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奥运会闭幕式上,孙颖莎意外成为亚洲首位女性运动员代表登台,这个瞬间让不少观众直接在社交媒体刷屏——要知道,闭幕式向来是全球体育舞台的焦点,能和巴赫主席同台的运动员少之又少,而孙颖莎以24岁的年纪站到那个位置,本身就足够让人好奇:她凭什么
问题是,孙颖莎的成绩大家都清楚,两届奥运会冠军,世界乒坛几乎“摆烂式稳定的绝对主角,照理说荣誉加身没毛病,但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的点评却点出了更关键的一点——影响力,而这恰恰是很多人忽略的地方
佩特拉直白地说,中国女乒在全球受欢迎程度上已经不输男运动员,而孙颖莎则是最突出的代表,她的名字家喻户晓,激发了国际层面对性别平等的推广动力,这话听上去有点大而化之,但其实落在现实里就是一句话:孙颖莎不只是打球厉害,而是让更多年轻女孩觉得“原来我们也可以成为偶像
你说巧不巧,每次数以万计的球迷在场馆里举着灯牌为她吼喊,镜头里手机一片海洋,这种受众基础可不是靠临时营销堆出来的,场上莎莎一个回球,场边尖叫能盖过场馆播报,这种“带流量的运动员,放到任何体育项目里都是稀缺资源
回到技术层面,孙颖莎的打法很多人爱用“无解去形容,她速度快但不盲冲,台内小球和正手转换极致稳健,关键时刻甚至能反客为主,这种风格其实是最容易吸粉的,因为观众能看懂、能一点就燃,再加上她的表情管理天然带点萌感,场外又没有绯闻八卦,不难想象为什么她能圈到跨圈粉
当然也有人质疑,说乒乓球本身就是小众项目,再火也就是东亚范围的事,但别忘了,国际奥委会挑选闭幕式代表可不看地区人气,而是参考全球传播度,佩特拉点出孙颖莎的影响力跨过了国别,这恰好证明她的存在正在改变“乒乓球只是中国运动的固有印象
反过来看,这其实对国际乒联来说是个“稳赚的局面,因为他们长期想扩大项目受众,却苦于没有真正的超级偶像,马龙退役后谁来接班,一直是外界关心的话题,如今孙颖莎顶住了这个位置,还顺带带动了全世界对女乒多一份关注,何乐而不为
球迷圈里早就有个梗:莎莎就是“行走的热搜体质,无论是赛场神奇逆转还是和队友的互动小片段,都能被网友二创成表情包或视频,这种天然的传播力比官方宣传片要管用得多,说到底,这就是当下体育和互联网融合的范本——你得赢,而且要赢得有故事
这里还得说一句,佩特拉那句“她是年轻球员的好榜样,其实不光是客套话,因为孙颖莎没有所谓巨星的架子,她经常和小队员一起合影,也会在公开场合主动点赞对手的好球,这种气场和性格,被年轻选手看在眼里学在心里,长远来看,直接提高了整个队伍乃至这个项目的亲和力
有人会问,这种高度赞扬会不会过头,毕竟竞技体育有起伏,你能保证孙颖莎之后不翻车吗,这当然是个风险,但换个视角想,如果一个运动员能在巅峰时期就被赋予时代意义,这本身就是无上的认可,不可能等她退役再夸,那才是真正的遗憾
所以说,巴黎闭幕式的那一刻,不单是孙颖莎个人的荣誉,更像是中国乒乓球、中国女运动员、中国体育文化的一次集体亮相,而国际乒联主席的发声,则是一次“官方确认,孙颖莎已不仅仅是场上的冠军,她还站在了乒乓球乃至体育性别平等的浪潮最前沿
最后简单总结一句,孙颖莎的火不是偶然,她是成绩、打法、人气和时代机遇的叠加体,本身就注定被推到那个高度,而这种高度带给她的压力也不轻,不过话说回来,能在24岁就被这样定义,不就是顶级运动员梦寐以求的局面吗
倘若未来她还能继续保持竞技状态,把赛场故事讲下去,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闭幕式登台可能只是个开始,真正的大幕,或许还在后面等着她自己去拉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