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上山放牛发现巨型蘑菇,正要准备采摘,走近时却吓得脸色苍白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人物和事件。

65岁的陈建国在山中放牛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脸盆大小的巨型蘑菇。“我的天哪,这么大的蘑菇,够全家吃好几顿了!”他兴奋地自言自语,赶紧安置好牛群,取出工具准备采摘这个罕见的“宝贝”。

可当他一步步走近,距离蘑菇只有一米时,突然停住了脚步,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双腿发软...

01

“老陈,今儿个准备走哪条路上山?”邻居张婶子在院门口问道。“前几天下了雨,平时那条路估计有些泥泞,我打算走东边那条小径。”陈建国老汉一边系着草帽的带子,一边回答着。张婶子笑着说:“那你小心点,新路不熟悉,别让牛跑丢了。”

2024年秋季的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远山如黛,近树如烟。整个村庄还沉浸在晨曦的宁静中,只有几缕炊烟悠悠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陈建国老汉推开自家院门,院子里的十几头黄牛正安静地等待着他。这位65岁的老人,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但眼神依旧炯炯有神。他在这片山区生活了一辈子,放牛已有三十多年的经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大黄,小花,该起身了。”陈老汉轻声呼唤着他的老伙伴们。这些牛听到主人熟悉的声音,纷纷抬起头来,几头大牛慢悠悠地站了起来,甩着尾巴驱赶着蚊虫。

院子里的井水清澈见底,陈老汉打了一桶水,先给牛槽添满了水,然后自己也洗了把脸。秋天的井水有些凉,但很清爽,瞬间让他精神了不少。

“走咯,该上山了。”陈老汉对着牛群喊了一声,声音不大,但牛们都听得很清楚。领头的那头大黄牛似乎听懂了,慢悠悠地迈开步子,其他牛只也跟着动了起来。这头大黄牛跟了陈老汉十多年了,早就和主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次上山放牧都是它带头。



晨曦透过薄雾洒在山间小径上,露珠在草叶上闪闪发光,偶尔有几滴落在陈老汉的鞋上,带着清晨特有的清香。他穿着一双解放鞋,鞋底已经磨得很平,但在山路上走起来依然很稳。身上的蓝色中山装洗得有些发白,但很干净,这是他最常穿的一件衣服。

“今天天气真好,看这架势,又是个大晴天。”陈老汉一边赶着牛群,一边自言自语。他习惯了一个人在山里的时候和自己说话,或者和牛说话,这样可以让长时间的放牧生活不那么寂寞。

牛群在山路上排成一条长龙,有条不紊地向山上走去。陈老汉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柳条,这是他用来指挥牛群的工具,但很少真的用来打牛,更多时候只是做做样子。

“小花,别跑太快,等等后面的老三。”陈老汉冲着一头活泼的小牛犊喊道。小花是去年春天生的,现在已经长得挺大了,但还保持着小牛犊活泼好动的天性,总是喜欢跑到队伍的最前面。

“老三,你也慢点,别总是想着超过大黄。”陈老汉又对另一头牛说道。老三是一头比较有性格的牛,总是不服领头的大黄牛,经常想要挤到队伍的前面去。

牛群在他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前进着。偶尔有牛停下来啃几口路边的嫩草,陈老汉也不催促,只是笑眯眯地看着这些陪伴他多年的老伙伴们。他知道每一头牛的脾气和习惯,就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

山路蜿蜒向上,两旁是茂密的灌木丛和野草。秋天的山林呈现出丰富的色彩,绿的、黄的、红的叶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陈老汉虽然每天都走这样的路,但依然会被这样的美景所吸引。

02

“这辈子能天天看到这样的景色,也算是有福气了。”陈老汉心里想着。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对大自然的美有着朴素而深刻的感受。

走了大约二十分钟,陈老汉停下来休息了一下。他从包里掏出一个水壶,拧开盖子喝了几口水。水壶是铝制的,用了很多年,表面已经有些发黑,但保温效果还不错。里面装的是早晨刚泡好的茶水,有淡淡的茶香。

“大黄,累不累?”陈老汉问着那头领头的大黄牛。大黄牛似乎听懂了,转过头看了看主人,嘴里嚼着刚刚啃的草,显得很悠闲。

休息了几分钟后,牛群继续前进。山路越来越陡,但这些在山区长大的牛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地形,走起来依然很稳。陈老汉也是,虽然已经65岁了,但身体依然很硬朗,在山路上行走如履平地。

又走了二十多分钟,牛群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这里有一棵很大的老槐树,树干粗得需要三个人才能合抱,树冠遮天蔽日。陈老汉每次经过这里都要在树下休息一会儿,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平时陈老汉总是选择右边那条比较平缓的路,那里有一片开阔的草地,是牛群常去的地方。但是今天,看着右边那条路上还有昨夜雨水留下的积水和泥泞,他犹豫了起来。

