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还没上市,就被教育培训企业预定1000本。
出版仅15天,3000本册销售一空,加急重印。
一个月内连续加印两次,印量达11000本。
华北电力大学、东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采购800多本。
被刘润读书会、印象笔记、万生心语、全国新书目、百道好书榜、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平台推荐。
连续举办十多场线下新书发布会,吸引近千名读者。
受秦皇岛市电视台和秦皇岛市总工会邀请,拍摄6期《走出无力感——听心理故事,品心理智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纪录片。
田辉至今不敢相信,自己第一次出书,才4个月,竟同时撬动起C端和B端的宝贵资源,收获源源不断的惊喜。
同时,他更感到庆幸,毕竟刚写书时他就掉进了一个大坑里。
《家书》,是田辉最初定下的选题。
因为儿子留学,田辉常写家书,感觉不错,便想着写一本关于家书的书。
田辉很有信心,带着选题策划书、目录大纲和第一章初稿初稿来参加秋叶写书私房课,满心欢喜。
结果,我现场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这是个典型的自嗨式选题。
也是大多数新人都会有的一个误区:以为自己想写的就是市场需要的。
但是不用怕,我们线下课每一期都会邀请多位出版社资深编辑来现场和新人们面对面沟通。
田辉很快遇到贵人相助,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赵嵘编辑对他说:
当下青少年的躺平、佛系、无力感是个大问题,出版社很关注这个选题。
田辉听懂了。
这不是个人建议,这是市场的声音。
田辉一下子被点醒:我原本只想着“我能写什么”,却忽略了“市场需要什么书?”以及“出版社愿意出什么书?”
这三个点的交集,才是自己真正的机会。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20年,田辉积累3000个咨询个案,记录15000多小时的倾听与对话素材,无论个人背景、专业和资源都很契合心理学方向选题。
自己有经验、市场有需求、出版社有兴趣,才是好选题。
于是,他当即放弃写家书,转向青少年无力感。
从自己的小世界,转向市场的大需求。从个人经历,转向社会痛点。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这一转直接决定后来的成功。
通过链接赵嵘编辑,田辉很快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签约。
为了让这本心理学书籍好看、专业又实用,田辉采用“故事+理论+技术”的结构来组织内容。
他用6个心理咨询案例故事贯穿全书:自卑人生、精神创伤、空心生活、阳光抑郁、恋爱无能、社交恐惧。
每个案例都是真实的咨询对话,读起来像小说一样吸引人。
把70个专业理论巧妙地融入故事里,比如在自卑案例中植入人格面具理论、自卑冰山理论等。
然后提供71个对应的实用心理技术方法,读者看完就能用。
你看,把内容梳理清楚,卖点也随之清晰了:
20多年咨询案例精华、70个心理理论观点、71个实用技术方法、44个心理插图表格……
后来每次送人新书,田辉都会找其中的几个小点来分享,赠书话术都变多了。
为了高效写书,争取更快出书,田辉使用了个特别的方法:仪式写作法。
每天晚上9点后阅读思考,早上5-7点起床写作,雷打不动。
只要完成目标就立马朋友圈打卡,分享金句、理论技术、阶段性成果。
建立超强仪式感的结果就是,疯狂上瘾。
不得不说,田辉这招太聪明了。
既给自己外部监督,又在无形中做营销。让读者产生期待,书还没出就有人惦记了。
写作期间收获的荣耀时刻,田辉都会详细记录,他称作:“荣耀时刻”激励法。
例如,编辑认可时刻:2023年11月29日是个幸福的日子。出版社赵嵘编辑反馈:“这是我至今为止接到过的最成熟的稿件之一。我觉得非常成熟,我甚至觉得没有任何地方需要修改,只要后面的章节都按照这个来就可以了。”
签约达成时刻:收到出版社签约合同的瞬间。
例如,初稿完成时刻:“这是一个重大的日子,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书的初稿,共计125732个字。”
每个关键节点都成为田辉继续前进的动力。
要知道,这种正反馈循环一旦建立,想停都停不下来。
你以为书写完就完事了?
真正的较量从营销开始。
书稿完成的时候恰好在新年期间,田辉便忙着给各位领导、专家、挚友发电子版,请他们做推荐。
他邀请的人脉覆盖四个领域:有青少年教育领域的省级领导;有北师大、华电等名校的心理学博导教授,有解放军总医院等医院心理科主任,还有深圳之窗、河北卫视等资深媒体人。
最后成功获得15位专家学者的推荐,这些权威背书就是最好的营销。
《走出无力感》正式上市后,田辉在线上持续“种草”,从签名衬纸开始,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持续发布新书动态。
线下他了举办十多场新书发布会。
如在衡水做心理沙盘培训和讲座期间,主动与主办方沟通,举行4场《走出无力感》新书发布会,销售200多本;
同时还与心理专业机构、社区读书会等组织链接,争取共办新书发布会,并赠送读书营活动等福利,也促成5-6场新书发布会,促进新书销售。
此外,主动链接意见领袖,不经意间收获大型新书发布会支持。如令火公益组织的发起人小七老师,对《走出无力感》非常认可,主动承担秦皇岛市新书发布会的宣传,在秦皇岛万达广场大中厅做大型新书发布会,吸引200+观众,10多位当地领导站台,极大提升声量和促进销售。
田辉还有一记狠招,就是大客户策略。
他列出近100个能链接到的大客户名单,给每个负责人寄送礼盒书籍,编辑专属短信。
关键不是推销书,而是站在对方角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结果呢,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亮眼成果:一家大型教育培训企业书还没上市就订购1000本。十几所高校采购800多本。
大客户订单成为销量的重要保障
大家也发现了,田辉从选题到内容,从写作到营销,每一步都考虑市场需求。
个人的专业能力只是基础,真正决定成败的是对市场的理解,对读者的洞察,还有执行力。
最重要的是,得明白:出书不是终点,而是传播价值的新起点。
写书不是为了“写书”,而是为了放大专业价值。
出书的目的,不是出书,而是为未来3-5年的商业做布局。
田辉的成功,不是因为写作文笔有多么优美,而是他找到了市场真正需求,用对的方法解决了对的问题。
素人也能逆袭,但绝不是靠运气。
而是靠对市场的敬畏,对专业的坚持,对营销的重视。
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如果一个人能量一直在上升,就会看见不同的层次。
很多人想做个人品牌,于是学写书,学出书,希望自己的能量一步步跃迁,最终能够成为人群中大家都能看见的那个人。
能否成就个人影响力,当然要靠大家自己努力,也需要运气,还有要遇到对的人,帮你产生化学反应。
很多人加入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比如田辉。
还有更多新人作者说跟着我走,就能开挂,我更愿意把我们秋叶看做的催化剂,催化了大家本来就有的基因。
请大家相信:我们不是为了风景而来,我们要的是,有一天我就是风景。
田辉做到了,你当然也可以。
八年来,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已经帮助331位新人出版专属图书。
不要担心写不出来,也不用担心积累不够,让我们来帮你打破卡点,让专业的人来指导你,越早行动,越早受益。
立即扫码和图书顾问1对1咨询,帮你从0到1打造一本属于自己的代表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