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时“基层处理”是隐形却关键的一步,墙固作为墙面基层的“加固神器”,近年在国内装修圈普及度越来越高。但不少人疑惑:墙固能顺手刷地面吗?选对墙面固化产品,又该看哪些要点?今天就来把这些问题讲清楚。
一、墙固的“国产兴起史”:从“基层救星”到装修必备
早年间,装修对墙面基层的处理相对粗糙,混凝土、砖混墙面常因起砂、空鼓导致后续腻子脱落、乳胶漆开裂。随着装修工艺升级,传统界面剂逐渐“进化”为墙固(墙体固化剂)——它以聚合物乳液为核心成分,兼具强渗透性与粘结力,能深入墙面基层,把松散的水泥颗粒“锁”住,同时为后续的腻子、墙布等材料提供更牢固的粘结基础。
从南方潮湿地区到北方干燥区域,墙固凭借解决“墙面起砂、空鼓、粘结力差”的核心优势,慢慢从工装领域走进千家万户的家装中,成了基层处理的“标配选手”。
二、这些墙面,一定要用墙固
并非所有墙面都得刷墙固,但遇到以下情况,墙固是“刚需”:
1.,说明基层松散。墙固的渗透性可深入基层5mm以上,把松散颗粒粘结成整体,避免后续腻子“扒不住”。
2. 光滑混凝土墙面:新房的混凝土剪力墙、老房的光滑水泥墙面,表面过于致密,腻子直接贴容易“空鼓脱落”。墙固能在光滑基层形成“锚点”,大幅提升腻子的附着力。
3. 潮湿区域墙面:像南方回南天的卧室墙、临近卫生间的墙面,墙固的防潮成分能在基层形成“透气防水膜”,减少水汽渗透导致的腻子发霉、鼓包。
4. 腻子/墙布铺贴前:批刮腻子或贴墙布前刷墙固,能让腻子更顺滑好批、墙布更服帖,减少“死褶”“空鼓”问题。
三、墙固≠地固,千万别刷地面
有些业主觉得“墙固粘结力强,刷地面也能防起砂”,但其实墙固和地固是“分工明确”的两类产品,墙固刷地面有三大硬伤:
1. 耐磨性不足:地面要承受频繁踩踏、家具碾压,甚至重物撞击,墙固的耐磨性能远不如专门的地固——长期使用后,墙固层容易被磨破,地面又会回到“起砂掉灰”的状态。
2. 成分适配性差:地固专为水泥地面设计,成分里有增强硬度、防跑沙的特殊助剂;而墙固侧重墙面的“渗透加固+粘结桥梁”作用,两者配方逻辑完全不同,用墙固刷地面,相当于“拿错了工具”。
3. 功能不匹配:地面除了防起砂,还需要防返潮(尤其是铺木地板时)、耐冲击等性能,墙固的防潮、抗冲击能力远不及地固,强行使用会埋下“地面返灰、木地板变形”的隐患。
四、墙面加固选它更靠谱:贴得稳TDW-308新型墙面固化胶
既然墙固得“专墙专用”,选对专业墙面固化产品就很重要。贴得稳TDW-308新型墙面固化胶,就是针对墙面基层问题的“定制解决方案”:
(1)成分硬核,从根源加固墙面
它由精选聚合物乳液和专用助剂组成,乳液的渗透力能深入墙面基层,把松散的水泥、砖石颗粒牢牢粘结,同时在基层表面形成“坚韧粘结膜”,为后续的腻子、防水涂料、瓷砖(低吸水率瓷砖)提供强劲抓力。
(2)多场景适配,解决墙面痛点
- 做腻子批刮前的界面处理:能让腻子与墙面粘结更牢,减少空鼓、开裂;
- 刷防水涂料前用:增强防水涂料与墙面的粘结力,避免防水层“起皮脱落”;
- 瓷砖铺贴前(低吸水率瓷砖):替代传统拉毛,提升瓷砖与墙面的粘结稳定性;
- 木质板、瓷砖底层防潮:自带防潮作用,能渗透加固基层,减少潮气对饰面的影响。
(3)执行国标,环保又靠谱
它严格执行《JG/T468-2015 墙体用界面处理剂》标准,质量有保障;同时环保性能出色,施工后无刺鼻气味,家里有老人、孩子也能放心用。
(4)四大优势,施工更省心
- 粘结力强:牢牢抓牢墙面与饰面材料,基层再松散也能“化散为整”;
- 涂刷面积大:8kg装能刷约80㎡墙面(两遍),18kg装覆盖更广,性价比高;
- 遮盖力强:能有效遮盖墙面细微瑕疵、色差,为后续饰面打好基础;
- 渗透力强:深入基层5mm以上,从内部加固,不是“表面功夫”。
总结:基层处理要“分工明确”,墙面加固选对贴得稳更省心
墙固是墙面的“专属加固剂”,地固才是地面的“防砂卫士”,两者不能混用。如果家里墙面存在起砂、光滑、潮湿等问题,选贴得稳TDW-308新型墙面固化胶准没错——它从成分到性能,都为墙面基层“量身定制”,让后续装修更牢固、更省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