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到中年,都想脱轨

0
分享至





不久前,最人物发起了「我的逆社会时钟人生」征集,从上百份问卷与留言中,我们撷取了18段既相似又迥异的人生切片。

相似之处在于,每个人都曾稍稍偏离“社会时钟”;而迥异之处在于,每个人偏离的姿态又如此鲜活各异:

大龄读书,弥补儿时因重男轻女错失的梦想;上着班,忽然去创办一所“理想”的学校;55岁的年纪却爱上了摇滚;放下安稳的体制内“铁饭碗”,用10年时间环游世界。

征集开启时,我们写下:“人生怎么过都不会完蛋的!” 这句曾在社交媒体被频繁转发的“金句”,像一剂无形的强心针,赋予了许多人偏离既定轨道的勇气。

人生或许并非浪漫化的“旷野”,也非令人窒息的“深渊”,人生只是人生。

如同张春在播客里那句朴素的箴言:“保住狗命,无所畏惧”。实在喘不过气,那就允许自己“瞎活”一阵又何妨?





@李小姐女25岁

25岁裸辞重新高考,因为本科很差,一直有学历崇拜,但是自己初中学习底子还可以,高中没怎么学习,考了个很差的大学。后面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在意,觉得自己也应该是985大学毕业的,于是攒下一些钱,裸辞重新在家自学高考,并且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心里一直有遗憾,这是一种心结,本应该的却没有得到,就越积越多,再加上旁人对高学历的偏爱,就决定必须重新高考,因为不重新高考考个好大学,这个心结会一直伴随着我。我觉想做就去做,即使30岁本科毕业,我也觉得还能接受。因为你不去重新高考,不去重新上大学,也依然会到30岁,何不遵从自己,我还想读研呢。

更多是对自己感觉有意义,不那么自卑了,更自信了。

@高宇翔男19岁

17岁在别人努力学习的时候我研究写作,18岁出版现代诗集,19岁加入邯郸市作家协会,诗集收录于邯郸市图书馆。

我收获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的生活中记录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田七男27岁

正常上大学,大四退学复读两年,重新换了一个专业读书。

目前入职上海某世界500强央企,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开始只是觉得这个专业不适合我,很多时候你不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你感受到的痛苦会告诉你什么是不对的,只有两种选择:痛苦继续自己明知不对的生活;或者,放弃拥有的一些基础,重新开始。

已经意识到社会时钟对大家观念的影响,并且在内心打造我是传奇这种想法,不断做心理建设,包括认识到这些观念是周边人和社会媒体有意或者无意塑造的,我们可以选择勇敢的暴露自己,不在这个观念环境中生存,不断在新的路上证明自己,走向不一样的人生!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这场无限游戏里,并不是选择了顺应社会时钟,顺应他人目光就是真的赢,我们应该有对自己成长成熟的要求,不断前行,各种自己的需求满足,乃至超越自我,才算有意义的一生。

人生是可以不经父母、老师、伴侣定义的,你大可以走自己想走的正确的路。踏上了不一样的人生旅程,突破了自我。

@泽宏男37岁

2023年1月,35岁地产离职,回三线小镇;2023年12月,开了一家书店,至今一年半。

人生不需要匆忙,经过地产行业高强度快节奏生活工作十年后,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尝试花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只做一件事。有时候人一辈子只需要做好一件事。

更多人生体验和收获,也链接了更多的资源,超出原本的计划和预期。

@阿愿女28岁

从一个三线小城市工作了三年之后跳槽到了北京的一个头部互联网公司,工资翻了三倍,有很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行业成绩。但在北京工作了一年多之后,毅然决然辞职,去了成都,去做自己曾经很喜欢的cosplay和二次元,为此减肥十几斤。

我曾经是一个容错率很低、对自己很苛刻的人,我很担心自己做不好、做不到,但当我真的迈出了那一步的时候,会发现,原来不会死,世界也不会爆炸。忽然觉得很轻松,原来我可以去选择我喜欢的我想要的,我可以不用在乎别人是怎么看的。

