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生在青春期的时候都经历过这些问题:头发出油、时不时冒痘、月经不规律……
可能当时没在意,总觉得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过了这个年纪自然就会好转。
但是,如果你直到现在依然还在反复长痘、肚子上赘肉越来越多、体毛增多,或者被“要么不来、要么乱来”的月经问题困扰,那真的需要警惕了:
这可能不再是简单的“青春期遗留问题”,而是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在作祟。
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简称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在现代女性中发病比例非常高。
据统计,全球约6%-20%女性正在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影响,也就是说,每10名育龄女性中就有1-2人患有多囊。
多囊的个体差异比较大,主要的外显特征和临床表现集中在以下这些方面:
多囊不像其他疾病一样来势汹汹,但一旦确诊,将影响女性从青春期到更年期的不同阶段。
而且它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上面我们提到的这些,很可能还会悄然引发一系列长期健康隐患,比如:
多囊会显著增加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甚至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同时,它也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从而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此外,多囊患者出现静脉血栓和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也比较其他人更高。
多囊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且也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聊聊,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成因和改善方法,并重点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低碳生酮饮食可以帮助改善多囊。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生殖内分泌领域的一大研究难点,还没有非常肯定的答案。
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它并不是由某一个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多囊的一个原因可能是遗传。如果家族中有多囊病史的女性,那么自己患多囊的风险就会更高些。
多囊患者体内雄激素(如睾酮)的水平高于正常值。
这种激素失衡会阻碍卵泡正常发育和排卵,导致多囊的典型症状,如多毛症、痤疮、月经不调等。
一些研究表明,多囊患者可能存在慢性炎症,这种炎症可能刺激卵巢产生更多的雄激素,进一步加剧症状。
在众多导致多囊的因素中,胰岛素抵抗可以说是推动病情发展的关键所在。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像肥胖、高血压这些慢性疾病,都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毫不夸张地说,胰岛素抵抗现在已经非常普遍,而且它带来的健康风险往往也很严重。
那什么是胰岛素抵抗呢?简单来说,就是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在健康状态下,少量的胰岛素就可以降低我们的血糖,而出现抵抗时,身体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实现相同的降血糖效果。
也正是因为这种机制,让胰岛素抵抗成为了多囊众多致病因素中最关键的那个。
在2025年一项篇关于《作为代谢疾病的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文章中表明:
胰岛素抵抗和补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是代谢并发症的主要推手,更是女性生殖功能障碍和高雄激素血症的关键原因。
那胰岛素抵抗是如何影响多囊的呢?
第一,刺激卵巢雄激素分泌
过高水平的胰岛素会直接刺激卵巢的卵泡膜细胞,使其合成过量的雄激素(如睾酮)。这是导致患者出现痤疮、多毛、脱发等高雄激素临床表现的直接原因之一。
第二,抑制卵泡成熟与排卵
雄激素在卵泡内会转化为雌激素,但过高的雄激素水平在卵巢内会造成激素环境紊乱,这会干扰优势卵泡的选择和发育,导致卵泡停滞在小窦卵泡阶段,从而阻碍排卵,出现月经少或停经。
第三,放大黄体生成素的负面效应
胰岛素抵抗会增强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LH)对卵巢的刺激作用,与黄体生成素协同进一步促进雄激素的产生。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到困惑:这个给多囊患者带来诸多麻烦的“胰岛素抵抗”,难道是天生的吗?
