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导弹划破波斯湾的夜空,精准命中以色列油轮,这可不是好莱坞剧本,而是2025年8月31日真实上演的“中东惊魂夜”。
更魔幻的是,向来聒噪的美国这次竟集体静音,以色列外交部憋了半天只挤出一句“强烈谴责”。
这场袭击背后的信号,比导弹尾焰还刺眼:当美国连“口头支持”都懒得给的时候,以色列在中东的“特权地位”正在蒸发。
这次袭击的“悬疑点”简直能拍谍战片,胡塞武装第一时间认领,但导弹残骸上的波斯文铭牌却指向伊朗革命卫队;油轮悬挂利比里亚国旗,实际控制方却是以色列首富奥弗的离岸公司。
这一连串巧合拼起来,活脱脱一部《中东版权力的游戏》:胡塞武装当枪使,伊朗幕后递刀,沙特俄罗斯吃瓜看戏,美以这对“铁杆CP”则演了一出“大难临头各自飞”。
但真正值得玩味的是美国的“战略性失声”,要知道,当初胡塞武装袭击阿联酋油轮时,美军可是24小时内就派航母开进波斯湾;就连拉斯伊萨港遭袭,特朗普更是连发三条推特威胁“让伊朗付出代价”。
这次呢,五角大楼“正在评估是否威胁美国利益”,油轮烧的是美国股东的钱,运的是美国页岩油要替代的中东原油,这都不算“美国利益”,难不成得导弹打到华尔街才算?
以色列的危机感可比油轮大火更灼人,土耳其刚牵头13个穆斯林国家开峰会,主题是“打破红海航运垄断”;埃及顺势翻旧账,要求以色列赔偿2023年苏伊士运河堵塞损失;连印度都突然抽查以色列军火订单,理由是“怀疑零部件违反美国制裁”。
这些动作翻译成人话就是:当年靠美国撑腰在中东横着走的以色列,现在正被群殴成“国际孤儿”。
最打脸的还是沙特,去年还和以色列密谈“共同防御伊朗”,如今却公开说“海湾安全应靠地区国家协同”,潜台词:不带以色列玩。
这场油轮袭击的“蝴蝶效应”可能远超预期,首先,它暴露了美国中东政策的“脑死亡”:特朗普虽然此前对伊朗核设施扔钻地弹,但也怕伊朗报复美军基地,最后只能装聋作哑。
其次,以色列的“军事神话”被戳破,号称铁穹系统拦截率90%,结果油轮连发警报都没触发;吹嘘摩萨德情报网无孔不入,却对导弹来袭毫不知情。
最致命的是国际信誉破产,此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直接点名:“某些国家长期将民用船只军事化,才是红海危机的根源”,这话就差把以色列身份证号报出来了。
如今这局面多么讽刺,当以色列还抱着美国大腿哭诉“他们欺负我”时,中东国家早看透了,美国连自家油轮都护不住,哪还顾得上小弟,靠霸权撑起的繁荣,终究抵不过一发精准的导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