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证苦难
——追忆抗日老兵、安徽省检察院离休干部秦祥智
作者 韦道军
秦祥智老人2019年7月离开我们已经6年了,那年我参加了秦老的追悼会,如果今年他还活着,是整100岁了,他要是能看见这场阅兵——该有多好。
秦祥智老人,是安徽省检察院离休的正处级检察员,也是1945年参加抗日、1954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凯旋的老兵。
我是2015年采访的秦老。十年前,秦老离休的生活平淡而简单,养花、散步、买菜……修身养性,年轻时站成反弓形的腰板现在只略微向前倾了些。这样的老人本该不是街坊邻居的焦点人物,可恰恰相反,周边店铺、高档车洗车店的员工们,见了秦老慢慢路过,总是仓促地收整桌上的残羹剩饭。因为秦老见不得浪费,如果有,不论认识不认识,他都会非常生气地指出来,且义正词严,毫不含糊。秦老默默地走在熟悉的大街小巷,高楼林立,社会繁荣。他用眯缝的眼睛四处观望着、审视着,眼皮的抖动似乎都在剪辑、对比着那枪炮声中的苦难中国。
![]()
抗日老兵、安徽省检察院离休干部秦祥智
![]()
我恨透了日本鬼子
秦老出生于1925年7月的山东新泰县,亲历日本鬼子在山东的滔天罪行。采访秦老时,每次提到这段时日,他眼里都会噙满泪水。“那个什么济阳、金乡、田庄,日本鬼子侵占中国,罪大恶极、奸淫烧杀、‘三光’政策,给他们逮住了,特别是妇女,那个伤害,讲不清……”秦老提到的“济阳、金乡、田庄”,就是日本鬼子在山东犯下无数罪行中的几件而已。如“济阳血案”,1937年11月13日,日本鬼子猛攻济阳城,到下午4点,城内守军孤立无援,全面溃败。城门一开,城内居民、守军拥挤而出,日军伏于两侧,疯狂地扫射、炮轰,不到半个小时,千余军民,尽遭屠杀。日军攻占济阳县城后,日军指挥官因在攻城时被守军打伤,为报一枪之恨,下令“大杀七天”。一股日军闯进文庙后街,搜到两个女人,糟蹋后,剥光衣服,绑到西门外的树上,两具尸体一直挂了7天。下午,日军从西门外一地窖里搜出两个孩子,剥光衣服,捆在门前枣树上,喝令狼狗轮番扑咬。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也在这里呆了7天。这7天中,从日军攻城到屠城,手无寸铁的百姓被杀的杀、奸的奸、烧的烧,和平安乐的小城变成了屠场。
秦老说:“我恨透了日本鬼子,就是到现在,报道那些右翼分子,既不承认曾经侵略中国,又不承认慰安妇问题,我就气得不得了。”
![]()
当兵就当八路军
秦老5岁就开始读私塾,16岁父母双亡,亲历日本鬼子暴行的他,更喜欢读毛泽东《论持久战》等文章。秦老说:“现在还记得这些文章,写得好,看过了很激动。”在当时的局势,共产党的战略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鬼子赶出中国去。八路军115师主力进入山东后和山东纵队建立了抗日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在山东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钳制了大量华北日军和伪军,这对全国抗日斗争都是有力的支援。八路军也成了秦老的“精神支柱”,只要听说有八路军队在附近村子活动,他都会激动得睡不着觉,参军的包袱是整了又整。
1945年2月,秦祥智19岁时,一个机会来了,他的一位远房哥哥秦元庆(1916~1968)来到他们村子。秦元庆可是当时山东的抗日英雄,当时已经是鲁中军区山东纵队一旅四团的一名连长,1939年2月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事敌占区的秘密工作。在1944年底的一次反“扫荡”斗争中,为了掩护同志们脱险,他不幸被捕,在敌人酷刑面前坚贞不屈,后在转移途中跳崖脱险,在群众的掩护下,及时回到部队。
秦元庆告诉他:“在30多里路的苗庄就有一支八路军队伍,你在家里能干什么?还不去当八路军,早晚都要当的,不当你也要去当车夫,为八路军送米、送什么的。”秦老回忆当时既生气又遗憾,生气表哥误解了他,他是做梦都想当上八路军去打鬼子,在家“闲”着只是找不到部队;遗憾的是表哥秦元庆不早点到他们庄子,否则他也早成八路军了。
秦老当八路军的第一站被分在鲁中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当一名侦察员。“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没有像样的军装,只有老百姓的破衣烂衫,吃的定量粮食,都由炊事员调配好送来,根本吃不饱。但八路军对我这个新兵很照顾,每次会多给一两个馒头。没几个月,给我换了军装,还真正像个当八路军的样子。”秦老回忆,当时的装备也很差,根本不是想象中的“战马、匣子枪”,枪是分着用的,有侦察任务时才能带上,手榴弹不少都是自己做的;但训练强度很大,拼刺刀、射击、战术、捆绑、投弹基本上都是“速成班”。“因为不快不行,当上八路军,随时都要打仗!”秦老说。
![]()
抗日老兵、安徽省检察院离休干部秦祥智
![]()
对鬼子要“勇于不惧”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正式结束。之后秦老也被调入新成立的鲁中军区政治部俘虏管制局任交通员。
他回忆说:“从8月27日,我们就开始接收日本鬼子的枪炮弹药,可日本鬼子不想交给我们,他们不交的原因是,他们上徐州去交给国民政府。我们说不行。我们到徐州一带,也记不得是什么村子,去阻拦。把他(日本鬼子)堵在那里以后呢,我们就和他讲,缴械投降,没什么话讲,我们是八路军,我们就代表中国人民。他就说你八路军不是政府军。我们说胡扯,我们是中华民族。到了之后,我们就争啊,讲啊,那个时候,我们就4个字,勇于不惧,勇就是勇敢的勇,不惧,就是不怕,就是和他干。你说什么,我们都不怕。”
