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消息,近期,基辅的夜晚再次被导弹和无人机打破了平静。欧盟驻乌克兰代表团、英国文化协会,还有普通居民楼都遭到袭击。现场到处都是碎玻璃,欧盟旗帜和办公家具的碎片散落一地。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很快发布了现场照片,欧盟各国的外交讨论也是非常的激烈。英国和美国更是连夜召见俄罗斯大使,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也直接批评俄罗斯“故意挑衅、无视和平”。乌克兰官方统计显示,俄军一夜之间发射了598架无人机和31枚导弹,虽然大部分被拦截,但仍有13处目标被击中。
从战术上看,这次袭击是冲突的又一次升级;从政治上看,这是对欧盟、英国和整个西方的直接挑战。过去两年,欧盟一直将在乌代表团视为“欧洲大家庭”的象征,表示对乌克兰的“全力支持”。现在,这座象征性建筑被炸,不只是象征性受损,更是实际的军事警告。
西方的反应也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冯德莱恩很快就宣布了第19轮对俄制裁,还计划使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继续支持乌克兰。卡拉斯发表强硬言论,美国和英国也立即跟进。特朗普团队则表示“既不高兴也不惊讶”。白宫新闻秘书直接指出,“这次袭击影响了特朗普追求的和平”,美国乌克兰问题特使凯洛格也明确批评莫斯科。
俄罗斯的回应也十分的迅速。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声称,打击目标“只有军事设施和乌军后勤单位”,并将民用设施损毁归咎于乌克兰防空系统。她还批评欧盟和亲欧媒体“忽视乌军对俄民用目标的袭击”。简单来说,俄方的说法是:“我们没有打击民用目标,是乌克兰自己拦截失误。”这套说法在两年多的冲突中已经十分常见。西方当然不接受,俄罗斯也不在意西方的批评,只是在联合国等场合重复自己的立场。
令人意外的还有泽连斯基的外交行动。欧盟代表团被炸后,他没有先批评欧盟“无法保护自己”,而是公开向中国表示,“期待中国对局势作出回应”。这让人怀疑乌克兰是否真的处境困难。要知道,泽连斯基之前曾拒绝中国参与乌克兰安全保障,理由是“中国没有阻止俄罗斯”。现在欧盟代表团被炸、西方承诺落空,他又转向中国,希望中国“主持公道”。这种变化显示出乌克兰外交的短视和西方援助的局限性。
中国的态度一直十分明确。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主张对话谈判是唯一解决办法。我们呼吁各方做到“三不”——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切实缓解局势。中国强调“不是危机制造者,也不是任何一方的支持者”。过去两年,中国一直推动和谈,提供人道援助,开放粮食运输通道,派遣特使进行调解,务实推进和平进程。这一方案得到联合国秘书长和多国认可,主张尊重主权、放弃冷战思维、促进和谈,是目前国际社会中最理性和中立的路线。不进行政治表演,也不参与煽动冲突。
再看欧美,愤怒和无奈已经非常明显。欧盟对俄的制裁一轮又一轮,但俄罗斯没有被拖垮,反而在能源、军工和金融领域实现了自给自足。欧美冻结俄罗斯资产,也让全球金融市场感到紧张。俄罗斯多次警告,任何“私自挪用”都将引发对等报复,甚至可能让欧洲企业和银行面临严重风险。美国则在“调停者”和“旁观者”之间摇摆。白宫官员私下抱怨欧洲领导人表面支持特朗普调解,实际上鼓励乌克兰坚持“更好条件”,使谈判更加困难。特朗普团队甚至表示,欧洲不能既延长冲突,又指望美国承担代价。如果欧洲想升级冲突,那是自己的选择,但不应责怪美国“不帮忙”。
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已经开始讨论冲突结束后向乌克兰派兵的计划。
冯德莱恩表示,法国和英国领导的“志愿联盟”正在研究组建多国部队,具体方案已经详细。美国则愿意作为“后盾”,提供指挥、情报和监控支持。表面上看欧洲想“独立行动”,但实际上仍需美国技术支持。这支部队未来可能成为乌克兰安全的“威慑力量”,但如果真正部署,谁的红线会被触及?俄罗斯的回应很直接:对和谈“仍有兴趣”,但“特别军事行动”不会停止。话音刚落,东线进攻、西部空袭、乌克兰反击俄能源设施,战斗仍在激烈进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