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乘专机抵达天津,伊朗最高领袖用中文“交底”,在“内忧外患”之下,伊方似乎终于想明白,该把“宝”押在谁身上。
近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非常罕见地用中文发布了一条帖子,强调了全面落实中伊两国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性。就在同一天,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上任后首访北京,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不难看出,在内外压力交织下,伊朗已经将与中国的合作,视为破解困局的核心支点。
【伊朗最高领袖对中伊合作持积极态度】
内外压力交织,伊朗处境艰难
其实,伊朗频繁释放友好信号的举动并不突兀,其当前正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外因内因相互影响,伊方高层再也不能“举棋不定”了。
首先是外部环境方面,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简直成了伊朗的“噩梦循环”,前段时间的“12日战争”中伊以两军互炸,伊朗军方高层损失惨重,除了自身因素外,还“迁怒”其传统盟友俄罗斯。
有伊方高层表示,俄罗斯非但没帮忙,还把伊朗防空系统的部署情报泄露给了以色列,直接导致自家军事设施被精准打击。
无论该情况是否属实,有一点毫无疑问:以前伊朗总觉得俄罗斯能靠得住,毕竟都是“反美阵营”的兄弟,可现在发现,俄罗斯在俄乌冲突里自顾不暇,哪有多余精力管伊朗?
雪上加霜的是,俄伊合作本来就各怀心思:俄罗斯看伊朗,不过是牵制美国的“棋子”;伊朗看俄罗斯,却当成了“能遮风挡雨的大哥”,这种分歧让伊朗不能再安于现状,需要寻找新的支点摆脱困境。
【伊朗总统也曾多次表示要推动中伊合作】
相比之下,内部危机就要更加迫在眉睫,伊朗这几年的经济,简直像被架在火上烤。
美西方制裁一来,石油卖不出去,钱进不来,工厂停工、物价飞涨,民众表示不满,新总统佩泽希齐扬上台后,当务之急就是解决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这时候再看中伊合作,对伊朗来说就像久旱逢甘霖,中国不跟着西方制裁伊朗,还愿意在伊朗搞投资,修铁路、建港口,连石油都能长期稳定买。
这些项目不是虚头巴脑的“口头承诺”,而是实打实能拉动就业、盘活经济的“硬货”,比如修铁路,能把伊朗的港口和内陆连起来,货物进出方便了,商人能赚钱,工人有活干,通胀自然能降下来,对伊朗老百姓来说,这比空喊口号实在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