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博物院藏有一件青铜重器,考古学家用一位女子的名字为它命名,曰之“霸姬盘”。
霸姬盘出土于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和它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鸟形盉,盉的盖内有52字铭文,与盘内底153字铭文相互印证,把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起“诉讼”案完整地刻在了青铜上,成了我们今天触摸西周法律与社会的“活化石”。
一
2007年5月,晋南平原麦浪翻滚,一片金黄,空气中飘荡着麦子熟透的清香。眼看就要开镰了,人们脸上难掩喜悦。可翼城大河口村的乡亲们却笑不出来:他们成片的麦子遭到践踏,被踩得东倒西歪,灌浆饱满的麦粒撒了一地。
![]()
大河口西周墓地远眺
在倒伏的麦田里,几个突兀的洞口赫然在目,有长方形的,也有圆形的。洞口周围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土堆,土堆中有烟头、烟盒、啤酒瓶、塑料袋、牛奶盒、火腿肠包装皮等垃圾,还有碎陶片、漆皮、人骨的残节断块,再联想到夜里那几声炮响,村民们很快意识到,这是又有人在盗墓了。
晋南大地,历史悠久,千年古墓,星罗棋布,盗墓之事,对于大河口村的村民而言,早已是见怪不怪的“日常”。他们在田间劳作、上坡放牛时,时不时就能在田埂旁、荒坡上发现新的盗洞。每一次,他们都只是默默地将盗洞随手填上,然后无奈地叹口气。
![]()
大河口西周墓地发掘探方(北向南)
但这一次,盗墓贼毁了眼看就要到手的收成,乡亲们便再也忍不下去了,直接给翼城县文物旅游局打去了举报电话。
就是因为村民这通电话,考古学家们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先后发掘出西周墓葬580余座,出土了多件铸有“霸”字铭文的铜器,就这样,一个从未见于史册的神秘古国——“霸国”,穿越三千年时光,霸气现身,震惊了整个考古学界。
![]()
霸姬盘
史载“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周武灭商后,王朝蒸蒸日上,势力范围不断向四方延伸。为了统治广袤的疆土,周王朝开创了封建制,将国土分封给各级贵族,建立了许多诸侯国。“霸国”这个籍籍无名的诸侯小国,就是其中的一员。
二
霸国虽然未能青史留名,但国力不可小觑。从下面这张航拍图我们可以看出,数百处墓葬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万五千平方米的地域,可见其当时的繁盛。另外,从其墓葬规格及出土文物的数量和等级来看,霸国拥有
相当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
,并非普通小国。
![]()
大河口西周墓地航拍图
比如,国君“霸伯”一号墓中就发现了上千件文物,光青铜礼乐器就有70多件,特别是其中24件青铜鼎和9件青铜簋的组合,远超西周礼制中“诸侯七鼎”的常规,是迄今为止考古所见到的西周高级贵族墓葬中陪葬青铜鼎最多的,足以展现出这位霸伯当时的赫赫声威。
![]()
一号墓棺盖上及棺椁间器物
据出土铜器铭文,可知霸伯有一个弟弟叫霸仲。霸仲死后,埋葬在其兄霸伯墓不远处,考古学家名之曰“二号墓”。霸姬盘与霸姬盉,就出自霸仲二号墓中。这表明霸姬当是霸仲的夫人,她是姬姓宗氏女子,但对其母国,学界意见不一,难以断定。
霸姬盘内底共有铭文十行153字,霸姬盉铭文八行共52字,仅截取了盘铭所录“气”的最终誓词,内容与盘铭基本相同。
![]()
霸姬盘铭文
铭文大意是:在八月戊申这天,霸姬因一位叫“气”的人未将仆驭臣妾(奴隶),转归自己,便将“气”告于穆公之处。穆公于是命“气”遵从命令,令其发誓。如果违誓,就处以鞭刑五百、罚金五百锊的惩罚。“气”按要求发誓,穆公随后又命“气”增加了誓言,如其违誓,就处以鞭刑,并将其逐出宗族。“气”便再次发誓。为记录穆公的命令,霸姬作了这件盘与盉,要子孙们长久存用下去。
三
读盘、盉二铭可知,狱讼之事起于霸姬之奴隶逃亡至气处,穆公曾命气归还于霸姬,而气违逆穆公之命,不将奴隶归还,于是霸姬就把气告到穆公处,穆公再次命气将奴隶归还,并要他再次立下重誓,霸姬最终胜诉,故作器纪念。
![]()
霸姬盘
从这段铭文我们还可以知道,西周时期人们打官司,在“法庭”上一定是要发誓的,这种誓约一般分为三个程序:
首先是“命誓”,由裁判者主持,发布誓辞内容,明确需遵守的事项及违誓的处罚;其次是“报誓”,发誓者根据命誓内容重复誓辞;最后是“则誓”,即发誓者确认并记录所发誓辞,以备以后稽核。
那么,这个“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
霸姬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誓,约束也。”也就是说,誓之要义在于约束立誓之人。
约束以何为凭藉?《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东汉郑玄《注》云:“誓戒,要之以刑,重失礼也。”也就是说,如果违背誓言,就会受到法律制裁。
![]()
大河口一号墓出土的青铜器.
而惩罚之轻重与约束力之大小是成正比的,所以首次立誓后,如果裁判者认为所设刑罚失之轻,即若加重惩罚,需再次依照前述程序让发誓者再度立誓,是为“增厥誓”。
西周涉誓彝铭,除霸姬盘、盉之外,尚有多例,比如,五祀卫鼎“使厉誓”,训匜“汝尚忒先誓”,夨人盘“武父誓曰”“武父则誓”等等,然而,这些铭文往往只残缺记录部分程序:要么缺失“报誓”,要么遗漏“则誓”。唯独霸姬盘铭文完整保留了“命誓”“报誓”“则誓”的全过程,堪称西周司法研究的珍贵孤例,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
霸姬盉及其铭文
一眼千年,如今当我们凝视这段青铜铭文,耳边仿佛还能听见三千年前那一声声洪亮的誓言,它不仅印证了誓言程序的严谨性,更彰显了早期中国法治精神中“言出必行”的约束之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