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薄膜废气处理技术概述
薄膜废气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在工业废气治理领域崭露头角的一种高效净化方法,尤其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回收与处理。该技术利用特殊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选择性渗透膜,通过气体组分在膜两侧的分压差作为驱动力,实现对废气中有价值组分的分离与回收。相比传统处理方法,薄膜技术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可回收有价值组分等显著优势,在化工、印刷、涂装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案例:化工企业含氯废气处理项目
项目背景
华东地区某大型化工企业主要生产聚氯乙烯(PVC)及相关衍生产品,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氯有机废气,主要成分为氯乙烯单体(VCM)、二氯乙烷(EDC)和氯化氢(HCl)。这些废气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导致有价值的原料流失。企业原有处理方式为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增加碳排放。为响应环保政策要求并提高经济效益,该企业决定采用薄膜废气处理技术进行改造。
废气成分及来源
废气主要来源于PVC生产过程中的三个环节:
VCM合成工序未反应完全的尾气
EDC精馏工序的不凝气
PVC聚合工序的脱气排放
废气组成(体积分数):
氯乙烯(VCM):35%-45%
二氯乙烷(EDC):15%-25%
氯化氢(HCl):5%-10%
氮气(N₂):20%-30%
氧气(O₂):1%-3%
其他杂质:1%-2%
废气流量:800-1200m³/h,温度40-60℃,压力微正压。
处理工艺流程
针对该项目的废气特性,设计了三段式薄膜处理系统:
预处理阶段
废气首先经过急冷塔降温至40℃以下
进入碱洗塔去除HCl(采用10%NaOH溶液)
经除雾器去除夹带液滴
进入缓冲罐稳压
薄膜分离阶段
预处理后的废气进入一级膜组,采用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操作压力0.8MPa
一级渗透气(VCM浓度提升至75%以上)进入冷凝回收系统
一级尾气进入二级膜组进一步浓缩
二级渗透气返回系统前端重新处理
二级尾气(VCM含量<0.5%)达标排放
回收系统
渗透气经-15℃冷凝回收液态VCM
不凝气返回膜系统循环处理
回收的VCM纯度达99.5%,直接回用于生产
最终效果
系统运行数据显示:
VCM回收率:≥98%
排放尾气VCM浓度:≤50mg/m³(低于国家120mg/m³标准)
年回收VCM量:约650吨
年减排CO₂当量:约2800吨
投资回收期:1.8年(考虑回收产品价值)
该项目不仅解决了废气污染问题,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化工行业废气治理的典范案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