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浩荡庆典,天安门前的铿锵正步踏响民族复兴的强音,铁血荣光与和平鸽羽交织成这个秋天最壮丽的画卷。在此历史性时刻,特别推出艺术家作品展,以丹青为史笔,以宣纸为丰碑。参展艺术家们以拳拳赤子之心凝于笔端,或挥毫泼墨勾勒山河峥嵘,或精描细摹刻写英雄风骨,在水墨氤氲间重构血火淬炼的民族记忆,于线条律动中咏叹生生不息的华夏精魂。这些作品既是向历史硝烟中屹立的伟岸身影献上的艺术祭奠,更是对新时代强军强国征程的深情礼赞。让我们透过艺术家的匠心之作,感受铁血精神与水墨哲思的共鸣,见证大国风范与英雄赞歌在笔墨间永恒定格。
徐健师承花鸟画家王雪涛先生和画家、文史学家王森然先生。在他们的教诲和熏陶下,徐健成长很快。
他的绘画视野开阔,用笔练达,笔墨融合,设色自然,气韵混成,他笔下的花鸟虫草极为生动,曲尽其态。无论是丹顶仙鹤还是绿叶红荷,总是秀丽多姿,充满生机,给观者留下清新盎然的深刻印象。
徐健的作品曾多次在中国美术馆、香港人民大会堂、新加坡等地展出。他的作品渐为中外人士所推崇。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他的专题片《香远益清》,给予了较高的艺术评价。
徐健,与徐悲鸿先生为同宗、同族,徐氏本家。少年时即喜绘画,十五岁跟随著名花鸟画家、前北京画院院长王雪涛先生学习,自此即陪侍先生终生。
王雪涛先生(1903-1982)为白石老人弟子,擅长花鸟画,尤精于小写意,有华新罗遗意,他师法白石,在意不在迹象,故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徐健向雪涛先生学习,正是深得此心法。
当代书画界元老启功先生在题徐健花卉作品时说:“法乳能传王雪涛,名花齐放倍妖娆。众香国里书香在,万紫千红韵更超。”评价非常中肯。
除从师雪涛先生之外,徐健还曾登王森然、董寿平先生之门求教。王先生责他多读书,多读诗词,在画外多下功夫;寿平先生辅导以山水、梅、竹,以丰富画中涵量。
荷花系列中,代表作品有《香远益清》、《清丽》、《荷花图》卷等。荷花又名芙蕖,自《诗经》以来,累见之于诗人歌咏,而自周敦颐《爱莲说》一出,在她美丽的身姿之外,又赋予了更高的人格内涵,故人们既喜爱自然中的荷花,同时也喜爱画中的荷花。黄苗子先生题徐健荷花图“香远益清”,即是取自《爱莲说》中的名句。
的确,徐健的这件作品,提供人们的这种情思。那枝挺立盛开的红莲,引来无数的蜜蜂,由视觉产生嗅觉联想,也许正是画家所要表达的深意。荷花中硕大、碧绿的叶子,清脆宁折不弯的枝干,与乎优美娇艳的花瓣,黑白对比,疏密相间,刚柔互济,成为艺术的最佳组合,可以让画家的思想与笔墨自由驰骋。故在徐健笔下,能展现出荷花的多姿多态,很能引人入胜。
仙鹤系列中代表作品有《海天仙影》《咏鹤图》《松梅丹鹤图》等。
鹤,除了它象征长寿之外,还有它洁白的羽毛,长长双腿,形象高雅洁净;自由翱翔,鹤唳九天,与云为伴,如真如仙。除此含意之外,它那丹丁、黑羽、白翎,也是画家喜爱描绘的形象。
徐健正是抓住了这些含意和形象特点,为鹤传神写照。其中的《咏鹤图》,画一只丹顶鹤,正回首梳翎,造型准确而形象生动。香港著名的岭南派老画家赵少昂先生,看了之后十分高兴,便欣然命笔,在丹顶鹤的身后添了两杆墨竹,便成了一幅《竹鹤双清图》,这老、少两代的合作,无论构思、构图、笔墨,使人感觉到如天衣无缝,令人称绝。
鸡的系列,应该是徐健的看家本领,代表作品有《紫藤群鸡》《红柿雄鸡》《鸡鸣图》和《春风得意》等。从这些作品来看,徐健最善于画雄鸡。
在他的笔下,雄鸡或引颈高歌,或与同伴相逐相戏,总是那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五色斑斓的羽毛,透出几分得意;昂首阔步的姿态,有着几分高傲,可谓深得其性,使人喜爱。在紫藤架下,两只雄鸡相斗、相逐,而母鸡们在一旁观看,充满着人性,使人联想蹁跹。
其中可与《竹鹤双清》(即《咏鹤图》)相媲美的,是其与北京另一老画家齐良迟先生合作的《红柿雄鸡》图。先是徐健画好雄鸡,然后齐良迟先生于画幅上端再画柿子。这老、少两代人的合作,心领神会、有如宿构。“红柿”,象征着“红市”,“鸡”借谐音,寓意着“吉利”,其主题思想,十分明确。而两人合作的心情,十分愉快,故他们把各自的功夫、素养都发挥得非常充分淋漓,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作品。
徐健的优秀作品还远不止这些,他在求艺的道路上,转益多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经几十年的笔耕不辍,硕果累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