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人“越危险越想吃”,不仅是河豚,还有江户时代“偷情现象”

0
分享至

人这种动物,骨子里都带点冒险精神,喜欢追求点刺激。

但要说把这种“在危险边缘试探”的癖好发挥到极致,甚至形成一种独特文化美学的,日本人绝对算得上是独一档。

“越危险,就越想试试”,或者说“越危险,越有味道”。这种理念堪称日本人的信仰。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吃河豚。

河豚长得呆萌,但体内却藏着剧毒,河豚毒素的毒性比氰化物还要强上千倍,而且目前没有特效解药。吃上一口处理不干净的河豚肉,可能几分钟之内人就没了。



按理说,对于这种要命的食材,正常人的反应应该是躲得越远越好。可日本人偏不,他们不仅要吃,还把吃河豚发展成了一种高级的饮食文化,视其为“冬日美食之王”。

当然,吃河豚只是其一。

这种“追求刺激”的心理状态,早已渗透到了他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一种在道德和法律上都极度危险的行为,他们叫“欢乐”,我们称之为“偷情”。

特别是在日本的江户时代,社会上竟然流传着一句非常露骨的俳句,把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这句话说:“偷人家的妻子,惊心动魄有美味,有如尝河豚”。



你看,一个是食物,一个是社会行为,但在当时的日本人看来,这两件事的核心体验竟然是相通的,它们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也都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刺激和“美味”。

将危险与快感划上等号的奇特逻辑,也就只有日本……

所以说,日本人真的很难用一两句话去介绍,复杂和矛盾性,甚至我认为早已经超越了常人。

舌尖上的生死豪赌

考古发现表明,日本人吃河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绳文时代,距今上万年了。



那时候,估计沿海的先民们在食物匮乏的时候,饥不择食地把这种鼓鼓囊囊的鱼捞上来吃,结果发现,这玩意儿虽然好吃,但也真要命

想必在漫长的岁月里,有无数先辈用生命为代价,才摸索出哪些部位能吃,哪些部位剧毒。

最初,吃河豚的大多是没什么选择的贫苦渔民。

但渐渐地,这种“与死神共舞”的饮食体验,开始吸引了另一群人,这群不要命的家伙,就是向来信奉勇气的武士。

对于把生死看得很淡,甚至崇尚“光荣赴死”的武士阶层来说,吃河豚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像是一种勇气的证明。

敢于品尝这种剧毒之物,本身就是一种胆识和高贵身份的象征。



这就好比一场在餐桌上进行的豪赌,赌赢了,享受到的是无上美味和旁人的敬畏;赌输了,付出的就是自己的生命

当然,统治者也不是傻子。

因为吃河豚中毒而死的人实在太多了,历史上,日本曾多次颁布“河豚禁食令”。

最著名的一次,是在16世纪末,统一日本的大人物丰臣秀吉在集结军队准备远征朝鲜时,发现大本营九州地区的武士因为吃河豚死了不少人,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他一怒之下,下令严禁武士食用河豚

此后的江户幕府时代,这项禁令也时断时续,政府三令五申,告诫民众不要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然而,法令归法令,民间偷着吃的人却屡禁不止。毕竟,河豚的鲜美滋味,对于美食家来说,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这种官方禁止、民间却趋之若鹜的状态,持续了数百年,反而给吃河豚这件事蒙上了一层“禁忌之味”,让品尝的过程更加刺激。

19世纪末,明治维新时期。

一个意外终于来了。

1887年,日本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到访山口县下关市,当地因为禁令不敢拿出河豚招待。

在伊藤博文的坚持下,店家战战兢兢地献上了河豚料理

结果,伊藤博文尝后大为惊叹,认为如此美味的食物因为有毒就禁止,实在太过可惜。在他的推动下,山口县率先解除了河豚禁令。



这个故事极具象征意义。一位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为一道“危险的食物”正名,彻底引爆了河豚在日本的流行。

