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确而困难的事,必有所得,如果不做呢?必有所失。
现在大家为什么对任正非评价高,认为他非常了不起,就是因为他当仁不让,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
尽管当时确实艰难困苦,好像“不怎么聪明”,但我们这个国家从来不缺聪明人,我们最缺的就是愿意下笨功夫的人。
曾有经济学家表示,任正非是一个“从传统的、套利型企业家转向创新企业家的人”,中国这样的企业家不多。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老板都发了财,他们大都以为是靠自己的努力、聪明和能干,其实是贪天功为己有:如果不是时代机遇,是国家的政策,他们没技术没资源没舞台,那凭什么跟别人竞争?所以对自己还是要有客观一些的看法,不能妄自尊大。
为啥要做正确而困难的事?从任正非马云柳传志说起,教训深刻
首先,什么是“正确而困难”,我的理解是它包含了长期利益,也意味着根本利益,做正确而困难的事才有更高的价值,才能形成护城河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我们在通信行业有话语权,能够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就在于华为等国内通信行业的企业当年做对了事。
在公司规模还小的时候,华为就明确了每年拿出10%以上销售收入投入研发的策略,现在看着非常明智,而在当年呢,普遍是不看好,认为风险太大,特别是民营企业底蕴不足,做这样的事很傻。
科研是赌博。不敢干就注定要失败。干事情就必须赌博,要胆量……科研、服务、商业,都要有胆量,不去干、不敢干就会落后。
所以是任正非有胆魄,华为敢于走一条更难的路。而当时比华为有资源、有资本、有条件的联想就选择了另一条路,后者更稳妥不假,但终究是让人们意难平。
“过去老是说外国的研发投入多少钱,中国投入多少钱,所以中国跟不上。我就特别不爱听这些话。为什么?这些钱都是中国老百姓的,说实在的不容易。”
人和人的想法不一样,你能说柳传志的想法都是错的吗?实际上,长期以来,企业界认同柳传志的老板比认同任正非的老板要多得多。
这是一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同频,一些知名企业家都表示以柳传志为偶像,不是没有根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