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秀山
中国有个研究哲学的人士,是个乐迷、“准发烧友”。原本不宽敞的居所,被他开辟了一个小空间作听音室,塞满了各类音响设备,以及海内外购置的LP、CD。
他本人对音响器材的优长、唱片出版界的动态、国外格莱美等奖项的情况、国内国营和私营音像店的内幕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他从来不为这些事情撰写文章。当被人问起时,他说一旦写就文字,就等于把自己的个人“爱好”变成了“专业”,就不能用“业余爱好者”的眼光去看待自己所钟情的对象、就“不好玩了”。
发表这番言论的哲学家叫做叶秀山。叶秀山,笔名秋文,祖籍江苏镇江,1935年6月4日生于江苏扬中县。
叶秀山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时,对于美学和艺术更有情衷,只是写毕业论文时、系里没有人指导他美学方面的选题,他只得选择哲学方向做论文。论文答辩的场面,几十年后的叶秀山依然记忆犹新,“那次答辩后,贺麟老师就把我选到了社科院哲学所”。
![]()
介绍见下行文字
1961年《美学概论》编写组(前左起)甘霖、洪毅然、田丁、王朝闻、李醒尘、刘纲纪、叶秀山 (后左起)李泽厚、杨辛、于民、周来祥、袁振民、曹景元、佟景韩、刘宁
刚被分配到哲学所西哲史组时,叶秀山一度还有情绪,想转到美学组。但贺先生说要搞美学先得打好哲学基础,于是他留了下来。后来,叶秀山在美学领域做出的成就、证明了贺先生当年的话具有远见卓识。
今天,在中国知识界,叶秀山不仅被认为是术业有专攻的学者,更是“兼纵哲学美学、汇通中西哲学,关照现实、东西一合的哲学大家”。叶秀山的妻子张钊在《忆秀山》一文中讲了这么一件事情:
- 记得有一天,我由于在单位评优秀落了选,回家后泣不成声,气得头昏脑胀,觉得太不公平了!当时他劝我,你不要如此认真,生这么大气,你要记住,凡是你自己能作主的,你就做,凡是你不能作主的,你根本就不要多想,就顺其自然吧,否则生气、伤神也没有用。
举例来说,今天你不想吃捞面(即面条),就想吃饺子,那你就改吃饺子好了,因为你能作主。好些事我们是做不了主的,所以就连想也不要想。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成了我的座右铭。后来评工资、评职称、评这评那,我就是心平气和地等待,从不去多想多谈多问,因此,省了好多时间精力放在工作、唱戏、听音乐上。
有人评论过我,甚至好奇地问过我为何如此“大度从容”,问我对一些事是怎么想的,我就把我牢记的这句话说了,他们也学去了。但我发现自己学得不够彻底,我想是不懂哲学的缘故。
从张钊说的这个事情来看,叶秀山作为哲学家不仅停留在理论上,而且还身体力行、自度度人。张钊上面一席话中说到了唱戏、听音乐,事实上,她和叶秀山的一世情缘就是因为唱戏开始的。
叶秀山年轻时就喜爱艺术,京剧、书法、音乐等;在大学时,是京剧社的社长,胡琴拉得也非常不错。1954年,张钊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后,由于喜爱京剧、且之前曾跟着齐啸云等人学过戏而加入了京剧社,和叶秀山就此结识。
![]()
叶秀山和弟子吴国盛
据张钊介绍,叶秀山并不是一个随和的人,有时甚至很任性、很固执;比如不去医院看病。在评上正研究员后,发给他一个医疗卡,是崇文门那边的同仁医院;但是,几十年来他没去用过一次。他不爱看病,好多年也不体检。
于是,张钊就问他:“你不去体检,不去看病,万一有一天你突然离世,别人要问我你得的是什么病?我何言以对?”
他笑着说:“你就回答说我是无疾而终。”
2016年9月7日,清华大学哲学系双聘教授、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叶秀山因哮喘发作导致心脏骤停、在北京的家中孤独离世。此去经年,如去愿叶先生安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