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哥哥护妹被拐,二十二载寻亲路,法庭重逢泪满襟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法庭内死一般的寂静被突然响起的开门声打破。

许若曦整理着手中的案卷,余光瞥见被告席上那个低着头的男人。二十多年执业经验告诉她,今天这个人贩子案件的庭审将会很顺利——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全。

她抬起头,准备开始今天的法庭辩论,目光与被告席上的男人不期而遇。

那双眼睛,黑得深邃,眼角有道细小的疤痕。

许若曦的手颤抖了一下,案卷从指间滑落,纸张散落一地。法庭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但她的世界此刻只剩下那双眼睛。

那道疤痕,是她七岁那年用小石子砸出来的。



01

1985年的夏天,蝉鸣声从梧桐叶间传来,空气中弥漫着燥热的气息。

七岁的许浩然牵着五岁的妹妹许若曦,踩着夕阳的余晖从村口的小卖部往家走。小女孩手里紧紧攥着一颗水果糖,那是哥哥用自己攒了一个月的零花钱给她买的。

"哥哥,为什么你不吃?"许若曦仰着小脸问。

"因为你是我妹妹呀。"许浩然咧嘴笑着,露出门牙间的小缝隙,"爸爸说了,男孩子要保护女孩子。"

石子路上扬起细小的尘土,远山如黛,炊烟袅袅。这个平静的小村庄即将迎来一场改变所有人命运的风暴。

当天晚上,许建军和刘春兰夫妇照例早早入睡。深夜时分,一阵轻微的响动从院子里传来。许浩然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听到院子里有脚步声。

他以为是爸爸起夜,正要翻身继续睡,却听到妹妹在隔壁房间哭泣的声音。

"妈妈,我害怕。"

许浩然立刻清醒了。他光着脚跑到妹妹的房间,看到许若曦蜷缩在被窝里,小脸被月光照得苍白。

"做噩梦了?"他轻声问。

许若曦点点头,眼中还含着泪珠:"梦到有坏人要抓我们。"

"不怕不怕,哥哥在这里。"许浩然爬到妹妹的床上,将她抱在怀里,"有哥哥保护你,坏人不敢来的。"

窗外的月亮被云朵遮住,房间陷入更深的黑暗。许浩然不知道,此时此刻,有几双眼睛正透过窗户盯着他们。

第二天一早,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房间。许若曦醒来时发现身边空荡荡的,哥哥不见了。

"妈妈,哥哥呢?"她跑到厨房问正在做早饭的刘春兰。

"可能到院子里玩了吧。"刘春兰头也不抬地说。

许若曦跑到院子里,没有找到哥哥。她又跑到村口,问了好几个叔叔阿姨,都说没有看见许浩然。

恐慌开始在小女孩心中蔓延。她想起昨夜的噩梦,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妈妈!妈妈!哥哥不见了!"她哭着跑回家。

刘春兰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和许建军发动全村人开始寻找,从村东找到村西,从山坡找到河边,没有任何踪迹。

第三天,警察来了。年轻的民警陈建明仔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检查了现场,在许浩然的房间窗台上发现了几个不明脚印。

"看痕迹,应该有两到三个人。"陈建明神色凝重,"孩子很可能是被人拐走了。"

这句话如晴天霹雳,将许家人彻底击垮。刘春兰瘫坐在地上痛哭,许建军的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只有五岁的许若曦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她只知道,哥哥不见了。那个会给她买糖的哥哥,那个说要保护她的哥哥,就这样从她的世界里消失了。

夜幕降临,许家的院子里点起了煤油灯。微弱的光芒在风中摇曳,就像这个家庭摇摇欲坠的希望。

许建军坐在院子里,手中握着许浩然最喜欢的弹弓,眼中满含泪水。

"都怪我,都怪我没有保护好他。"

刘春兰红着眼睛走过来,轻抚着丈夫的肩膀:"我们一定要找到浩然,一定要。"

从那个夜晚开始,许家人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之路。每个月,许建军都会拿着许浩然的照片到邻近的城市去找,贴寻人启事,询问路人。刘春兰则守在家里,祈祷着有一天儿子能够自己走回来。

