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手里攥着一块玉,翻来覆去地看,突然发现一道浅浅的裂,或者几个小黑点,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完了,这不完美了……”
别急,今天御府君就来聊聊,那些看似不完美的“瑕疵”,有时候恰恰是玉石最动人的身份证明。
就拿北京保利春拍上那方清乾隆「信天主人」玉玺来说,成交价9430万,重3555克,够震撼吧?
但你仔细看,它的侧面其实有几道明显的裂纹。可这丝毫不影响它的价值,反而让人更想读懂它背后的故事。
玩玉久了你就明白:真正懂玉的人,看的不是“无瑕”,而是“有魂”。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瑕疵”?
在和田玉里,我们常说的瑕疵一般有这几种:僵、裂、棉、脏。但注意——这些词可不是贬义词,很多时候,它们甚至是“加分项”。
01 僵:是缺点,也是特点
有人叫“礓”,也有人叫“浆”,其实就是玉中带石的部分。分为“硬僵”“窜僵”。
老玩家常说:“僵边出细肉”。
意思是带僵的料子往往玉质更细腻、油性更好。以前人们习惯切掉僵,现在呢?反而流行巧雕,把僵变成设计的一部分,反而更有味道。
02 裂:籽料的“年轮印记”
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行话?“十籽九裂”。
注意,这“裂”不是断裂,而是天然形成的浅皮裂。有些裂像岁月的皱纹,反而让玉更有味道。
但如果要买镯子,建议选顺圈裂,尽量避开贯穿裂——毕竟咱还是要戴得安心嘛。
03 棉:不是错,是“点点白雪”
棉,其实就是和田玉内部的白色晶状体,成分是二氧化硅,形态有点像白雪、云团。
不管是籽料还是山料,绝大多数玉料都有棉——只是有些肉眼可见,有些藏在肌理。
还记得保利拍卖那只8000万的美镯吗?里面也有棉有黑点,但谁又说它不美呢?
04 脏:小黑点 ≠ 脏东西
很多人一看到黑点就摇头。其实它们大多是铁、锰、铬、石墨等天然元素。
尤其是俄碧玉,那些黑点其实是铬元素富集的表现——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甚至是“真货标志”。
更何况,在巧雕师傅手里,俄料聚集的黑点能幻化出无穷尽的姿态……想象力才是极限。
你说这是瑕疵,我说这是“身份的徽章”
真正玩玉到一定程度的人,反而开始懂得欣赏那些“不完美”。
就像人一样,玉也因为有了“经历”,才显得真实、生动、有故事。
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可能会拼命寻找那一块“无瑕美玉”;
但如果你是自然主义者,你会明白:“瑕不掩瑜”才是大自然的真诚。
真正的好玉,不在于它有没有缺点,而在于——
你能不能看懂它的语言,能不能接受它原本的样子。
你手里有没有一块“带瑕疵的宝贝”?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哪一块玉是你曾经“嫌弃”,后来却越看越爱的?
那道裂、那点棉、那片僵……后来怎么样了?
如果你也喜欢这种“有温度”的玩玉态度,不妨关注“御府君”,我们一起读懂玉、读懂文化、也读懂生活!
转发这篇文章给你那个“一看到瑕疵就犹豫”的朋友——
也许TA需要的,不是一块完美的玉,而是一双能看懂“不完美”的眼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