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境外间谍组织对我国政治、军事、科技等领域核心机密的觊觎愈发肆无忌惮。
这些组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隐秘手段,反而擅长伪装成 “学术伙伴”“合作方” 甚至 “亲密关系者”,将目标精准锁定在高知群体与关键岗位人员身上。
![]()
正是在这样的严峻背景下,国家保密局近期果断行动,通过公开了 3 起真实的间谍案件。
而这 3 起案件中涉案人员的特殊身份、隐蔽的作案细节被逐一揭开。
![]()
![]()
间谍渗透瞄准国之重器
国家保密局选择在2025年阅兵前夕密集曝光间谍案例,时机意味深长,阅兵是展示国家实力、振奋民族精神的大事。
新型武器装备的亮相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可境外间谍也趁机蠢蠢欲动,试图窃取核心机密。
![]()
大阅兵亮相的新武器
比如在阅兵前夕,赵某和杨某,这俩军事爱好者跑到北京某军用机场和空军训练基地附近玩无人机,说是出于“好奇”和“娱乐”。
他们用无人机拍下战机编队和训练画面,觉得在军迷圈子里能炫耀一把。
可这是在阅兵彩排的关键时刻,新型装备都在做最后准备,这些画面要是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
大阅兵亮线的新武器
国家安全机关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出击,抓了个正着,说句实话这俩人可能没恶意,但这种“好奇心”也太没分寸了!
军事敏感区域随便飞无人机,拍的视频发个朋友圈,第二天可能就被境外间谍截获了。
![]()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而在9月2日保密局果断再次出手,此次保密局曝光的首位间谍周某,身上的标签个个亮眼 。
2006 年就拿到博士学位,案发前已是国内某高校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主要研究方向更是直接关联国防安全的高精尖通信技术。
这种技术往细了说,能直接影响导弹的精准打击能力和战机的隐身性能,妥妥的学术精英配置。
可谁能想到,这位在外人眼中前途无量的学者,早已偷偷沦为境外间谍的 “情报输送工具”。
![]()
他的窃密之路,其实从赴国外某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就埋下了隐患,当时申请签证时,他误将标注个人身份信息的博士论文复印件一同提交。
而这份论文里包含大量高精尖通信技术的研究方向,相当于主动把 “敏感信号” 递到了境外间谍情报机构眼前。
![]()
很快间谍便以 “学术交流” 为借口多次约他见面,起初还只是聊些专业话题,后来干脆直接抛出 “丰厚报酬” 的诱饵,周某没有拒绝,默许了这种非法合作。
回国后他更是利用所在实验室承担大量国防军工涉密项目的便利条件,持续向境外传递情报。
直到被查处时,调查人员才发现,他先后泄露的机密级、秘密级文件多达 200 余份。
![]()
内容涵盖我国多种重要武器装备的研制进度、作战性能、核心技术参数等关键信息,每一份都关乎国家国防安全。
国家花了那么多资源培养他,从博士到副教授,再让他接触这么核心的国防项目,本是希望他能为国家科技发展出力。
结果他倒好,为了一点 “丰厚报酬” 就把国家的核心机密卖了,最后落得个无期徒刑的下场,是罪有应得。
![]()
这也提醒咱们,越是高知群体,越要守住底线,别以为 “学术交流” 就都是干净的,背后可能藏着看不见的陷阱。
另一个案例是张某某,某军工科研院所的高级科研人员,2011年他赴西方某国访学,参加学术研讨会时,遇到了自称军方人员的“杰克”。
![]()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这人很会来事,不仅帮张某某解决生活难题,还承诺为他女儿出国留学、拿绿卡提供帮助,这直接戳中了父母对孩子的软肋。
杰克后来亮出间谍身份,张某某却没能守住底线沦为帮凶,回国后他不遗余力搜集尖端武器情报,把研究方向、进展一股脑儿泄露出去,最终被判15年有期徒刑。
![]()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这两个案例让人看清了境外间谍的狡猾,他们专挑人性软肋下手,学术交流的幌子、丰厚报酬的诱惑,哪一个不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国家保密局这次雷霆出手,曝光这些案例,不光是震慑间谍,也是在提醒所有人,国之重器不容触碰。
![]()
这些高精尖人才的堕落,表面看是个人贪念作祟,深层看却是对国家安全意识的缺失,说句大白话脑子里没根弦,迟早要栽跟头。
而接下来的案例还将揭示,间谍的魔爪不仅伸向精英,连普通人也没放过,保密局的行动真是及时敲响了警钟。
![]()
小哲的经历听起来就像一部狗血剧,但却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他是重点大学机械专业的学生,2011年因成绩优异获得去台湾义守大学交流的机会。
在一次聚会上他认识了许佳滢,两人很快发展成“恋人关系”,许佳滢得知小哲的专业涉及国防科工机密后,立马露出了真面目——她其实是台湾“军情局”的间谍。
![]()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交流结束小哲要回大陆时,许佳滢以恋人身份要求他“分享”研究成果,彼此做对方的“眼睛”。
这话听起来甜蜜,实则是赤裸裸的策反,小哲竟然没多想,照着她的要求搜集资料,提供了近百份国防科工情报。
这些案例让人看清,间谍活动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通人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利用。
![]()
国家保密局这次曝光,不仅揭开了间谍的狡猾手段,也让大家意识到,国家安全离我们一点都不远。
说白了间谍不一定是大片里戴墨镜的神秘人,可能就是身边一个“热情”的合作伙伴,或者一段“浪漫”的恋情。
普通人得学会擦亮眼睛,别让好奇心或小便宜把自己推向深渊。
观察者网2025-09-02——副教授周某泄露我国多种重要武器装备核心秘密,被判无期
![]()
环球时报2025-08-29——赵某,违规拍摄阅兵军机训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