许若曦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她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懂事,也更加坚强。她告诉自己,总有一天要找到哥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02

许若曦十岁那年,家里又来了警察。

这次是县里的刑警队长赵建明,他带来了一个消息:在邻省发现了一个疑似许浩然的男孩。

"孩子的年龄、长相都很符合,只是..."赵建明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许建军急切地问。

"只是孩子完全不记得以前的事情,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忘了。"

一家人立刻动身前往邻省。在福利院里,他们见到了那个男孩。十三岁的年纪,瘦弱的身体,眼神中带着警惕和恐惧。

许若曦仔细端详着男孩的脸,心中涌起一丝希望,又很快被失望取代。这个孩子确实有几分像哥哥,但眼神完全不同。哥哥的眼神总是温暖的,像冬日的阳光;而这个孩子的眼神是冰冷的,充满了不信任。

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的右眼角没有疤痕。

"不是浩然。"刘春兰失望地说,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回家的路上,一家人都沉默着。许若曦握着妈妈的手,感受到她手掌的颤抖。

"妈妈,我们还会找到哥哥的,对吗?"小女孩轻声问。

"会的,一定会的。"刘春兰强忍着泪水,声音有些沙哑。

但许若曦从妈妈的语气中听出了绝望。她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成为能够帮助别人找到失踪亲人的人。

十五岁时,许若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每天晚上都学到深夜。

班主任何建明很欣赏这个勤奋的女孩,经常在课后为她答疑解惑。

"若曦,你的目标是什么大学?"一次课后,何建明问道。

"我想学法律。"许若曦毫不犹豫地回答。

"为什么?"

许若曦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我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没有说出真正的原因:她想成为一名律师,用法律的武器来对抗那些拐卖儿童的罪犯。

高考那年,许若曦如愿考入了省城的政法大学。临行前,她在哥哥的房间里站了很久。这个房间二十年来一直保持着许浩然离开时的样子,书桌上还放着他的作业本,床上还铺着他最喜欢的蓝色床单。

"哥哥,我要去省城读书了。"她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说话,"等我学成归来,一定要找到你。"

大学四年,许若曦刻苦学习,连续四年获得奖学金。她特别关注有关拐卖儿童案件的法律条文,参加了学校的法律援助中心,为很多寻找失踪儿童的家庭提供了帮助。

毕业时,许若曦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但她选择了回到家乡,在县法院工作。

"你疯了吗?"室友赵悦宜不理解她的选择,"以你的成绩,完全可以去大城市的律师事务所,为什么要回那个小地方?"

"因为那里需要我。"许若曦简单地回答。

她没有告诉室友,回到家乡,她能够更好地寻找哥哥的踪迹。

工作后的许若曦很快在当地法律界崭露头角。她办案认真负责,特别擅长处理家庭纠纷和刑事案件。每当遇到与拐卖儿童相关的案件,她总是格外用心。

同事们都说她是个工作狂,除了办案就是学习,几乎没有私人生活。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在等待,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能够帮她找到哥哥的机会。



03

2007年的春天,许若曦接到了一个特殊的案件。

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的胡建华队长亲自找到她:"若曦,有个案子想请你帮忙。"

"什么案子?"

"拐卖儿童案,涉及多个省份,案情比较复杂。"胡建华的表情很严肃,"我们抓到了一个人贩子团伙的成员,但他一直不肯招供。希望你能从法律角度给我们一些建议。"

许若曦的心跳开始加速。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在等待这样的机会。

"我需要看看案卷。"她努力保持声音的平静。

在看守所的审讯室里,许若曦见到了那个被抓获的人贩子——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满脸横肉,眼神凶狠。

"你叫什么名字?"许若曦问。

"韩建华。"男子不屑地看了她一眼,"一个小姑娘,能问出什么来?"

