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理论/创作/技巧/常识
写诗究竟是“无病呻吟”还是“有病呻吟”,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诗歌背后是否有真实的情感与生命体验支撑:
“有病呻吟”的价值
很多优秀诗歌源于真实的生命痛感——可能是个人的悲欢离合,也可能是对时代、人性的深刻体察。比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对社会不公的痛切呐喊;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藏着对温暖与美好的真诚渴望。这种“呻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能引发读者共鸣,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无病呻吟”的问题
若为了写诗而刻意堆砌辞藻,模仿他人的情感模式,缺乏自己的真实体验,就容易陷入“无病呻吟”。比如空洞地重复“悲伤”“孤独”,却没有具体的场景或细节支撑,这样的文字会显得苍白做作,难以打动人心。
说到底,诗歌的核心是“真”——真实的情感、真切的观察、真挚的表达。有“病”(真实的情感触动)而“呻吟”(用诗意的语言呈现),便是有价值的创作;反之,无“病”硬“呻吟”,则难免沦为文字游戏。
往期诗论
格命草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7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六)(七)》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付费评诗,付费写诗评集,付费推广诗歌,个人诗集出版,购买《格命草诗评全辑》电子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第六辑)(第七辑)》历时一年多,共收录诗评700篇,95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3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5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70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个人诗集出版,购买《格命草诗评全辑》电子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