“前几天连续下了三天雨,那边肯定还很泥泞。”陈老汉皱着眉头思考着,“牛蹄子陷进去不好走,而且泥水溅到身上也不舒服。”

他抬头看了看左边那条路,那是一条相对较新的小径,是前几年村里人为了方便上山采药而开辟的。陈老汉以前偶尔走过几次,知道那条路也能通向山腰的草地,只是距离稍微远一些。

“要不今天走左边那条路试试,虽然平时不常走,但应该也能到山腰的草地。”陈老汉自言自语着。

他看了看牛群,这些牛也不挑剔,只要有草吃,走哪条路都一样。大黄牛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犹豫,停下来等待着他的决定。

“走,咱们今天换个路线,去看看新地方。”陈老汉最终做出了决定。他用柳条轻轻点了点大黄牛的屁股,示意它往左边走。



左边的小径相对狭窄一些,只能容纳两三头牛并排通过。但路面比较干燥,被昨夜的雨水冲洗得很干净。两旁的灌木丛更加茂密,枝条偶尔会刮到牛身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这条路还真不错,比想象中要好走。”陈老汉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这条路他以前只走过两三次,还不是很熟悉,但看起来还算安全。

路边的植物种类比右边那条路要丰富一些,有一些陈老汉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和野草。不时有鸟儿从枝头飞起,在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然后消失在密林深处。

“这边的草好像更嫩一些呢。”陈老汉注意到路边的草叶比较翠绿,颜色比右边那条路的草要鲜艳一些。“看来换路走也不是坏事,说不定牛们会更喜欢这里的草。”

小花这头小牛犊对新环境特别好奇,不时地偏离队伍去啃路边的草,或者去嗅嗅某朵野花。陈老汉也不制止它,反而觉得很有趣。年轻的生命总是充满好奇心,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小花,别走得太远,跟着大家走。”陈老汉温和地提醒着。

随着海拔的升高,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陈老汉停下脚步,转身回头望了望来路。整个村庄尽收眼底,房屋错落有致,田地像一块块绿色的地毯铺在大地上。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在晨雾中显得若隐若现。

“咱们村子从这个角度看还真是漂亮。”陈老汉感叹着。他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但从这个新的角度俯瞰村庄,还是有不同的感受。

炊烟袅袅升起,那是邻居们开始准备早饭的信号。陈老汉想象着此时家家户户的景象:王婶子在厨房里忙着做饭,李叔叔在院子里喂鸡,孩子们还在被窝里赖床不起。这些熟悉的生活场景让他心里感到温暖。

03

“差不多该到放牧的地方了。”陈老汉看了看前方,估算着距离。按照他的经验,再走十几分钟就应该能到山腰的草地了。

牛群似乎也嗅到了新鲜青草的香味,脚步明显快了起来。它们的嗅觉比人类灵敏得多,能够提前感知到草场的存在。大黄牛走在最前面,步伐稳健,其他牛只紧随其后。

果然,没过多久,前面就出现了一片相当开阔的草地。这片草地被几棵大树围绕着,中间是平缓的坡地,长满了青草。草地的一侧有一条小溪流过,水流清澈,发出潺潺的声响。

“好地方,真是个好地方。”陈老汉满意地点头。这片草地比他平时去的那块略小一些,但胜在安静,而且草质看起来很好,颜色翠绿,长得也很茂盛。

牛群一到草地就散开了,它们迫不及待地低下头开始啃食新鲜的青草。陈老汉看着它们满足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对于放牛人来说,看到牛群吃得开心就是最大的满足。

陈老汉在草地边上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下,从包里掏出水壶,慢慢地喝了几口茶水。秋天的阳光温和而不刺眼,照在身上很舒服。微风轻抚,带来青草和野花的香味,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的风景真不错,比那边还要清静。”他一边喝茶,一边欣赏着周围的景色。远处的山峦在阳光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近处的树林茂密而幽深。小溪的水声和牛群吃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和谐的自然交响乐。

陈老汉在石头上坐了一会儿,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山里的生活虽然单调,但有着城里人体会不到的宁静和纯朴。没有汽车的喧嚣,没有工厂的噪音,只有大自然最原始的声音。

休息了十几分钟后,陈老汉站起身来,开始按照惯例巡视牛群。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工作,要确保每一头牛都在安全的范围内,没有走丢的,也没有受伤的。

他慢慢地绕着草地走了一圈,一边走一边数着牛的数量。大黄牛在草地的中央悠闲地吃草,老三在溪边喝水,小花和几头小牛在草地的边缘追逐嬉戏,其他的牛也都各自找到了满意的地方。

