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中国的科考探险领域,丰田系的越野车几乎垄断了所有重要项目的保障用车。从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巍峨的青藏高原,从“牛头标”的陆地巡洋舰到“小公主”普拉多,这些日系越野车以其出色的可靠性和无处不在的维修网络,成为了几代科考人的共同记忆。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句广告语在科考圈里变成了“有路没路都有丰田车,有车必有丰田配件”。每个偏远地区的小修车铺都能找到丰田车的零部件,这种无可比拟的便利性,让丰田车成为了科考保障的不二之选。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近日,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组织了唐古拉山和阿尔金山两大科考活动,重要支持单位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越野车分会。保障用车首次全部采用了国产新能源越野车猛士M817。这不仅是一次车辆的更换,更是一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唐古拉山科考以“青藏高原冰穹探界”为主题,积极响应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的倡议。科考队员需要在高海拔冰川区域开展精密测量,监测冰川变化,研究全球变暖的影响。这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45%,年平均气温零下10摄氏度,是对人员和装备的极限考验。
阿尔金山科考则聚焦“水平衡和水安全”,深入自然保护区调查水资源分布、水质状况和生态环境变化。科考区域涵盖高海拔无人区、戈壁碎石地、沼泽湿地等复杂地形,部分路段需要野外露营,对车辆的通过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科考与越野有着天然的契合点——两者都在探索未知,挑战极限。正如越野圈里常说的一句话:“不是所有SUV都叫越野车”,同样不是所有越野车都能胜任科考任务。
科考环境对越野车的需求极为苛刻:需要强大的动力系统应对高海拔缺氧环境;需要出色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无人区行驶;需要充足的装载空间携带科研设备和生活物资;需要优秀的舒适性保证科研人员休息;还需要强大的电力输出能力为科研设备供电。
这就好比越野圈里常说的“越野三要素:动力、通过性、可靠性”,科考用车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科研适配性”。猛士M817正是这样一款全能型选手。
在唐古拉山科考中,猛士M817展现了卓越的越野性能。科考队专家评价道:“从台站到冰川末端,路况很差,猛士M817的越野性能非常好,有9种驾驶模式,覆盖全场景,可以大幅提升我们路上的通过性和效率。”
车辆的150mm上下可调空气悬架最大向上升高105mm,拥有333mm最小离地间隙,能轻松应对冻土区高低落差;900mm最大涉水深度可平稳穿越融雪溪流。双向20°后轮转向+最小5.2m转弯半径,更让车辆在狭窄道路中灵活脱困,彻底消除“无路可走”的顾虑。
在阿尔金山科考中,猛士M817变身“移动科考工作站”。车辆拥有828L后备厢常规容积,放倒后排后最大拓展至2112L,轻松容纳各种科研设备。6kW外放电功能同时为无人机、笔记本电脑、采样设备等多种仪器供电,解决了野外作业的电力供应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猛士M817搭载的华为乾崑智驾ADS4,在长途穿越路段实现了精准领航辅助,自动应对复杂路况,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强度。这让科考队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提高了科考效率。
从依赖进口丰田越野车,到使用自主品牌的猛士M817,中国科考用车的变化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正如越野圈里那句“无改装,不越野”,但猛士M817出厂即顶配,无需改装就能满足最严苛的科考需求。
这种转变的意义远不止于车辆本身的更替。它代表着中国高端制造能力的提升,代表着国产装备可靠性的飞跃,更代表着中国科考事业的自主与自强。
未来,随着猛士M817这样的国产高端越野车不断涌现,“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时代正在过去,“无路也有中国车”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科考人开着自己国家生产的越野车,探索着自己国家的壮美河山,这或许就是中国制造最有力的代言。
【猛士M817核心科考装备参数】
- 动力系统:插电混动,无惧高原缺氧环境下动力的衰减
- 通过性:9种驾驶模式,333mm最小离地间隙,900mm涉水深度
- 电力保障:6kW外放电能力,支持多设备同时工作
- 空间表现:828L-2112L可变装载空间,20+拓展接口
- 智能系统:华为乾崑智驾ADS4,鸿蒙座舱智慧互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