"你参与拐卖儿童多长时间了?"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韩建华靠在椅子上,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许若曦深吸一口气,拿出了一份资料:"根据我们掌握的证据,从1985年开始,你们团伙就在周边几个县进行拐卖儿童的犯罪活动。其中有一起案件,发生在我们县的许家村。"

听到"1985年"和"许家村"这几个字,韩建华的表情有了微妙的变化。

"那个案子,你们拐走了一个七岁的男孩,叫许浩然。"许若曦紧紧盯着韩建华的眼睛,"他现在在哪里?"

韩建华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冷笑一声:"时间太久了,谁记得那么清楚?"

"你记得。"许若曦肯定地说,"因为那个孩子很特别,他在被拐的时候反抗得很厉害,右眼角被划伤了。"

这次,韩建华的脸色明显变了。他惊讶地看着许若曦,仿佛想从她脸上看出什么。

"你是..."

"我是他的妹妹。"许若曦的声音有些颤抖,但语气依然坚定,"二十二年了,我一直在找他。告诉我,他在哪里?"

审讯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韩建华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的女律师,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你真的是许若曦?"他突然问道。

"你认识我?"许若曦感到意外。

"当年..."韩建华犹豫了一下,"当年我们本来是要同时带走你们两个的,但是你哥哥反抗得太厉害,惊动了大人。我们只能先带走他一个。"

听到这话,许若曦感到一阵眩晕。原来,如果不是哥哥的反抗,她也会被拐走。哥哥用自己的牺牲,保护了她。

"他现在在哪里?"她强忍着情绪,继续询问。

韩建华摇摇头:"被卖掉之后,我们就不管了。具体卖给谁,我真的不记得了。"

"你在撒谎。"许若曦站起身,"拐卖儿童不是一锤子买卖,你们肯定有后续的联系渠道。"

"就算有,我为什么要告诉你?"韩建华重新变得强硬起来。

许若曦走到韩建华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因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现在配合调查,还有立功的机会。如果执迷不悟,等待你的只有法律的严惩。"

经过数小时的审讯,韩建华终于松了口。他承认参与了多起拐卖儿童的案件,并提供了一些线索。

关于许浩然的下落,韩建华说当年是卖给了一个叫陈建明的中年男子,但具体地址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是在邻省的一个小镇上。

拿到这个线索后,许若曦立刻请假,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找。她找到了当年那个叫陈建明的男子,但对方已经去世多年。陈建明的邻居说,他确实曾经收养过一个男孩,但后来那个孩子长大后就离开了,不知去向。

这次寻找又以失败告终,但许若曦没有放弃。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找到哥哥的。

04

2008年汶川地震后,许若曦作为志愿律师前往灾区提供法律援助。在那里,她遇到了很多失去亲人的家庭,也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

在绵阳的一个安置点,她遇到了一个特殊的志愿者——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右眼角有道很浅的疤痕。

那一瞬间,许若曦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

这个男子正在帮助一个失去父母的小女孩,温柔地为她擦拭眼泪,就像当年的哥哥安慰她一样。

"叔叔会保护你的,不要害怕。"男子轻声说道。

这句话,这个语调,太熟悉了。

许若曦颤抖着走向那个男子。

"请问,您贵姓?"

男子抬起头,露出一张消瘦但坚毅的脸:"我姓陈,叫陈俊豪。"

不是许浩然。许若曦的心沉了下去。

"您的眼角这道疤..."她还是忍不住问。

"小时候摔伤的。"陈俊豪摸了摸疤痕,笑了笑,"您怎么了?看起来脸色不太好。"

"没什么,可能是太累了。"许若曦勉强笑了笑。

那天晚上,许若曦在帐篷里彻夜难眠。她开始怀疑自己,二十多年了,哥哥的样子可能早就变了,她还能认出他吗?

第二天,她主动找到陈俊豪聊天。通过交谈得知,陈俊豪是本地人,从小就生活在四川,不可能是她的哥哥。

但奇怪的是,陈俊豪对待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特别有耐心,仿佛能够理解他们的痛苦。

"您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许若曦问。

陈俊豪沉默了一会儿:"小时候,我有个妹妹。"

"现在呢?"

