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人气商场榜首竟遭质疑?实地探访揭开反转真相
万象城VS万达茂:南宁商业王座之争背后的市民选择
11亿乐园关闭,3大商业体轮番登顶!南宁商圈生存实录
从榜首到争议中心,万达茂如何应对信任危机?
赢商网榜单引发激辩,南宁商业三巨头谁更得民心?
![]()
一份榜单引发的争论,让南宁万达茂被推上风口浪尖。
2025年5月,赢商网发布《全国人气购物中心排行榜》,南宁万达茂超越万象城、东盟盛天地等强劲对手,首次登上区域榜首。但这份荣誉却引发网友质疑:“五一黄金周和母亲节的节日效应加持,才让主打家庭客群的万达茂‘捡了便宜’!”
事实真的如此吗?头条君梳理赢商网2025年1-6月数据发现:万达茂拿下2月和5月冠军,万象城占据4月、6月头名,东盟盛天地则在1月、3月领跑——三大商业体形成“三足鼎立”格局。从全年表现看,万达茂能两次登顶,绝非偶然。
![]()
人气真相:儿童区火爆与金街冷清的碰撞
7月30日,头条君实地走访万达茂。工作日下午的商场内,餐饮区略显冷清,三楼某连锁餐厅店员坦言:“工作日客流集中在晚市,但暑假带孩子来玩的家庭明显增多。”
转折出现在儿童主题区。蹦床乐园、益智玩具店挤满欢声笑语的孩子,家长们在休息区排队等候。一位带着双胞胎的妈妈感慨:“南宁适合全家出游的室内场所不多,这里算一个。”
但另一番景象令人唏嘘。曾耗资11亿打造的娱乐岛大型室内主题乐园,于7月中旬突然宣布:壮乡文化区将于8月11日关闭,冰雪乐园延至10月底停业。现场工程人员解释:“部分设备服役超8年,维护成本过高。改造后将转型为全室内冰雪主题乐园。”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万达茂金街。头条君看到,约40%的店铺处于空置状态,少数营业的商铺挂着“清仓特价”标语。一位文具店老板指着空荡的走廊说:“网购冲击太大,加上周边新楼盘入住率低,生意比三年前少了六成。”
![]()
万达的“独苗战略”:为何唯独留下它?
2025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则公告震动南宁商业圈:太盟、京东等资本联合收购全国48家万达广场,南宁青秀、安吉、江南三大万达广场均在其中,将转为轻资产运营模式。
至此,南宁6家万达系商业体中,仅剩万达茂仍由万达集团全权自持运营。业内人士分析,其特殊性在于两点:一是文旅板块存在未完结的债务纠纷;二是娱乐岛改造尚未完成,资产处置难度大。
“这反而成了转型契机。”某商业咨询机构负责人指出,“自持模式倒逼万达茂创新,近期他们增加了亲子互动课程、露天电影夜等活动,试图激活社区粘性。”
![]()
龙岗的突围:地铁通了,但缺的是“城市心跳”
作为万达茂所在的板块,龙岗的潜力一直被寄予厚望。
地理上,它北接三岸高端住宅区,东邻仙葫成熟社区,西靠五象新区CBD,还拥有3000亩灵龟山生态公园。但发展十余年,仍被诟病“配套单薄”。
关键瓶颈在于重大基建延期。五象火车站规划8年未动工,南宁塔项目仍停留在概念阶段。唯一突破是地铁——2025年6月,4号线龙岗站完成验收进入试运行,预计年内通车。
“地铁能解决通勤,但留不住消费。”在龙岗居住5年的陈先生直言,“周末想逛高端商场或看展览,还得开车去青秀。”
![]()
商业的本质:数据之争还是生活之需?
万达茂的争议背后,折射出南宁商业体的集体焦虑:当“人气排名”成为营销筹码,什么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赢商网榜单显示,上半年TOP3商业体的共性在于:万象城靠奢侈品与网红餐饮引流,东盟盛天地主打年轻潮玩,万达茂则深耕家庭刚需。三者定位差异,恰好覆盖不同客群。
而龙岗的困局,本质是产城融合的短板。地产分析师张帆指出:“板块需要的是产业造血,而非单纯住宅开发。若未来五象火车站落地,或引进科技企业总部,才能形成消费闭环。”
![]()
尾声:排名之外,更需温度
走访结束时,头条君在万达茂中庭看到一幕:社区组织的儿童绘画展吸引上百家庭参与,孩子们的作品挂满长廊。这种“非商业”的活动,反而成为当日人气最旺的角落。
或许,商业体的价值从来不在榜单名次。能否让市民愿意停留、感到愉悦,才是穿越周期的密码。
你对南宁商业发展有何期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