“一头、两头、三头...”陈老汉仔细地数着,“十四头,一头不少,都在这儿。”

确认牛群都安全后,陈老汉准备再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就在这时,草地边缘的一片树林吸引了他的注意。那里的树长得比较密集,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斑驳的光影。

“去那边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什么好东西。”陈老汉心里这样想着。在山里生活这么多年,他有时候能在树林里找到一些野菜、野果,或者有用的药材什么的。村里的老人都有这个习惯,上山的时候总是要四处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陈老汉慢慢地走向那片树林,脚下的草地渐渐变得潮湿起来。看来这里平时比较阴湿,土壤保持着更多的水分。这样的环境往往容易生长一些特殊的植物。

走到树林边缘,陈老汉停了下来,四处张望着。树林里比较阴暗,阳光只能透过叶缝照射进来,形成一束束光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树叶的混合香味,还有一些他说不出名字的植物气息。

树林的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软的,发出轻微的“沙沙”声。陈老汉小心地向里面走了几步,眼睛慢慢适应了林中相对昏暗的环境。

突然间,他的目光被什么东西吸引住了。在距离他大约二十米的地方,有一个异常巨大的东西静静地立在那里,在斑驳的光影中显得格外突出。

“那是什么?”陈老汉眯起眼睛,仔细地看着。起初他以为是一块大石头,或者是一个树桩什么的。

他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是定睛一看,那个东西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形状也越来越明确。

那竟然是一个蘑菇!一个巨大无比的蘑菇!

04

陈老汉惊呆了,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他放牛这么多年,在山里见过各种各样的野生蘑菇,大的、小的、红的、白的、黑的、黄的,什么样的都见过。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蘑菇!

这个蘑菇的直径看起来有大脸盆那么大,甚至可能更大。高度也有将近半米,就像一把巨大的雨伞撑在那里。在周围相对矮小的野草和灌木的衬托下,它显得格外的壮观和突出。



“我的天哪,这得有多少斤重?这么大的蘑菇,真是活了六十多年头一次见到。”陈老汉心里既惊讶又兴奋,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快步走近了几步,想看得更清楚一些。随着距离的缩短,这个巨大蘑菇的细节也越来越清晰。蘑菇呈现出深褐色,表面看起来很光滑,没有明显的瑕疵或者虫蛀的痕迹。菌盖的形状相当规整,就像是精心雕刻出来的艺术品。

菌柄很粗,直径至少有碗口那么大,表面有一些细微的纹理。整个蘑菇看起来很新鲜,颜色鲜艳,没有腐烂或者干枯的迹象。

“这么大的蘑菇,真是稀罕物啊。”陈老汉激动地自言自语道,“这要是让村里人看到,肯定都不敢相信。”

他开始回忆起年轻时跟村里老人学过的辨认野生蘑菇的知识。村里的老人们都会一些这样的传统知识,知道哪些蘑菇能吃,哪些不能吃,什么样的颜色和形状代表什么。

按照他所掌握的知识,这种深褐色、形状规整的蘑菇通常是可以食用的。而且从外表看起来,这个蘑菇很新鲜,没有任何腐败的迹象,应该是刚刚长成不久。

“如果真的能吃,这一个蘑菇够全家吃好几顿了。”陈老汉心里盘算着,越想越兴奋。

他的妻子王大娘最会做蘑菇了,炒着吃香滑可口,炖汤鲜美无比,做包子馅也是一绝。每次陈老汉从山里带回一些蘑菇,王大娘都能做出各种美味的菜肴来。

想到这里,陈老汉的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妻子收到这个巨大蘑菇时惊喜的表情,也仿佛闻到了蘑菇炖汤时飘出的诱人香味。

“这么大的蘑菇,如果带回家,老伴肯定会高兴得不得了。儿子儿媳妇回来吃饭的时候,也能让他们尝尝这稀罕物。”陈老汉越想越美。

他甚至开始想象邻居们看到这个蘑菇时的惊讶表情。张婶子肯定会说:“老陈,你从哪儿弄来这么大的蘑菇?”李叔叔会说:“这辈子头一次见这么大的,真是奇了。”

“得先把牛安置好,再来采这个蘑菇。”陈老汉很快做出了决定。他知道采摘这么大的蘑菇需要一些时间,而且需要小心操作,不能让牛群无人看管。

他转身回到草地上,开始安排牛群。首先,他需要确保牛群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不会走远,也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陈老汉在草地周围找了几根比较结实的树枝,然后选了几个合适的位置,将几头领头的大牛分别拴在不同的地方。这样一来,其他牛就不会跑得太远,会在这片区域内活动。