我曾经非常想要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我是别人眼里的卷王,我也确实进步很快成就很高。我曾经想要成为职场里很成功的女强人,但当我真的在通往这个目标的路上狂奔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好像职场并不像我想的那样,这个路也并没有那么适合我。我还是希望做我喜欢的事,写我认可的作品,我不想违心去在职场上周旋。我想了想,去做我那些事,好像没那么恐怖,我的人生也不会坍塌。反而是世俗的成功,那才是不适合我的,是会毁了我的。那我就不要了,我要去做我自己。

如今,我对生活的容错率变高了,感觉人没有那么紧绷了,也没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了。我觉得人生其实是该为自己而活的,只为了别人的话别人的眼光,那太没意思了。我要成为我自己,是我认可的自己,和谁都没关系。

@张先生男36岁

之前一直做软件系统工作,现在准备在深圳开一家手工馒头店,感受到了和之前工作的完全不同体验,工作环境,工作同事,完全两个境地。

想做一个能自己掌控的小事,这个年龄选择做这么一个事情,周边朋友亲戚的不解,自己对未知的压力等等,比较复杂。

生活节奏完全改变,无论是作息,工作方式,面对的问题,都与之前完全不同。算是一种经历,也算是历练吧。





@倪老师女55岁

54岁的时候,喜欢上了视觉系摇滚明星,开始我的摇滚旅程。突然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能,不能让时间成为对自己人生的主观限定。时间是用来打破的,规则也是。

我是一名大学副教授,大家对这个年龄、这个职业,有着很多固化的期待和要求。我只想告诉自己,这是我的人生,我自己说了算。现在一边工作一边追星的我,比以前更快乐了。

@迷糊爱摸鱼女77岁

老三届高二,67届,68年插队,在集体单位干8年,后来去“7年一贯制”学校当教师。

82年回京,83年考上首师大政教系夜大,同时在一个中等专业学挍任教师。

87年去亚运会工程总指挥部公关部任行政工作,亚运会结束,留北辰集团,后二级公司倒闭,提前退休,在《中国企业报社》当软文采编一年,后去私立学校任班主任后在EMBA管理学院做校刊,一人采编制作,主编。

现在家,玩玩公众号。老有所乐,只要努力,年龄没有限制。



@李秋香女50岁

婚后下岗失业,带两娃十年。小娃两周半去律所打工,晚上哄娃入睡自学法学,十年后取得法律工作者资格,现已执业十年。婚前爱诗,高中时曾在省级报刊发表诗作。因带娃工作三十年未动笔。今年工作稳定孩子学业有成,开始注册公众号提笔写诗!已然失去少年人的灵气,加之工作忙碌,日更诗作简直不堪,但仍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钟,无论在什么年龄段,每个个体也有逆龄开花的机会和做自己的权利。50岁不晚,还有许多时间做自己。

种子播种了,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皮蛋老师男55岁

2009年之前一直在中国电信张家界公司上班,2009底偶然阅读了《夏山学校》这本书,第一念头就是“我要办一所这样的学校”,2010年(40岁时)开始办学至今。

因为喜欢,因为有探索的欲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感到非常自由和舒畅,虽然一路非常艰难,至今仍然是艰难前行。

在新的生活中,有无穷探索的探索,让人感受到思考的乐趣,深刻地体验到物质没有人们想象的重要,因为物质问题而带来的焦虑是非常不值得的。物质的欲望的不满足给个人带来痛苦,但对兴趣探索的欲望却让人自由幸福。



@刘女士女48岁

90年代,还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时候,我初中毕业,那时中专的分数线高于地方重点高中,毕业是包分配工作的,那时我学习很好而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我还有一个弟弟,以后要结婚买房,家里人想要我读中专,懂事的我同意了,但是中专毕业以后,我的工作不满意,也难以找到理想中的对象。

结婚生子后,忙于家庭工作,忙到了18年后女儿考上大学,我44岁。在工作之余学起来自己喜欢的中医,考取了执业中药师资格证,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习。