"走丢了。"陈俊豪的声音有些沙哑,"我找了很多年,都没有找到。"

许若曦的心再次悸动。她仔细观察陈俊豪的面部特征,身高体型,说话的语调,越看越觉得像。

但理智告诉她,这只是巧合。世界上有太多失去亲人的人,有太多相似的故事。

从四川回来后,许若曦把注意力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她处理了更多的案件,帮助了更多的家庭,但心中总是有一个声音在问:哥哥,你现在在哪里?过得好吗?

2009年,许若曦晋升为县法院的庭长。在庆祝会上,同事们都为她感到高兴,但她的心情却很复杂。

事业的成功并不能填补心中的空洞。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总是会想起童年时光,想起那个会给她买糖的哥哥。

这一年,父亲许建军患了重病。在病床上,他拉着许若曦的手,眼中满含泪水。

"若曦,爸爸对不起你哥哥,没有保护好他。"

"爸爸,不要这样说。"许若曦握紧父亲的手,"我们会找到他的。"

"如果...如果爸爸不在了,你要替爸爸继续找。"许建军的声音越来越弱,"告诉浩然,爸爸妈妈一直在等他回家。"

许建军去世后,许若曦和母亲相依为命。刘春兰的身体每况愈下,头发全白了,背也驼了。但她每天还是会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坐一会儿,望着远方的路口,等待儿子归来。

"妈妈,您别再等了,进屋休息吧。"许若曦心疼地说。

"再等一会儿,也许浩然就回来了。"刘春兰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看着母亲佝偻的背影,许若曦暗暗发誓: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她都要找到哥哥。



05

2010年,许若曦接到了一个让她终生难忘的电话。

"许律师,我这里有一个案子,可能和您有关。"打电话的是省公安厅的刑警总队长周建华。

"我们破获了一个跨省拐卖儿童的大案,抓获了十几名犯罪嫌疑人。其中一个人说认识您。"

许若曦的心开始狂跳:"是谁?"

"韩建华。他说要见您,有重要信息要告诉您。"

第二天,许若曦就赶到了省城。在看守所里,她再次见到了韩建华。这个曾经凶狠的人贩子现在看起来苍老了许多,头发花白,眼神也不再那么桀骜不驯。

"许律师,我们又见面了。"韩建华苦笑着说。

"你说有重要信息要告诉我?"许若曦直接开门见山。

"关于你哥哥的。"韩建华点点头,"我想起来了,当年买你哥哥的那个人叫陈建明,他住在四川省绵阳市的一个小镇上。"

"陈建明已经死了,我查过了。"许若曦说。

"我知道。"韩建华点头,"但我还想起了一个细节。陈建明当时说,他买孩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的一个朋友。那个朋友姓什么我忘了,但我记得他说过,那人是个木匠。"

木匠!这是一个新的线索。

许若曦立刻动身前往四川绵阳。她找到了当年陈建明居住的小镇,走访了很多老街坊。

一个老大爷告诉她:"陈建明确实有个朋友是木匠,姓陈,叫陈志强。不过这人搬走很多年了,听说去了成都。"

陈志强,成都。许若曦又有了新的目标。

在成都,她几乎跑遍了所有的木器厂和家具店,询问是否有叫陈志强的木匠。经过一个月的寻找,她终于在一个小区里找到了一个叫陈志强的老人。

但这个陈志强已经七十多岁了,明显不符合当年的情况。

就在许若曦准备放弃的时候,老人的一句话让她又燃起了希望。

"陈志强?你是说小陈吧?他不住这里,搬到重庆去了。"

重庆!许若曦马不停蹄地赶到重庆。

在重庆的一个老旧小区里,她终于找到了那个叫陈志强的木匠。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面色憔悴,看起来生活并不如意。

"您好,请问您是陈志强师傅吗?"许若曦礼貌地问。

"我是,你找我有什么事?"陈志强有些警惕。

"我想问您一件事,二十多年前,您是否从陈建明那里收养过一个男孩?"

听到这个问题,陈志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下意识地想要关门,但被许若曦拦住了。

"师傅,我不是警察,我是那个孩子的妹妹。"许若曦急忙解释,"我找了他二十多年了。"

陈志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让许若曦进了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