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依然激烈,战场上演炸完炼油厂,再炸军工厂的场面。在这个时候,俄乌停火还有望吗?
进入9月后,俄罗斯开启了新的一轮军事部署,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俄军的部署既不是剑指乌克兰,也非针对莫斯科十分重视的波罗的海和太平洋海域,而是直接跨越很远的一段距离,现身北约的大本营北大西洋!
日前,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三号舰“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前往北大西洋进行部署,与之一起的还有俄罗斯的米格-31截击战斗机。俄军这么做,等同于将导弹抵近北约的咽喉,释放出极强的火药味,考虑到不久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才亲口表达了想和美国修复关系的诚意,俄军这一举动无疑令人意外,普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目前看来,普京这么做原因有三:第一,应对北约意图对加里宁格勒发起封锁的野心。虽然北约现在还没有封锁加里宁格勒,但7月17号,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多纳休曾宣称北约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摧毁加里宁格勒,更早的6月,北约在“波罗的海行动”演习中也曾模拟过切断加里宁格勒与白俄罗斯之间“苏瓦乌基走廊”,所以即使北约现在没有行动,不代表它们接下来不会行动。
第二,普京认为俄乌短期内停火不现实,因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满足普京的停火条件,而且从战场局势来看,俄乌停火希望也不大。近期乌军频频袭击俄罗斯的炼油厂,俄罗斯也不甘示弱,继炸完乌克兰炼油厂后,俄军再次出手转向打击乌克兰军工要害,重点轰炸的就是乌克兰的关键军工厂。这些局势变化也引起了特朗普的注意,不久前白宫发言人就提到,俄军空袭乌军的同时,乌军也在袭击俄罗斯的炼油厂,显然美方就是在委婉提醒甚至警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要袭击俄炼油厂,然而目前已知乌军根本没有停手的打算,特朗普的警告已经名存实亡,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停火的希望无疑也非常渺茫。
第三,8月底,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透露欧洲正制定计划派兵进入乌克兰,且得到了美国的一定支持。这三大信号加起来,令普京意识到,再寄希望于与乌克兰谈判停火或者埋头只顾俄乌战场,很可能让俄罗斯陷入极大的不利境地,所以他决定不按常理出牌,率先将核动力巡洋舰派往北大西洋。
那么俄罗斯此举会构成怎样的影响呢?首先,派出“基洛夫”肯定会令特朗普加深对俄罗斯的不满,令美俄在今年好不容易得到缓和的关系受到影响。再者,俄罗斯的战略压力或因此加大。最后,事实上“基洛夫”能否敌得过美军的航母舰队,咱们还得打个问号。
冷战时期,苏联曾在海军的发展上走了歪路,试图用大型巡洋舰反制美军引以为傲的航母,“光荣”级巡洋舰和这次现身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都是苏联这一海战思想的产物。但是苏联自己后来都察觉到这条路走不通,以至于“光荣”和“基洛夫”的研发和生产过程都磕磕绊绊,尤其是“基洛夫”,其实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无法形成即战力。苏联海军后期明显开始效仿美国,走航母路线,我们的辽宁舰航母和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问世,都和苏联晚期开始动工建造航母的计划有关。
所以大家可以这么理解,苏联自己都否认了动用巡洋舰对抗美军航母编队的可行性。而且俄乌冲突爆发后没有多久,俄军就损失了一艘“光荣”级即“莫斯科”号,这更是可能令外界对俄罗斯的巡洋舰实际水平产生质疑。因此“基洛夫”加上米格-31是否能威慑到美国乃至北约,还真不好说。
不过对于普京而言,即使“基洛夫”威慑不了北约,其实也没什么。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最大的战略底牌不是“基洛夫”,而是核武器,只要有核武器在,北约即便不会被“基洛夫”吓倒,也不至于敢动手破坏“基洛夫”。基于核武器的存在,普京依然能和北约开展战略博弈,只是手中少了一张比较有用的牌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