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刚刚在世锦赛止步八强,没等球迷回过神,队长龚翔宇和队友出去逛街的照片就被传了出来,于是网络上炸了锅,有人上纲上线说队伍没斗志,有人觉得伤痛还没过去就去玩太轻浮,可问题是——输球归输球,难道姑娘们就该把自己关体育馆里不见天日吗
要承认的是,这次世锦赛被法国淘汰确实是个重击,尤其对这支还处在过渡期的中国女排来说,成绩和状态都没达到理想值,很多人赛前把希望寄托得很高,于是落差感格外明显,情绪也一下子转成了吐槽和批评,这种过山车式反应在中国球迷圈里再熟悉不过,赢了就全网点赞,输了就全盘否定
放在比赛里看,龚翔宇的表现其实算是有起有落,首局手感冰凉几乎掉线,后来逐渐找回节奏,全场十扣六中零失误,这份数据放在淘汰赛的强度里不算差,更别忽视她背着伤打满了几乎整个国家队赛季,她还是承担一传最多、成功率最高的那个,从稳定性上看,她依旧是女排里最可靠的保障之一,不是那种能靠一己之力砸崩对面但一定能兜底全局的角色
问题来了,作为队长,她不仅要管自己的状态,还得照顾新人心态,安抚老将情绪,这种多线负担肉眼可见,所以当比赛结束有人拍到她在泰国街头放松,换做平时根本没人管,现在却成了“没资格轻松的理由,这种下定义的口气是不是太熟悉了,上一次类似的舆论攻击还记得吗,东京奥运会输给土耳其后的朱婷,也被说成不该笑不该出门,球迷的逻辑有时就这么苛刻
再说一句实在话,职业体育运动员承受的训练量和心理压强,不是拿键盘能想象的,长年累月的封闭集训,外加国际赛场上的对喷和质疑,已经让队员们常处在透不过气的状态里,偶尔出去散心,本质上是必要的恢复环节,而不是开小差的信号,这就像赛事里暂停一分钟能救场,情绪里放松一天也能救心态,谁不懂这个道理呢
当然可以理解球迷的不甘,毕竟这几年中国女排没能复制里约奥运的高光时刻,大家心里的“女排精神更像是一种信仰,可精神也得有人去承载,承载的人是活生生的运动员,不是比赛录像里的完美角色,输了比赛就上纲上线要求她们当苦行僧的逻辑,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绑架,既无助于球队进步,还平添戾气
就比赛本身而言,中国女排的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进攻火力下降、核心状态起伏、年轻人经验不足,加上伤病困扰,这些都是事实,输球是团队综合实力的体现,不是某个队长出门逛街的因果关系,真正该被讨论的是战术储备够不够、年轻球员能不能顶上,而不是球员比赛结束后的私人行程
历史上哪支强队没经历过阵痛,想当年巴西女排也曾有过低谷,日本女排几十年起伏不定,但都熬过来了,对于中国女排而言,现在更需要的是重建与成长,而不是拿道德大棒去砸自家孩子,更多耐心和宽容,可能比一句空喊的“永不言败要来得珍贵
你说巧不巧,每次输球舆论场都变成批斗会,反倒是赢球时那些骂得最狠的账号又立马切换成忠诚粉丝,这种情绪摆烂对运动本身没有任何建设意义,比赛真相很冷酷,胜败常事,关键是走在场上的人有没有还想赢、还在拼,而从龚翔宇的表现和态度来看,显然没人比她更在乎这支队伍
总结一下,女排的输赢不能靠一句“精神有无定论,球员比赛结束后去散心不是问题,真正该担心的是如何在未来几年里补上短板,如何把年轻球员培养起来,至于龚翔宇,她的责任和付出已经够多,不必再承受额外的道德债务,与其盯着她逛街不放,不如给队伍一点空间,让她们真正在赛场里找回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