从那以后,吃河豚不再是偷偷摸摸的行为了,反而成了一种时髦和品位的象征。

为了控制风险,日本政府建立了一套极其严格的河豚料理师资格认证体系

厨师必须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严格的考试,熟练掌握辨别、宰杀、去毒的全套流程,才能拿到执照。



食客们明知道桌上的佳肴与剧毒只有一线之隔,但他们相信厨师的专业技艺。这种基于信任的冒险,让整个品尝过程充满了戏剧张力。

吃进嘴里的每一片鱼肉,仿佛都带着一丝丝“劫后余生”的快感。更有趣的是,河豚的日语发音“fugu”与“福”(fuku)相近,它又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成为节庆宴席上的宠儿。

从一道要命的毒鱼,到象征勇气、品味乃至福气的顶级料理,河豚在日本的文化之旅,本身就是一部关于如何审视、管理并最终“审美化”风险的历史。

日本人并非不怕死,而是他们找到了一种与危险共存,甚至享受危险的方式。他们把致命的毒素剥离,留下了那份恰到好处的、令人心跳加速的“危险感”作为调味品



搞明白了日本人吃河豚的心态,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江户时代那句“偷妻如食豚”的怪话,似乎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了。

“偷妻如食豚”

如果说吃河豚是在挑战自然的法则,那么在等级森严、规矩繁多的江户时代,偷情则是在公然挑战社会的秩序。

前面我们提到的那句俳句“偷人家的妻子,惊心动魄有美味,有如尝河豚” (「人の妻、ひやひや食えば、ふぐの味」)就是当时社会心态最生动的写照。

这是一种违背伦理的行为,与品尝顶级美食的体验相提并论,其核心就在于两者共享的那种“提心吊胆的快感”



在江户时代,偷情的“危险”到底有多大。

当时的日本,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是一个深受儒家伦理影响,并且社会阶层固化的时代。

幕府制定的法律,比如《公事方御定书》,对通奸行为的惩罚是极其严酷的。

一旦被发现,通奸的男女双方都可能被判处死刑。特别是对于武士阶层,丈夫如果发现妻子不忠,拥有当场斩杀妻子与奸夫的权力,这被称为“妻女讨ち”(Megatakiuchi),在法律上是被允许的。

对于普通百姓(町人、农民)来说,虽然不至于当场被杀,但通奸的丈夫也有权将妻子休掉,并要求奸夫赔偿损失,甚至告到官府让其受到惩罚。

所以,无论从哪个层面看,偷情在当时都是一场足以赌上性命和名誉的冒险,其危险程度,丝毫不亚于吃下一盘处理不当的河豚。



然而,法律的严酷和现实的状况,往往是两码事。

令人惊奇的是,尽管风险如此之高,江户时代的偷情现象却相当普遍,甚至在某些圈子里被视为一种“常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原因很复杂。

一方面,江户时代的婚姻大多是基于家族利益的政治联姻或经济合作,夫妻之间缺乏感情基础。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风气,尤其是在町人文化繁荣的大城市如江户(现在的东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开放和复杂。

儒家的“贞操观”虽然被官方大力提倡,但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完全深入到社会大众的灵魂深处。

在很多平民百姓看来,只要做得足够隐蔽,不被公开揭穿,这种私下的情感逸出就不算什么大事。



所以,这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社会“潜规则”

偷情的罪过,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被发现”。这和吃河豚的逻辑简直如出一辙:河豚的危险不在于它有毒,而在于厨师的刀法不够精湛,没把毒去干净。

于是,偷情就变成了一场考验智慧、胆识和技巧的“游戏”。

如何避人耳目、如何制造不在场证明、如何通过暗号传递信息,这些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刺激感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偷妻如食豚”的比喻就显得无比贴切了。

每一次成功的幽会,都像是吃下了一片鲜美但可能致命的河豚肉,那种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美味”。

