025年,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累计突破90亿美元。专家分析,华盛顿的长期立场已成为“两国方案”推进的“隐形天花板”。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持续上升,地区势力博弈复杂,令和平进程充满不确定性。
历史回顾与现实困局交织前行
“两国方案”并非新生事物,其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英属巴勒斯坦问题调查委员会提出的分治设想。1947年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将“两国共存”框架正式写入国际法。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东耶路撒冷为未来巴勒斯坦国首都的设想,成为国际社会主流共识。
但80年来,方案始终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以色列强硬派势力反对方案,持续扩大定居点建设,巴勒斯坦内部哈马斯与法塔赫对立严重,美国在关键议题上长期偏袒以色列,成为落实“两国方案”的主要障碍。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归返、边界划定等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方案推进步履维艰。
2025年5月至8月,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就加沙人道危机召开紧急会议。法国、英国、美国、中国各自表态,但中法立场趋同最为突出。法国总统马克龙在9月初罕见表态,强调任何行动都无法阻碍“两国方案”进程。这一公开发声,迅速引发全球媒体广泛报道,也使得9月22日即将在纽约举行的“两国方案”国际会议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法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影响力,为推动国际社会形成更统一立场提供了坚实基础。多边外交、经济合作、科技创新与人道援助,正在成为推动和平进程的新动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持续加大对加沙地区的援助投入,中国则通过外交与资金支持,推动对话平台建设。
未来前景与挑战并存
当前,巴以“两国方案”依然面临以色列国内强硬派、美国政策偏袒、巴勒斯坦内部派系分裂等多重挑战。西岸定居点扩建、耶路撒冷归属争端、难民归返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地区局势复杂多变,伊朗、阿联酋等国家的政策调整令局势更添变数。
但随着中法等大国的战略共识不断加深,国际多边合作持续推进,全球局势正在发生微妙变化。9月22日的国际会议虽未必能一蹴而就解决所有难题,但已为和平进程积蓄新的力量。中法联合发声、各方实际外交努力,以及持续的人道、经济和科技支援,为“两国方案”带来了新的希望。
巴以“两国方案”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唯一现实出路。历史的重压、现实的困境与多边合力的希望交织在一起。中法立场的一致、马克龙罕见的强硬表态,不仅为巴以和平注入了新动力,也成为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重要信号。在2025年9月新的国际节点下,世界正凝视着“两国方案”能否真正走出历史的幽谷,照亮中东的明天。
参考资料:闪评|马克龙:任何行动无法阻止“两国方案” 9月将再与沙特联袂主会
2025-09-03 19:51·国际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