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几十年的红线终究还是以一人魂归天国一人“守墓”而落幕,令人唏嘘!
遗产大S的两个孩子和具俊晔均分,悲伤的只有S妈,不过小心思实在太过明显。
而这一次具俊晔终于清醒了!这一次没给S妈留体面,走上了和汪小菲一样的路。
悲伤的两种演法
哀悼,本是私人的情感流露,但在S家这场风波中,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式,S妈的悲痛,更像是一场“广场式”的宣泄。她频繁在深夜通过社交平台发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女儿的思念与悲伤。
可这种公开的哀痛,却因一个细节而显得不那么纯粹,就在大S在日本旅行期间患上流感、病情加重时,S妈却被曝出与小S一同开心跳舞并发布视频,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这种前后矛盾的行为,让外界对其悲伤的真实性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她的眼泪,似乎总是在需要舆论同情和占据道德高地时才汹涌而出。
相比之下,具俊晔的悼念方式则内敛得多,他没有在社交媒体上长篇大论,而是用一种近乎固执的仪式感来延续对亡妻的爱。七夕节那天,有人目击他独自前往墓地,带去了大S生前爱喝的咖啡、面包,还有一张两人的合照,静静地待了许久。
还有粉丝偶遇他坐在墓前,用手机观看大S曾经出演的影视作品,仿佛在与另一个时空的她对话。身边放着简单的水和面条,那种无需观众的陪伴,指向的是逝者本身,是一种纯粹的个人纪念。
S妈曾试图将这种行为包装成“深情人设”加以利用,但其私密性和持续性,恰恰反衬出S妈那些公开表演的功利色彩。
豪宅背后
那么他们一个两个为啥非要这么做?
这背后,是赤裸裸的现实压力,大S的遗产分配,特别是S妈所居住那套豪宅的归属问题,S妈试图在这里将亲情作为最重要的筹码,却似乎忽略了法律程序的刚性与冰冷。
大S作为家庭曾经的经济支柱,她的离去让S妈面临着豪宅房贷的巨大压力,尽管外界普遍认为她掌握着女儿生前赚取的大部分财产,但“坐吃山空”的风险让她无法安枕。
并且根据继承法,大S的遗产由其丈夫具俊晔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共同继承,这里的关键点在于,两个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他们的父亲汪小菲,这意味着,任何关于遗产的重大处置,尤其是房产的变卖或抵押,都需要具俊晔和汪小菲两个人同时签字同意。
所以S妈她必须同时“搞定”这两个男人,一个前女婿,一个现女婿,这也解释了她为何在两人之间反复横跳,时而对具俊晔塑造深情人设,时而又向汪小菲施压,试图将模糊的情感关系,转化为具备法律效力的同意书。
两个女婿一条心
S妈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情感勒索”,最终带来了一个她最不愿看到的结果:原本毫无关联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具俊晔和汪小菲,在对待她的问题上,都开始一致疏远。
汪小菲是第一个看透这场游戏的人,毕竟他交了太多“学费”。S妈过去的行为早已让他心寒。他曾经试图转一笔750万的款项,却因为S妈一时赌气将他拉黑而失败。更早之前,她还曾公开要求汪小菲卖掉车来还钱。这些经历,让汪小菲对这位前丈母娘的行事逻辑了如指掌。
所以,汪小菲开始避免单独见面,一切公事公办,他的冷处理,为后来者具俊晔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参照。
如今的汪小菲,已经与新婚妻子马筱梅开启了新生活,马筱梅在直播中展示着豪宅与昂贵的睡衣,甚至为自己逝去的宠物狗举办隆重的告别仪式,生活优渥。汪小菲家族的经济实力,显然远胜S家,他早已没有必要再陪着玩这场情感游戏。
而具俊晔,似乎也终于“幡然醒悟”,近期,他连续两次拒绝了S妈的聚餐邀请,具俊晔的“清醒”,并非薄情寡义。他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亡妻,并计划在大S的雕像完成后再考虑返回韩国陪伴自己年迈的母亲。
他甚至公开表示,愿意将自己继承的遗产份额转交给S妈,他的疏远,是意识到自己对亡妻的深情,正在被对方“资产化”,成为解决其财务问题的工具,为了保护这份情感的纯粹,他选择切断这个被利用的渠道。
结语
当两位手握签字权的关键人物都选择关闭沟通的大门,S妈就彻底失去了所有可以施加影响力的杠杆,陷入了自己一手造成的权力真空中。她机关算尽,试图操控全局,最终却被所有人排除在核心圈之外。
说到底,S妈最大的失误,是将亲情和悲伤这些最珍贵的情感,当成了可以算计和交换的资源。这种工具主义的思维方式,最终侵蚀了家庭信任的根基。她精心布局的牌局,从一开始就忽略了人际关系中最核心的要素——真诚。
最终,两位女婿的“疏远”并非联合对抗,更像是在看透了游戏规则后,各自选择了默默退场。牌桌上,只剩下S妈一个人,独自面对着自己亲手制造的残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