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这个八月,成绩单看起来像是被打了水,五场只拿到五分,客战4-4被玉昆放飞自我,主场1-2输给海港,客场又0-0被浙江按住节奏,虽然有一场补时2-0绝杀海牛稍稍止血,但随后的客场又0-1被武汉三镇绝杀,这样的走势放到任何一支想冲冠的球队身上,都叫人心慌意乱。
问题来了,成绩是外在表现,原因要从里头找,尤其是技战术和人员使用上出现的矛盾,已经不是个别场次的偶然了,连老将曹赟定都忍不住出来“点火了,直言斯卢茨基的战术单一——只会依靠陈晋一和高天意两个点,控球打法弱,轮换和信任机制混乱,导致很多好牌打废了,徐皓阳、杨泽翔这些有国家队帽子的球员都得不到应有机会,这话有刺,但也不是没根。
先说战术层面,申花的进攻频繁缺乏层次,边路、渗透、中路组织显得割裂,球队不是没有球员能串联,而是打法太依赖个别跑位和个人能力,遇到有组织的对手就容易被压制,这不是短期能靠球员拼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教练组在训练和赛前准备上做出调整,尤其是控球和转换的细节,这些场次里显示出来的问题已经反复出现了,不是偶然的发挥低迷。
再看人员使用和心理层面,曹赟定提到的“司机一词不是空穴来风,这里既有对战术单一的嘲讽,也有对教练用人惯性的批评,像徐皓阳、杨泽翔这种本该轮换或被激活的球员长时间被边缘化,反而让球队在体能、速度和创造性上吃亏,这种用人逻辑会把替补的竞争力消磨殆尽,球员心态一旦被搞僵,场上拼劲儿和临场反应都会打折扣,俱乐部在管理层面需要警觉。
球风与对手适配也是大问题,面对高压逼抢、快速反击的队伍,申花的传导速度和前场支点选择往往慢半拍,防线漏洞又让人担心,这就产生了连锁反应——进攻没效果,后场被动防守更累,体能跟不上,结果是越打越憋屈,越憋屈越难打出信心,这种恶性循环不能只怪球员,教练组必须承担起战术适配的责任。
舆论和球队关系方面,曹赟定这样的前球员公开发声有两层意义,一方面是情绪发泄,毕竟他在申花有感情,看到球队走形心里着急,另一方面也是镜子,显示出更衣室外部已经有不满情绪存在,俱乐部如果选择把这些声音一刀切成“黑申花或“内部出事,那只会压抑真实讨论,反而不利于问题暴露和改进,真相往往比“保护教练来得更重要,尤其在争冠关键期。
当然,反对意见也有合理性,目前申花也并非毫无道理的摆烂,教练的选择和战术布置有其可信度和逻辑,像某些球员确实存在体能或技术短板,不用他们或许有战术考量,这类声音同样值得尊重,问题在于透明度和说服力,当决策让大多数球迷和部分前队员都看不懂时,信任就会被掏空。
俱乐部层面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也很难,简单的是认清问题的多面性:战术单一、用人僵化、心理和体能管理不到位;难的是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可执行的改良方案,包括逐步丰富进攻套路、给更多球员实际比赛机会、调整训练侧重点和信息沟通方式,特别是在间歇期里,教练组和管理层该坐下来好好评估战术板和人员表,而不是对喷式的互怼,这对冲冠更致命。
最后结论是,申花现在不能继续自我安慰,既不能盲目护短把所有责任推给球员,也不能把教练当作替罪羊简单下课,真正要紧的是把问题拆开来处理,既要保留有价值的战术框架,也要补足短板和开放用人,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中超,时间不等人,此情此景,要么在本赛季及时调整,要么等到明年继续被别人拍着说教,说不定那时连声讨都少了,球迷要的是胜利,不是长篇辩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