其实并非如此,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 吃 」出来的问题。
传统的高碳水、高糖饮食,会让糖分短时间内涌入血液刺激血糖。吃的越多,胰腺就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血糖。
长期如此,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会下降,加剧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如果想要改善多囊,或许可以试试先从饮食方式的调整来入手。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本身是一种成因复杂的疾病,所以单靠药物或短期治疗,往往不够彻底。
真正管用、且长期见效的方式,其实是从管理生活方式开始的。
生活方式的管理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调整饮食。
这几年越来越多人提到的低碳生酮饮食,逐渐成为了多囊女性患者改善代谢、调节激素平衡的选择。
低碳生酮饮食是一种以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高脂肪比例及适量蛋白质为特征的饮食模式。
它对多囊的改善效果,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机制:
一,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少血糖波动;
二,将人体供能方式由糖供能转化为酮体或脂肪酸供能。
这一代谢转换不仅减少了高碳水饮食对血糖的频繁刺激,更通过维持胰岛素水平长期稳定,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我们前面提到,胰岛素抵抗是导致多囊的核心因素,而低碳生酮饮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机制,尤其适用于多囊患者的代谢管理。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有很多研究都能支撑证明。
比如,在2024年一篇关于“多囊卵巢综合症:有希望的新型治疗方法”的文章中提到,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的低碳生酮饮食方法,是改善多囊的有效途径。
其实关于低碳生酮饮食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非常多,国内前几年也已经出台了生酮饮食干预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专家共识。
这些研究不仅证实了低碳生酮饮食对多囊患者的有效性,更详细地揭示了它对改善多囊症状的具体生理路径。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低碳生酮这种饮食模式,究竟是如何帮助多囊患者改善症状的呢?
在了解低碳生酮如何改善多囊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些实验研究数据。
在2020年的一项研究中,14名被诊断为多囊的超重女性接受了长达12周的低碳生酮饮食方案,来观察她们的胰岛素水平、葡萄糖水平、BMI、总胆固醇等代谢生物标志物的数据变化。
12周后,根据人体测量、身体成分测量、血液检测显示,受试者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即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
同时,甘油三酯(TG)等血脂指标也有明显改善。
除此之外,这项实验的数据结果还发现,在内分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数据中,受试者的总睾酮(Testosterone)、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有明显下降。
这些都是评估雄激素水平的重要指标。
过高的雄激素会直接干扰卵泡的正常发育与排卵过程,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同时也是多毛症、痤疮等症状的主要诱因。
所以这些雄激素指标的下降,对缓解多囊症状有直接的积极意义。
与此同时,这项研究中也观察到一系列激素指标的积极变化: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stradiol)、孕酮(Progesterone)、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指数显著提高。
这些数据都说明,低碳生酮饮食能有效降低体内的雄激素水平、促进雌性激素分泌,帮助身体激素环境恢复到平衡状态。
在另一篇关于“生酮饮食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代谢与激素的影响: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的文章中,研究者分析了10项试验,涉及408名肥胖或超重的多囊女性。
这些女性在参与6-24周的生酮饮食干预后,甘油三酯(TG)等血脂水平有明显改善。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追问:这些指标变高变低,到底跟我的多囊调理有啥关系?
事实上,在这几项实验中,无论是胰岛素水平的下降,还是睾酮、促卵泡生成激素等激素水平的改变,都清楚地告诉我们,低碳生酮饮食是通过以下这三个路径来帮助改善多囊的:
第一,从根源上改善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会刺激卵巢和肾上腺合成过多雄激素(如睾酮)。低碳生酮饮食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血糖剧烈波动,显著降低了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同时也减少了胰岛素对卵巢的异常刺激。
第二,系统性调节内分泌激素平衡
低碳生酮饮食通过降低胰岛素水平,直接减少了对卵巢和肾上腺合成雄激素的刺激,从而降低睾酮等雄性激素的异常分泌。同时,它还能提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有效抑制游离睾酮活性。
随着代谢环境改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得以恢复,促进卵泡发育与排卵,使孕酮水平自然升高,可以逐步重建规律月经周期,使内分泌紊乱得到改善。
第三,优化血糖和血脂代谢
对于多囊患者而言,长期执行低碳生酮这种饮食方式,能够显著改善糖脂代谢异常。
它可以减少血糖波动,同时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TG)浓度,减轻脂质代谢负担,改善多囊患者常见的代谢问题。