这不能算做逆社会人生,应该算作不放弃的人生吧!但是在小县城,在我身边,大家都觉得我没有必要,觉得我不可思议。

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没有安全感,和想要找到自己的爱好以度过平凡的日子的想法让我选择当下的努力学习,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是我喜欢的,踏实的,可以不胡思乱想度过一天的有效方法。

我的不放弃的学习和进入更年期后开始的大学生活弥补了青年时没有读大学的遗憾,为自己找到了兴趣爱好,充实了头脑,丰富了生活,给孩子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她经常以妈妈为傲。学中医帮助他人,自己也非常有成就感。



@小马甲女37岁

25岁考上公务员,26结婚,29生孩子,30辞职。全职妈妈期间学习育儿知识,自我反省,学习画画。

32成为视觉中国签约插画师,后来又为了稳定考入央企,四个月后实在还是不适应辞职(命中不带编),现在是上班做新媒体,闲暇时阅读,画画,养猫养鱼,学习历史,带孩子逛博物馆和接触大自然。

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遵守社会规则和约定好的规矩,但又不喜欢过于沉闷刻板的环境。有时候我只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去找自己能够沉浸的事,好像也不知道社会时钟是什么,也不太在意年龄。

逆社会时钟的意义在于让我离开了混沌的思想状态,不再“安全”的生活让我开始练习思辨力,学习力,不上班的那几年有时间回顾自己的人生,发现自己真正热爱能坚持的东西

@懵圈女士女38岁

工作两年后,读博,一边带娃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终于在36毕业了。

不管多大,体验最重要。毕业后,什么困难都像毛毛雨。

@nana女34岁

2023年我32岁,来深圳工作的第十年,在扛过3年疫情期的工作压力后,感觉越来越焦虑,每天上班都在问自己,我真的要这样度过一生吗?索性辞职回了老家,在家用了一年时间寻找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建立了个表格,把我能想到的职业都一一列进去,依次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喜欢吗?我擅长吗?能靠这个长期赚钱养活自己吗?只要符合其中两项就试一试,最终,我选择了学纹身,打算花一年时间成为纹身师。

因为非洲脏辫的学习周期短,上手较快,同时脏辫和纹身顾客有所重叠,所以我先花了一周时间学习了脏辫课程。二月份我学完脏辫,三月初开始学纹身,现在已经五个月了,从素描基础开始,还在努力中。

“除生病外,你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的,而非真实存在的”,30岁终于明白这个道理,把自己的感受放在他人的看法之前,不再内耗。“社会时钟”也只是你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无形枷锁而已,你不在乎了,它就消失了。

逆社会时钟的经历对我而言意义重大,在做下这个决定后,我的焦虑感很快就消失了,连之前长久困扰我的便秘也马上好了。我告诉了亲近的朋友并在朋友圈分享我的学习进度,有不熟的朋友主动联系我,告诉我,我的这种行为也给了她很大的鼓励。



@Dora女46岁

从小体弱多病,梦想就是做一名外科医生,本科西医临床,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医院实习时发现西医的领域无法拯救大多数的生命反而往往过度医疗,所以第一次选择离开体制内。

29岁生完宝宝后,我成了全职妈妈,32岁通过证券基金职业考试、加入公募基金行业、10年成长为全国销售总监,2024年有感公募行业单一多头投资模式总是高位发新基金,套牢基民。再次听从内心声音,离职自己做投资人。

我是少数民族,从小就没有条条框框,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直让我活得肆意潇洒。



@廖细雄女43岁

35岁离职,看书观影行走,追问自己一生如何度过,到后来做了两年公益志愿者,37岁成为全职公益人至今。

时间上,更卷了,但自己的内心也更加有生命力。一直按自己的内心生活,生活更简单了。目前的工作虽然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但精神上更自由。另外,新工作打破了本身的生活带来的人际交往的局限,让我可以结识到很多自己尊敬和喜欢的人。



@朱先生男31岁

我是一名厨师,单身未婚,2023年疫情结束后,花了三个月时间,独自一人去了尼泊尔,泰国,印度尼西亚,走走停停,看了看这个世界。

目前回来上班一年多了,正在办离职,还是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又准备出去看世界了,我认为这样也挺好的,能增长人的阅历,开拓眼界,情绪也变得更稳定了,生活不止一种活法,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就好。