日本鬼子就是恶魔,被压榨、肆掠和欺凌的中华儿女饱尝了这恶魔造成的苦难,恐惧恶魔还是奋起反抗?当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打得日本鬼子尸横遍野,当一场场胜利之战消灭日本恶魔的嚣张气焰,当八路军带着人民一次次咬住日本决死之战的咽喉,“勇于不惧”这4个刚烈的大字才从这名只有5个月兵龄的新兵心里迸发出来。秦老自豪地引用毛主席的话说:“四万万人一起努力,不容许日本保留中国的一寸土地,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截过来以后,在那里我们和日本鬼子周旋了一两天。他们想去徐州,我们就说不行,不准你上徐州……就这样和他们硬碰硬。日本鬼子被阻拦了呢,他们不大服气,但是他们也不敢拿起枪对我们,但是我们呢,心里警惕,不怕,当然也要注意他,他身上有枪啊,虽然说他们投降了,但我们也要谨慎。”秦老回忆说,那两天的对峙,为了保持警惕,有时一整天吃不上饭,“我们说,日本东京都无条件宣布投降了,你还在这里不老实。后面,有的(日本鬼子)带头人把手举起来了,把枪摔到一边,那对不起,我们就要拾起来,成了我们的武器了。”
![]()
宁饿肚子也要守纪律
“把日本鬼子逮住以后,我们是很兴奋,但我们也看到我们的同志受那个苦,也够恨的。当时真想对他们屁股狠狠踢几脚,但我们都不去踢,也不去打他们。”当时八路军总部有《对日军俘虏政策问题》的命令:“对于被我俘虏之日军,不许杀掉并须优待之,对于自动过来者,务必确保其生命之安全。”秦老说,“当时的纪律很严。把他们逮住了以后,有的时候,押日本鬼子,日本鬼子吃得饱饱的,我们没有饭吃。”
笔者查阅资料显示,1941年9月,八路军总政治部就发布《关于日本俘虏优待办法的规定》,对日本俘虏兵伙食费标准比我军官兵增加一倍。当时,八路军的干部战士主要吃小米、黑豆等杂粮,有时只得靠野菜充饥。而对日军战俘则尽量供应大米、白面。秦老还回忆:“我们那个时候在徐州北,在村庄,就让日本鬼子住老百姓家里,我们住在外面搞个篷子;在野外,让他们住篷子,我们就住篷子外面,搭篷子,也不可能叫他(日本鬼子)去整。”“当时我们不会讲日本话,你说不教育他又不行,就请了比较服从我们的日本人给我们做翻译或是直接对日本鬼子进行教育,就是换脑筋。时间长了,他们就老实了,刚开始时他们有点猖狂,主要是他们有点不够相信我们,时间不长,有的日本鬼子就接受了。”
根据记载,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俘虏的日军官兵中,有大批倒戈的,这在日军中引起极大震动,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当时,美军曾派“迪克西使节团”到中国考察对日俘虏工作,并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这里的日本俘虏并不是被关在集中营里,共产党人使他们相信,帮助八路军就是帮助日本从军阀和战争的重担下解脱。
![]()
伤员没水喝只能喝战友的尿
解放战争时期,秦老先后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身上尽是些摔伤、撞伤和刀伤的痕迹。到1954年7月27日,朝鲜谈判当夜,秦老作为24军213团的一名指导员,为给国家节省给养,随团连夜回到丹东,后又到达蚌埠市、合肥市,结束了辉煌的军旅生涯。
我问秦老:“您经历了日本鬼子投降,历经了那么多战斗,您最想跟现在的年轻人说点什么?”秦老沉默了一会,然后说:“我相信我们的同志,在那个时候的苦,还是要拾起来,不能乱浪费啊。我对那个浪费的人,我谈两句。孟良崮战役是1947年5月13日打响的。孟良崮战役,我们的同志受这个困难,也是没有饭吃,我们的同志受伤过多,血都流掉了,就是要水喝,受伤的喝生水不行,必须要喝开水,在孟良崮哪里来的水啊。说起来,困难,尿水给我们的同志喝,尿水啊,真尿水啊,尿水给我们受伤流血过多的同志喝。你说,这样的情况,你还要去浪费?那不是在开玩笑吗?就这样,我们的同志,就小便,给他喝,小便也就是润润嗓子。我看我们的同志,可怜……现在我还是这样一个态度,你要是吃饭浪费,对不起,我不管你什么的,我就要讲。不知道苦的人,他就胡搞乱搞的。”
秦老眯缝的眼睛再次湿润了,从这哽咽声中,似乎明白了一位老革命对现代人“浪费”责怪的原因。是啊!这个党带领的军队,1927年成立,八一南昌起义后仅剩下800多人,1949年却解放了全中国。为什么?是什么让他能够迸发出如此巨大、惊天动地、翻天覆地的力量?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的这支军队饱受磨难自强不息、牺牲巨大不言放弃、历经曲折愈挫愈勇而凝结出的高贵的品格,正是她,推动了中国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秦老在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从事检察工作12年,获得很多荣誉,没有办一件错案,1988年从安徽省检察院离休,2019去世。现在想起这位身板微倾的老革命,他的挺拔来自于心,见证苦难的人腰板硬朗。愿秦老在天堂之上,与我们共同见证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
第9208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终审丨吴贻伙 二审 丨吴荧
作者丨韦道军
编辑丨李昂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