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马蹄声哒哒响,卷起的尘土里都带着一股子皇家的贵气。可这贵气,落到大唐公主们身上,有时候却不是福气,反倒成了烫手的山芋。就说那高阳公主,生得花容月貌,心里揣着一团火似的多情,偏偏嫁了个房遗爱 —— 长得普通不说,本事也稀松平常,最后公主的心才跑偏到了佛门弟子辨机动身上;还有太平公主,当年也是对薛绍一眼倾心,想着能一辈子相守,可命运偏不遂人愿,爱人没了,她才攥紧了权力的缰绳,最后落得个凄凉下场;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知书达理,却因为没能及时嫁出去,成了旁人嘴里的 “剩女”,只好躲进道观,伴着青灯黄卷过了一辈子。
不过,大唐公主里也不是个个都命苦,昇平公主就算一个。她嫁的是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这婚事在当时可是羡煞旁人,后来还被搬上了戏台子,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昇平公主刚嫁进郭家那会儿,心里头还端着公主的架子。按大唐的规矩,公婆见了公主都得行礼。郭暧看在眼里,心里头憋得慌。他爹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手握兵权,可在朝堂上对皇上恭敬有加,在家里更是个讲究礼数的长辈。如今自己的爹娘要给媳妇行礼,郭暧每次看着,拳头都攥得紧紧的,可又碍于公主的身份,只能一忍再忍。
这天是郭家的家宴,一家子人围坐在桌前,气氛本该热热闹闹的。开席前,郭暧的爹娘又像往常一样,准备给昇平公主行礼。昇平公主坐在上位,脸上没半点不好意思,就那么坦然地受着。郭暧再也忍不住了,“腾” 地一下站起来,声音里带着火气:“你别以为你爹是天子,就敢这么狂妄!你可知我爹不是没本事当天子,是他不屑当!”
这话一出口,满屋子的人都惊呆了。郭暧的爹娘吓得脸都白了,连忙上前拉着儿子,生怕他再说出更出格的话。昇平公主长这么大,哪儿受过这种气?当场就红了眼眶,把筷子一摔,起身就往外走,嘴里还嚷嚷着:“我这就回宫找父皇评理去!”
一路哭哭啼啼地回到皇宫,昇平公主直奔父皇唐代宗的寝宫。代宗正拿着奏折看呢,见女儿哭成这样,连忙放下奏折,心疼地问:“我的儿,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昇平公主扑到父皇怀里,抽抽搭搭地把郭暧说的话原原本本讲了一遍,最后还带着哭腔说:“父皇,郭暧他太放肆了!他竟然说您的皇位是我爹让着的,这不是大逆不道吗?您可得为我做主啊!”
代宗听了,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叹了口气,拍了拍女儿的背说:“暧儿说得没错啊。你公公郭子仪要是想当天子,这天下早就不是咱们李家的了。”
昇平公主一听,哭得更凶了:“父皇,您怎么还帮着他说话啊?我在郭家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您都不管我吗?”
代宗拉着女儿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的傻女儿,夫妻之间哪有不拌嘴的?郭暧年轻气盛,说话没个轻重,你别往心里去。再说了,你身为公主,嫁进郭家就是郭家的媳妇,得孝敬公婆,礼让驸马,可不能再像在宫里那样娇纵了,不然只会惹出更多是非。”
昇平公主虽然心里还是委屈,但父皇都这么说了,她也不敢违命,只好抽着鼻子点头答应。
可这边刚劝好女儿,外面就传来通报,说郭子仪绑着郭暧来请罪了。代宗赶紧让人把他们请进来。只见郭子仪穿着一身朝服,脸色严肃,郭暧则被绳子绑着,头低着,一副知错的样子。
郭子仪一进殿,就 “扑通” 一声跪下,对着代宗磕头:“陛下,犬子无状,口出狂言,冒犯了公主,也冲撞了陛下,臣恳请陛下重惩他!”
代宗连忙起身,亲自上前扶起郭子仪,还让人给郭暧松了绑,笑着说:“老将军快起来。儿女们闺房里的琐事,咱们做长辈的何必计较这么多?暧儿年轻,说话没分寸,你回去好好教导他就是了,可别真把他怎么样。”
郭子仪听了,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连忙谢恩。代宗又劝了郭暧几句,让他以后多让着公主,小两口好好过日子。随后,郭暧跟着昇平公主一起回了郭家。
经过这么一闹,昇平公主也明白了自己的不对。回到家后,她主动给公婆赔了不是,往后再也不端着公主的架子了。每天早早起来给公婆请安,家里的事情也主动帮忙打理,对郭暧更是体贴入微。郭暧见公主变了性子,心里的气也消了,小两口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和睦,郭家上下也都对这位公主媳妇赞不绝口。
几十年过去了,大唐又出了一位好命的公主,她就是唐宪宗的女儿岐阳公主。说起来,岐阳公主还跟昇平公主沾着亲呢,她是郭暧和昇平公主的外孙女,真是一脉相承的好福气。
岐阳公主打小就聪明伶俐,不仅长得漂亮,还饱读诗书,性情更是温顺贤淑,唐宪宗把她当成掌上明珠一样疼爱着。眼看着公主到了该嫁人的年纪,宪宗心里犯了难,这么好的女儿,可得找个好人家。于是,他特意嘱咐宰相,让宰相帮忙挑选驸马。宪宗的要求不高,只要对方出身公卿世家,相貌周正就行,至于学识,倒没有太严格的规定。
可让宪宗没想到的是,宰相拿着名单去问那些有家有适龄青年的大臣时,人家一个个都找借口推辞。有的说儿子已经定了亲,有的说儿子身体不好,有恶疾,还有的干脆说儿子性子顽劣,配不上公主。反正就是没人愿意接这门皇亲。
宰相也犯了愁,皇上交代的任务要是完不成,自己可没法交差。他思来想去,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太子司仪郎杜琮身上。杜琮出身名门,虽然家里不算特别富裕,但他人品端正,相貌也俊朗,是个不错的人选。宰相找到杜家,好说歹说,杜家实在推脱不过,只好答应了这门婚事,杜琮就成了唯一的驸马候选人。
婚礼办得十分隆重,宪宗怕女儿受委屈,不仅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还送了不少奴婢过去,让她们伺候公主的起居。可成婚后没几天,岐阳公主就把父皇赏赐的奴婢全都送了回去。杜琮不解地问:“公主,这些奴婢是父皇特意给你送来的,你怎么把她们都送回去了?”
岐阳公主笑着说:“咱们家里有几个下人就够了,用不了这么多奴婢。再说了,我既然嫁进了杜家,就是杜家的人,得跟你们一起过日子,哪能还像在宫里那样铺张浪费呢?”
杜琮听了,心里又感动又敬佩。岐阳公主不仅不娇气,还特别孝顺公婆。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公婆请安,伺候他们吃饭,公婆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她比谁都着急,亲自端药倒水,忙前忙后。杜家上上下下的人,没有不喜欢这位公主媳妇的。
后来,杜琮被任命为澧州刺史,要去外地赴任。按照当时的规矩,公主可以留在京城,但岐阳公主却坚持要跟着杜琮一起去。她说:“你是我的夫君,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咱们夫妻就该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