“大黄,你是老大,在这儿看着大家,我去办点事,很快就回来。”陈老汉拍了拍那头最老实、最听话的大黄牛的脖子。大黄牛似乎听懂了,温顺地点了点头。

“老三,你别调皮,老老实实在这儿吃草。”陈老汉又对那头比较有个性的牛说道。老三哼了一声,似乎在表示不满,但还是乖乖地在原地啃草。

“小花,别跑太远,听大黄的话。”陈老汉最后嘱咐了一下那头活泼的小牛犊。

安排好牛群后,陈老汉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了采蘑菇用的工具。他总是随身带着一把小铁铲和几个塑料袋,这些原本是用来挖野菜的工具,今天正好派上用场。

小铁铲是他自己打造的,铲头不大,但很锋利,铲柄用结实的木头做成,握在手里很顺手。塑料袋是家里常用的那种,结实耐用,能装不少东西。

05

“这么大的蘑菇,肯定很重,得小心点挖,别把它弄坏了。”陈老汉一边检查工具,一边计划着怎样采摘。他知道蘑菇比较脆弱,用力过猛很容易弄破,那样就不好看了。

工具准备好后,陈老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大步走向那个巨大蘑菇的方向。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就像小时候准备挖到宝贝时的感觉一样。

随着距离的缩短,那个巨大的蘑菇在他眼中显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震撼。每走近一步,他都能更清楚地看到蘑菇的细节,也更加确信这确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巨大蘑菇,而不是他眼花看错了。

走到距离蘑菇十米左右的地方时,陈老汉再次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蘑菇周围的环境。他注意到,蘑菇生长的位置相对比较阴暗,被几棵大树的枝叶遮挡着,阳光只能透过叶缝洒下斑驳的光影。

地面看起来比较潮湿,土质松软,有些地方还能看到水渍的痕迹。看起来这里经常有雨水聚集,或者有地下水渗出,为蘑菇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怪不得能长这么大的蘑菇,这地方湿度刚好,还有树荫遮着,温度也合适。”陈老汉心里分析着。他虽然不懂什么科学道理,但凭着多年在山里的经验,知道什么样的环境容易长什么样的植物。

蘑菇周围的地面上还长着一些其他的小蘑菇,但都很小,和这个巨大的蘑菇比起来简直就是小不点。这些小蘑菇的颜色和形状与大蘑菇很相似,看起来应该是同一个种类。

“可能是同一窝的,这个最大的是老大。”陈老汉心里想着。

他又向前走了几步,现在距离蘑菇只有五六米了。从这个角度看过去,蘑菇显得更加壮观。菌盖的直径确实有脸盆那么大,甚至可能更大一些。菌盖的边缘略微卷曲,形状非常完美,就像是用模具做出来的一样。

“真是大自然的奇迹啊。”陈老汉不禁感叹道,“活了这么大岁数,能见到这样的奇观,也算是有福气了。”

他开始仔细地计划怎样采摘这个蘑菇。由于个头太大,重量肯定不轻,他需要小心地从根部挖起,避免破坏蘑菇的完整性。而且这么大的蘑菇,一个塑料袋肯定装不下,可能需要用衣服包着背回去。

陈老汉想象着自己背着这个巨大蘑菇下山时的情景,心里充满了自豪感。这绝对是他这辈子采到的最大的蘑菇,也可能是整个村子里有史以来最大的野生蘑菇。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准备最后冲刺。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靠近,生怕惊扰到什么。虽然他不知道能惊扰到什么,但在山里这么多年,他养成了做事小心的习惯。

当他走到距离蘑菇只有三米左右的时候,突然停下了脚步。

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陈老汉眯起眼睛,更加仔细地观察着蘑菇的根部。刚才从远处看的时候,由于距离和角度的关系,再加上周围灌木和落叶的遮挡,他没有注意到蘑菇下面的具体情况。现在走近了,他发现蘑菇似乎不是从普通的土壤中长出来的。



他皱着眉头,努力想要看清楚蘑菇根部的情况。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下来,形成斑驳的光影,让他有些看不清楚。

陈老汉又向前迈了一步,想看得更清楚一些。随着角度的改变,蘑菇根部的情况逐渐清晰起来。

这一看,陈老汉的心跳开始加速。

蘑菇的根部,准确地说是蘑菇生长的地方,竟然有一些白色的东西。起初陈老汉以为是石头或者朽木,但是仔细一看,那些白色的东西竟然有一定的规律和形状。

06

他的心跳开始加速,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那些白色的东西看起来不像是自然的石头或者木头,更像是...

陈老汉强制自己冷静下来,告诉自己可能是看错了,或者是光线的问题造成的错觉。他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继续向前走

两米半。

两米。

一米半。

随着距离的不断缩短,那些白色东西的形状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让陈老汉感到不安。他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手心开始出汗。

一米。

当陈老汉看清那些白色的东西时,他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呼吸瞬间急促起来,心脏剧烈地跳动着,就像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一样。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