对象也没有合适的,天天上班,下班,感觉人活的像个机器,突然就想出去看世界了,就行动了,觉得人就活一辈子,想做什么趁年轻就去做吧,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

走走停停看世界的经历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做任何事情有了更大的勇气,不会纠结于当下,人生有很多可能,看问题的角度也多了。



@紧张大师女34岁

我的逆社会时钟是一场自我解放的全球漫游。

在三十岁那年,当同龄人纷纷步入"三十而立"的传统轨道时,我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辞去了令人艳羡的体制内工作,那个带着金边的"铁饭碗",转身投入了未知的世界。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多年内心挣扎后的觉醒。

我的旅程始于一本泛黄的《孤独星球》。大二第一次背包游东南亚时,那种在陌生街头迷路却心跳加速的感觉,那种与来自世界各地旅人围炉夜话的畅快,那种每天醒来都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惊喜的期待,像一束光照进了我按部就班的生活。

随后的10年里,我利用假期深度游览了近20个国家。每一次旅行结束时的沮丧都在提醒我我并不喜欢当下循规蹈矩的生活。转折点出现在我遇到我老公以后,他是一个没什么想法的人,但是他却无条件支持我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和离经叛道的念头。我说我早就看清了未来三十年的模样——稳定的工作直到退休。这种确定性带来的不是安心,而是窒息。我好想出国,不断换国家生活,永远在路上。我老公说那就去试试呀。于是,我们开始研究各国的移民政策,开始申请学校,开始准备签证。签证下来后,我递交了辞呈,在30岁的年纪重返校园,开始了我的"逆时钟"人生。

我选择"逆社会时钟",本质上是对生命可能性的一种信仰。我无法接受"人生每一年都是最关键的一年,人就该和大家一样接受平凡人生"的人生剧本,拒绝被"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时间表所定义。

当朋友圈里充斥着学区房、家长群和职称评定的讨论时,我在学习一个和过往所学专业截然不同的专业,在研究异国他乡的租房合同条款,在尝试用第二语言的生活和工作。

这种选择背后是痛苦的清醒。我知道自己正在放弃什么——稳定的收入、社会的认可、既定的上升通道。但更清楚不能失去什么——对世界的好奇、对自由的渴望、对"活出自己"的坚持。当国内的同龄人讨论二胎计划时,我和伴侣做出了丁克的决定;当他们为学区房焦虑时,我们在考虑下一个生活的国家是西班牙还是马来西亚。

这条路的艰辛远超想象。从国内的中产阶级跌落到他国的"外来劳工",从得体的办公室到兼职打工,从流利的母语表达到第二语言沟通中的词不达意——无数次我都在怀疑与坚定间摇摆。但那种"这是我选择的生活"的实感又让我充满力量。

最大的收获是解放——从社会期待中解放,从年龄束缚中解放,从"应该怎样"的桎梏中解放。快三十五岁的我可以熬夜写作业,可以素面朝天地参加音乐节,可以毫无负担地承认自己还在探索职业方向。在这里,没人关心我是否结婚生子;班级里四五十岁转行的人比比皆是。这种自由需要付出代价,但我知道这才是我要的"人间值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南昌夜宵摊闹剧后续!真容曝光嚣张跋扈!同行猖狂骂街,警方回应

南昌夜宵摊闹剧后续!真容曝光嚣张跋扈!同行猖狂骂街,警方回应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4 14:08:09
台岛东部对峙升级,空警500介入,F16紧急升空应对

台岛东部对峙升级,空警500介入,F16紧急升空应对

新时代精神
2025-09-14 13:10:18
南京大学研究生唐辉去世,仅50岁,4天前还好好的,曾晕倒不重视

南京大学研究生唐辉去世,仅50岁,4天前还好好的,曾晕倒不重视

青梅侃史啊
2025-09-11 21:14:27
孙立人高龄去世,棺椁35年未下葬,儿子参加九三阅兵后提出要迁葬

孙立人高龄去世,棺椁35年未下葬,儿子参加九三阅兵后提出要迁葬

小莜读史
2025-09-11 13:31:20
中国电信 9.19 率先落地!国内 eSIM 手机迈第一步,未来手机或无卡槽!

