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印度总理莫迪结束访华行程,在回国的第一时间发文“感谢中国”,印度对美国的全面反击,也随之展开。特朗普直言,莫迪现在认错“为时已晚”!
9月1日深夜,印度总理莫迪在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后,于社交媒体X上发布了一条感谢中方成功举办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推文。
这条看似寻常的外交礼节,却如同一枚投入深海的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的专家圈,引发了一场关于其真实意图的激烈争论。
这绝非简单的客套,而是新德里在全球权力重构中,精心策划的一场多维战略博弈。
印度能源部长哈迪普·辛格·普里就朝着太平洋对岸扔了一颗"重磅炸弹"——他通过媒体公开喊话:印度从来没有通过俄罗斯进口石油来牟取暴利,俄罗斯石油也不像伊朗或者委内瑞拉那样,受到制裁。
这番表态不仅是直接与美方翻脸,更是直戳对方想要在能源领域实施垄断的痛点。
要知道,就在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以印度向俄罗斯采购大量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商品施加了50%的惩罚性关税。结果还没过去太长时间,印度这边就明确表明态度了。
特朗普正在以50%的巨额关税手段来打击印度。不知道是否出于报复印度的意图,特朗普被传取消了今年晚些时候访问印度的计划,而他原来的计划,是要在印度参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
如果特朗普不去印度的话,那他最多就是通过互联网视频等方式出席“四方安全对话”,这可能也会成为美印之间进一步割裂的影响因素之一。
其实特朗普不满的核心不仅仅是关税问题没谈妥,更是美印在战略协作上没谈拢。
之前美国一直想拉着印度在“印太”地区多做点事,希望印度更配合自己的战略布局。
可印度一直在关键事情上都是自己拿主意。
面对国际议题,不会跟着美国的节奏走;跟俄罗斯、中国合作,也没因为美国不高兴就停下。
这么一来,特朗普可能觉得印度没给美国想要的 “战略回报”,所以才用 “为时已晚” 施压,想让印度改改立场,同时在经贸议题上做出更大的让步,给美国提供更多好处。
特朗普总统很要面子的,生怕别人说他“胆怯交易”,现在印度骑脸输出,公开的指责美国自相矛盾,专挑软柿子捏,反击的可谓直击痛点。
当然,从全球地缘博弈的角度来讲,美国是什么样,世界各国早有认知,他们以大欺小,最喜欢干“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的事,那是举世公认的,用不着印度来提醒大家。
但这件事里最关键的,不是美国霸权嘴脸,而是印度的态度。
面对美国的压力,印度这次一反常态,从过去的“敢怒不敢言”,变成了公开的正面硬刚。这种底气的转变,背后是精明的经济账和周密的外交布局。
算盘打得噼啪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印度能拿到每桶大约12美元的价格优惠。别小看这12美元,积少成多,一年下来能为国家节省超过8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
到了2024年,俄罗斯石油已经占据印度总进口量的44%,这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命脉。
经济上的实惠是胆气,而外交上的合纵连横则是底牌。莫迪政府的操作堪称老道。在美国8月27日宣布加税后,他曾四次拒绝了特朗普团队的通话请求,摆出了一副“懒得理你”的姿态。
更值得玩味的是他的出访行程,选择“先日本,后中国”。
这被外界解读为,先去跟美国的盟友打个招呼,稳住一方,然后再去和中俄进行战略“对表”,协调立场。
刚刚结束的访华之行,无疑给莫迪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中方在会晤中明确表态,两国应该“聚焦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互相支持。这句承诺,在印度听来,无异于在对抗美国霸凌时获得了一个强大后盾。
当印度把目光投向未来,对比中美能提供的价值时,天平也开始倾斜。美国能给的是市场,但也附带着无尽的压力和胁迫。
而中国,不仅拥有一个庞大到无法忽视的消费市场,更有完整的产业链,可以弥补印度在美国市场的损失,并为其制造业的腾飞提供实实在在的机会。
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本意是想彻底敲打印度这个“摇摆派”,迫使其放弃中立,完全倒向美国阵营,共同对俄罗斯施加压力。
事与愿违。这记重拳非但没能把印度打趴下,反而像一个助推器,把它更坚决地推向了中俄一方。特朗普的算盘,打得震天响,结果却是满盘皆输。
这一系列操作,在美国国内也引发了轩然大波。包括沙利文在内的拜登政府官员和许多智库都痛心疾首,认为此举几乎摧毁了美国数十年苦心经营、拉拢印度的外交成果。
要知道,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印太战略”是重中之重,而印度,正是这个战略版图上最不可或缺的核心棋子。
一旦失去印度的配合,所谓的“印太战略”就等于被釜底抽薪,名存实亡。
印度的这次强硬回击,其象征意义远远超出了石油贸易本身。它像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了美国的脸上,向全世界宣告:那个单靠经济制裁“大棒”就能号令天下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印度外交秘书那句“两国关系不受第三方干扰”的表态,更是说得不能再直白,这番话就是直接讲给大洋彼岸的华盛顿听的。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龙象之争”,似乎正在迎来“龙象共舞”的全新可能性。
其“联美抗中”的冲动并未完全消除,只是在外部压力下,暂时将经济利益置于地缘政治对抗之上。未来的中印关系,将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拉锯战,充满着合作与竞争的悖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