文学作品和浮世绘中,它们往往将偷情行为浪漫化,以此来消解参与者内心的罪恶感。



可以说,江户人不仅在实践着这种危险的游戏,更在文化上对其进行“审美化”的包装,将其从一种单纯的道德败坏行为,提升为一种充满戏剧性和人生况味的体验。

对“风险”本身的上瘾。当一种行为的风险越高,其成功后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就越强。危险,不再是阻碍,反而成了增强体验的催化剂。

从餐桌上的生死豪赌,到情场上的欲望暗流,我们看到了同一种文化心理在不同领域的投射。

那么,这种独特的“危险美学”究竟源自何方?

日本文化深处的“向死而生”

上面种种,都在引出一个问题,日本人的心理特点为何如何割裂、矛盾?

这就不得不说说日本人的另一个符号,就是“樱花”



日本人为什么如此痴迷于樱花?不仅仅是因为它盛开时的绚烂,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凋落时的壮烈。

樱花的花期极短,通常只有一周左右,一旦绽放到最盛,便会在一夜之间随风飘散,毫不留恋。

这种“刹那芳华”“骤然凋零”构成了樱花之美的核心。它的美,恰恰建立在它的脆弱和短暂之上。

日本人欣赏樱花,实际上是在欣赏一种“向死而生”的姿态,生命因为短暂和不可预测而显得愈发珍贵和壮美。



这种被称为“物哀”(もののあはれ)的审美意识,本质上就是一种对生命无常和易逝之美的深刻体认。

这种“物哀”情结,与日本古代武士道精神中的生死观遥相呼应。武士道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时时刻刻将死挂在心头”。

一个真正的武士,必须随时做好死亡的准备。

除了哲学和精神层面的因素,日本的自然环境也在无形中塑造了这种国民性格。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同时又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自古以来就频繁遭受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这种生活在不确定和潜在危险之中的集体记忆,让日本人对“无常”和“风险”有着比其他民族更深刻的体验。



既然毁灭和灾难随时可能到来,无法掌控,那么与其在恐惧中度日,不如在有限的生命里,尽情去体验和感受,哪怕这种体验本身也伴随着风险。

这种心态,让日本文化中孕育出一种对“极致”和“瞬间”的特殊偏好。

无论是极致的美味(河豚)、极致的美(樱花),还是极致的情感(禁忌之恋),都因为其短暂和危险而更具吸引力。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代日本社会时,却会发现一种截然相反的景象。



现代日本人给世界的普遍印象是极其注重规则、遵守秩序、害怕给人添麻烦,并且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强烈的风险规避倾向。

无论是投资理财还是职业选择,他们往往倾向于稳妥和保守。这似乎与我们前面讨论的“危险美学”构成了巨大的矛盾。

其实,这恰恰是日本文化复杂性的体现。

它存在着鲜明的“表”与“里”的二元结构。在公开的、社会的“表”层面,日本人强调集体主义与“和”的精神,遵守规则、压抑个性、避免冲突是最高准则。这套体系保证了社会的高效和稳定运行。

然而,在私下的、个人的“里”层面,那种对个性、激情和刺激体验的渴望,却从未消失,只是被压抑到了水面之下。



吃河豚、江户时代的偷情、乃至现代社会中各种亚文化和私密爱好的流行,都可以看作是这种被压抑的内在欲望的出口

就像河豚料理一样,危险并没有被消除,而是被一套精密的“规则”(厨师执照制度)所包裹和控制,使其成为一种可以被安全消费的“仪式”。

同样,江户时代的偷情也有一套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不被发现”。

只要遵守这个核心规则,冒险就可以在不破坏社会大框架的前提下进行。

因此,这种对危险的迷恋,并非简单的鲁莽或寻求毁灭,而是一种在严格的社会规范和压抑的文化氛围中,为追求个体生命极致体验而开辟出的特殊通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军高层迎来重磅调整!普京签署总统令换将,两位大将被委以重任

俄军高层迎来重磅调整!普京签署总统令换将,两位大将被委以重任

史纪文谭
2025-11-10 19:36:40
普通人存款的天花板是多少?不是200万,也不是100万,而是这个数

普通人存款的天花板是多少?不是200万,也不是100万,而是这个数

前沿天地
2025-11-10 12:56:20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5 16:55:04
AI用电涨疯了,这6家电力龙头被高盛盯上,为啥?

