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S相比于歼-20的升级,绝不仅仅是“加了个座位”这么简单。
而歼-20S除了承担传统的教练机角色外,更重要的是要作为连接五代机与六代机的“纽带”。
歼-20S出现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多了个飞行员
熟悉军事的小伙伴都知道,六代机最为核心的理念之一,就是“忠诚僚机”模式。即六代机中的有人战斗机将与无人机群进行有效地联动,大大提升六代机的作战能力。
而这样的联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无人机可以极大地拓展有人机的作战半径。
无人机能够携带额外的燃料,随时作为空中加油机,大大延长有人机的飞行半径;
另外,无人机可以深入危险的敌方领空,为有人机源源不断地提供高价值情报;
而有人机可以停留在安全区域,承担信息收集、指挥作战及通信中继等关键任务,大大降低任务风险。
歼-20S的出现,让“忠诚僚机”理念大大具象化了
第二,无人机可以作为诱饵,吸引敌方火力。
无人机既可以模拟有人机的雷达信号、红外特征或飞行轨迹,吸引敌方火力,为有人机创造突防机会;
也可以携带诱饵弹或电子干扰设备,提前进入战场对敌方防空系统进行干扰;
同时,敌方的战斗机或者防空系统一旦对无人机开火,就立即会暴露自身坐标及其他关键信息,为后续部队摧毁敌方单位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极大拓展有人机载弹能力。
众所周知,影响五代机隐身性能的因素之一,就是其载弹能力——如果战斗机携带过多弹药,就会影响其隐身性能。而一旦为了隐身性能而减少载弹量,又会降低战斗机的作战能力。
而“忠诚僚机”模式的出现,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矛盾——有人机可以将载弹任务转移给自己的无人机群,而自己则可以专心承担指挥任务,并且更好地提升自身隐身性能。
因此可以简单总结一点就是,相比于五代机,六代机的“忠诚僚机”模式其实是通过为有人六代机加入大量无人机的方式,将五代机承担的多重任务分划给无人机群了——让六代机承担更核心的指挥任务,同时将高风险任务交给成本较低的无人机。
因此我们才可以说歼-20S要承担连接五代机与六代机的“纽带”——这个过渡的过程就是将五代机的任务逐步分划给无人机群的过程。
而今天歼-20S多出来的一位飞行员,在执行空中任务时,就将承担指挥无人机群的任务。也就是许多军事专家说的“歼-20S既能作为空优作战平台,又能化身无人作战指挥中枢”的详细意思。
同时我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这一次歼-20S除了增加座舱,更重要的是还提升了其“态势感知、电子干扰和战术指挥控制能力。”
歼-20S自身的定位更加清晰
具体升级的参数信息目前官方还没有透露,我们当然也无从得知,但是从“忠诚僚机”的概念上来看——既然无人机已经承担了有人机的许多核心功能,比如额外的燃料、弹仓,能够吸引火力、替代有人机进入危险空域,那么有人机自身就可以继续增强自身的“空中指挥官”的角色能力。
双方的分工更加明确,发展方向更加差异化。
毫无疑问,歼-20S的出现,将会作为未来空军六代战斗机在“忠诚僚机”模式中的实验性机型,为有人-无人协同这一全新的作战理念提供关键的信息与经验,并有望借此开发出更多、更让人耳目一新的空战战术出来。
今天咱们说歼-20S是5.5代战斗机,应该也不为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