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过聊城古运河畔,气温一天天降下来,聊城大德中医的田老诊室里,近来多了些因换季不适的癫痫患者。“每年秋天都是患者的‘考验期’,但只要做好这几件家常事,就能少遭罪。” 从医五十余年的田老,结合七代治痫经验,总结出一套秋天护患者的实用方法,在家就能操作,家属照着做就行。
一、添衣要 “循序渐进”,重点护好 “两个关键处”
“秋天降温像‘踩刹车’,不能一下刹太急,添衣服也得慢慢来。” 田老常跟患者说,很多人秋天一冷就裹羽绒服,反而容易出汗受凉,不如分层穿 —— 里面穿薄棉衫,外面搭件防风外套,早晚冷了套上,中午热了脱掉,灵活调整。
最关键的是护好脖子和脚踝。田老从医案里翻出个例子:去年有位患者秋天没注意,早上骑车没围围巾,风一吹就头晕,当天下午就发作了。后来按田老说的,每天戴薄羊绒围巾,再穿双过脚踝的厚袜子,整个秋天都没再犯头晕。“中医讲‘颈为风邪门户’,脚踝有三阴经经过,这两处受凉,要么动肝风,要么堵气血,都可能诱发癫痫。” 家属记着,早上出门前摸下患者后颈,要是凉,就赶紧把围巾戴上,别等患者喊冷。
二、睡前 “温通法”:泡脚加按脚,助眠又稳神经
秋天夜长,患者容易睡不踏实,而睡眠差正是癫痫发作的 “导火索”。田老推荐家属每天帮患者泡泡脚,水温控制在 38-40℃,刚好没过脚踝,泡的时候加点生姜片(切片煮 5 分钟再倒进水桶),能更好地温通经络。
“泡 10-15 分钟,看到脚面发红就停,别泡太久。” 田老特别提醒,泡完脚要马上用干毛巾擦干,再帮患者按按脚底的涌泉穴 —— 用拇指按 3 分钟,力度以患者觉得酸胀为宜。有位家属反馈,孩子以前秋天总半夜发作,坚持泡脚按脚后,现在能一觉睡到天亮,发作次数也少了。
三、水果选 “温性款”,吃法也有讲究
秋天水果丰收,但田老提醒患者,像梨、柚子、柿子这些偏凉的水果要少吃,“凉性水果容易生痰湿,痰湿堵在脑窍,就像给‘元神’蒙了层雾,容易诱发发作。” 可以换成苹果、葡萄、桂圆这些温性的,每天吃一个苹果,或者几颗葡萄,别一次吃太多。
“脾胃弱的患者,把苹果蒸熟了吃更好。” 田老说,蒸熟的苹果不刺激肠胃,还能健脾,去年有位老年患者,秋天吃生苹果总腹胀,改成蒸苹果后,不仅舒服了,脾胃好了,发作也少了。家属可以把苹果切块,隔水蒸 10 分钟,放温了给患者吃,当作两餐之间的加餐刚好。
四、多陪患者 “唠家常”,别让 “秋愁” 伤身体
“秋天树叶落,人容易情绪低落,患者本来就担心发作,一 emo 更麻烦。” 田老发现,每年秋天,因肝气郁结来调方的患者都变多,“气不顺则肝风动,神经也跟着‘乱’。” 她建议家属每天抽 15 分钟,陪患者聊聊天 —— 问问今天想吃什么,或者一起在院子里走两圈,哪怕只是说说街坊邻居的小事,也能帮患者顺顺气。
有位患者以前秋天总闷在屋里,越想越怕发作,后来家属每天晚饭后陪他去运河边散步,聊聊田里的庄稼、路边的树,患者心情敞亮了,发作也少了。“情绪稳了,身体的‘防线’才牢。” 田老说,这比吃多少药都管用。
最后,田老还提了句:要是患者秋天实在不舒服,比如总头晕、睡眠差,也可以用家里的 “小方法” 调 —— 按按手腕内侧的内关穴,或者喝杯生姜红枣茶(生姜 3 片 + 红枣 5 颗煮水),能临时缓解不适。“秋天防癫痫,关键在‘细’,家属多上心,患者就能安稳过秋。” 田老的话,简单实在,却藏着七代中医守护患者的初心。
如果需要指导用药,可以咨询(191--5718--9839),说明你的情况,给你正确的建议与方法。
注:本文为中医秋季养生科普,旨在分享日常防护方法,不构成医疗建议。癫痫病情复杂,若出现发作频繁或不适,需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调整诊疗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