除了我们上面说的,低碳生酮饮食在胰岛素敏感性、内分泌调节和糖脂代谢优化这三个方面为多囊患者带来根本性改善之外,它对多囊患者还有其他健康益处。
对多囊患者来说,低碳生酮饮食还有帮助体重管理、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炎症等好处。
肥胖与多囊密切相关,在多囊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75%。
一篇关于“生酮饮食提高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生育能力:简要报告”的文章中提到,在针对肥胖的多囊女性患者展开的实验中,受试者在接受24周和12周生酮饮食后,体重相关指数有明显下降趋势。
在我们之前对【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主任白文佩教授的专访中提到,正确的低碳生酮,不仅可以让多囊患者轻松减重、顺利受孕,还可以逆转多囊卵巢综合症。
全部专访内容,大家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低碳生酮饮食可以帮助多囊患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前面的实验中我们也有提到,执行低碳生酮饮食后,多囊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数水平会发生变化。
这些都是血脂检测中的关键指标,它们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主要有这些影响:
关于这些血脂指标在执行低碳生酮饮食之后的变化,鸡侠也有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介绍,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点击这里查看全文:
不少科学研究都有提到,多囊患者身体里的炎症水平都比较高。
胰岛素抵抗及其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炎症产生的背后原因,而雄激素的增加也会增加炎症的发生。
低碳生酮饮食能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从源头上减少高胰岛素水平的促炎反应,同时,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如β-羟基丁酸)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炎效应,对改善炎症也有一定好处。
在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上,合理的药物治疗也是多囊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以下这几种:
1. 二甲双胍
这是用于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常用药物,能够帮助降低胰岛素水平、改善代谢功能,并让一些女性中恢复排卵。
2. 口服避孕药
用于调节月经周期,减少雄激素水平,改善多毛症和痤疮症状。
3. 抗雄激素药物
比如螺内酯,可以减少雄激素引起的症状(如多毛、痤疮)。
4. 促排卵药物
对于希望怀孕的女性,克罗米芬和来曲唑是常用的促排卵药物。
适当吃些相关补剂,填补饮食缺口,也能针对性调节多囊患者的代谢与激素平衡。
1. 锌
锌对于调节免疫系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平衡体内的雄激素水平非常重要。补充锌可以帮助改善与多囊相关的皮肤问题(如痤疮)和多毛症状。
2. 镁
镁对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调节有关键作用,许多多囊患者缺乏镁。补充镁可以帮助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睡眠和减轻压力。
3. 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多囊患者改善激素平衡和代谢健康有帮助。
4. α-硫辛酸
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帮助改善血糖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并且它还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减少体内的自由基,降低炎症水平,保护卵巢功能。
5. N-乙酰半胱氨酸(NAC)
这是一种抗氧化剂和谷胱甘肽前体,能够帮助减少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出,有助于调节多囊相关的雄激素水平和促进排卵的效果。
6. 肌醇(Myo-Inositol )
这是改善多囊问题最常用的补剂,可以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恢复卵巢功能、促进排卵并调节月经周期。
当然了,运动也很重要!
定期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并减少雄激素水平。
在2024年12月的「全国低碳医学大会」上,瓮长水主任发表了关于“低碳水饮食与运动在代谢健康的协同效应”的演讲,其中提到,脂肪在细胞内的过度积累,也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
而适量运动可以通过促进线粒体的生物合成,提高脂肪的燃烧效率,进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具体的文章内容,大家可以点击右边的链接阅读了解:
总而言之,多囊卵巢综合症并不是一种不可改变的绝症,它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改善,饮食的调整就是其中一种。
低碳生酮饮食也确实为很多女性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非医疗机构,也无法提供医疗建议,只是基于现有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客观介绍低碳生酮与改善多囊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够给有多囊困扰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低碳生酮饮食的知识,可以扫码添加小野兽进入我们的社群,我们有专业的营养教练会进行日常答疑和免费饮食指导,陪大家一起学习。
希望这是一个对你真正有帮助的开始。
内容 ✏️ 来源
团子
内容 ⌨ 排版
团子
本文设计
小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