中国电信 9.19 率先落地!国内 eSIM 手机迈第一步,未来手机或无卡槽!

科技富能量官方
2025-09-11 22:55:11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特朗普没料到,中方的反制如此之狠,美国前财长:中美一起被困住

特朗普没料到,中方的反制如此之狠,美国前财长:中美一起被困住

吴欣纯Deborah
2025-09-13 14:29:09
日本一小哥打算和女友结婚,独自拜访岳父母!刚进家门就被吓到怀疑人生...

日本一小哥打算和女友结婚,独自拜访岳父母!刚进家门就被吓到怀疑人生...

今日日本
2025-09-14 14:04:46
46岁佟大为的现状,给所有男人提了个醒,陈道明当初真说对了

46岁佟大为的现状,给所有男人提了个醒,陈道明当初真说对了

青砖鉴本尊
2025-09-10 21:22:28
体检是一场巨大的“人间骗局”!

体检是一场巨大的“人间骗局”!

功夫财经
2025-07-23 08:37:29
今天北京天气晴朗 明天将再次迎来降雨

今天北京天气晴朗 明天将再次迎来降雨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09-14 08:20:11
4-3!补时绝杀 一场4记世界波 兄弟同场破门 国家德比戏剧性拉满

4-3!补时绝杀 一场4记世界波 兄弟同场破门 国家德比戏剧性拉满

狍子歪解体坛
2025-09-14 02:06:26
南海局势升级!菲海军竟在黄岩岛附近开火,中方回击掐灭菲方幻想

南海局势升级!菲海军竟在黄岩岛附近开火,中方回击掐灭菲方幻想

青橘罐头
2025-09-13 09:08:53
远嫁东北,每次吵架老公赶我下车或赶出家门,最后一次:我走

远嫁东北,每次吵架老公赶我下车或赶出家门,最后一次:我走

城事录主
2025-09-12 08:00:15
iPhone17系列超全总结:标准版血赚,Air踩雷,Pro继续割

iPhone17系列超全总结:标准版血赚,Air踩雷,Pro继续割

时尚的弄潮
2025-09-12 00:31:09
零跑 Lafa5 蓝色实车图曝光,今年 Q4 发布

零跑 Lafa5 蓝色实车图曝光,今年 Q4 发布

IT之家
2025-09-13 14:27:07
炸锅!Office Depot拒印柯克追悼海报,员工当场被开除

炸锅!Office Depot拒印柯克追悼海报,员工当场被开除

华人生活网
2025-09-14 00:49:51
西贝这波操作真刑!后厨戴金表炒菜,来炫富还是忘了自己是干啥的

西贝这波操作真刑!后厨戴金表炒菜,来炫富还是忘了自己是干啥的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09-14 07:23:03
第四野战军:60个师120位师长政委,1955年各自授衔情况(1)

第四野战军:60个师120位师长政委,1955年各自授衔情况(1)

公子无用
2025-09-13 12:46:48
大争议!余嘉豪10分压哨绝杀却被明显误判无效 留洋3战全败

大争议!余嘉豪10分压哨绝杀却被明显误判无效 留洋3战全败

醉卧浮生
2025-09-14 08:59:00
2025-09-14 15:08:49
最人物 incentive-icons
最人物
记录最真实的人物
1489文章数 488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上海女子骑车过有14条减速带的地道摔死 工作人员回应

头条要闻

上海女子骑车过有14条减速带的地道摔死 工作人员回应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彪悍那英,大女人与旧妻子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亲子
数码
手机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父母偏心会偏向哪个孩子?

数码要闻

Kioxia与NVIDIA合作 目标实现比现有顶级固态硬盘快33倍的SSD性能

手机要闻

魅族 22 搭载无界超级天线架构,支持 mSmart 智选优网 SNS 技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