AI用电涨疯了,这6家电力龙头被高盛盯上,为啥?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10 05:51:09
48岁女人网恋瑞士银行家,飞往瑞士后才知男友的真实身份

48岁女人网恋瑞士银行家,飞往瑞士后才知男友的真实身份

张道陵秘话
2025-11-08 00:00:15
全新雷克萨斯ES发布,混动加纯电双动力布局

全新雷克萨斯ES发布,混动加纯电双动力布局

Ai爱车
2025-11-10 14:33:12
警告:肺癌发出的第一个信号,通常在喉咙上,很多人都没放心上

警告:肺癌发出的第一个信号,通常在喉咙上,很多人都没放心上

小舟谈历史
2025-10-17 09:36:08
多库:本赛季最大变化主要是信心;那不是我生涯最漂亮的进球

多库:本赛季最大变化主要是信心;那不是我生涯最漂亮的进球

懂球帝
2025-11-11 03:52:21
26款凯美瑞已上市!降价增配,豪华感明显升级,全系丰田智驾!

26款凯美瑞已上市!降价增配,豪华感明显升级,全系丰田智驾!

米粒说车唯一呀
2025-11-10 14:32:01
诺兰谈自己最被低估的一部电影:《白夜追凶》

诺兰谈自己最被低估的一部电影:《白夜追凶》

3DM游戏
2025-11-10 22:38:04
40岁师父和20岁女徒弟偷情:全过程披露,肮脏聊天曝光,原配发声

40岁师父和20岁女徒弟偷情:全过程披露,肮脏聊天曝光,原配发声

博士观察
2025-11-06 20:42:23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金明接受审查调查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金明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5-11-10 16:01:09
银行App迎来关停潮

银行App迎来关停潮

澎湃新闻
2025-11-10 16:54:07
松岛枫:昔日女神的低调生活

松岛枫:昔日女神的低调生活

素然追光
2025-11-09 00:51:23
泽连斯基:中国太不听话了,乌克兰已经没辙了,该轮到美国出手了

泽连斯基:中国太不听话了,乌克兰已经没辙了,该轮到美国出手了

阿芒娱乐说
2025-11-09 10:42:51
副省部级杨小伟、刘宽忍被开除公职

副省部级杨小伟、刘宽忍被开除公职

鲁中晨报
2025-11-10 12:43:04
看了全运会,才发现没外援CBA最强本土球员就这5人!赵睿不是第1

看了全运会,才发现没外援CBA最强本土球员就这5人!赵睿不是第1

越岭寻踪
2025-11-10 07:38:33
她长相虽然不是特别好,但身材比例是真好,看面相是个过日子的人

她长相虽然不是特别好,但身材比例是真好,看面相是个过日子的人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8 15:01:49
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环球网资讯
2025-11-10 22:17:52
A股:刚刚,商务部、交通部发布,利好3板块,周二将迎更大行情?

A股:刚刚,商务部、交通部发布,利好3板块,周二将迎更大行情?

振华观史
2025-11-10 16:48:51
2025-11-11 04:44:49
大千世界观 incentive-icons
大千世界观
欢迎来到精彩的异想世界!
2077文章数 8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家居
亲子
军事航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苹果服务主管Eddy Cue:Apple TV暂不会推出“带广告的订阅服务”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亲子要闻

杰森谈到在中国和在美国上班区别,这回答让我和妈妈都挺意外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