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医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来源 | 2025第六届馆交会
暑气渐消,秋风起时,正是各行各业沉下心复盘、谋新的节点。于中医行业而言,尤其对数量庞大的小型中医诊所群体来说(例如医师个人经营的单店,或是小团队运作的中医馆) —— 这个秋天的蓄力,似乎比往年更迫切些。
我们常说中医有根,这根是千年医理的传承,是诊室里的药香,也是老中医坐诊的笃定。但当下,这份“根”要扎稳长壮,光靠“守”已行不通:患者不再只认“老牌子”,年轻人更看重便捷性;房租、药材成本逐年涨,单靠坐诊的营收模式愈发吃力;政策对备案、质控的规范越来越细,每一步都不能错;再加上隔壁连锁中医馆、线上问诊平台的冲击,不少经营者陷入“守着手艺,却愁着生意”的困境。
这份“守不住”的焦虑,其实从两组数据里看得更真切:2023年,全国民营中医类门诊部、诊所总量达86317家,较上年新增11900家;而2022年同类机构的新增数量仅为2834家,2023年的增量是2022年的4.2倍,实现爆发式增长。热闹背后是扎堆的竞争;“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4年二月数据:‘全国公立基层中医馆已从2015年的3000余个增至4.2万个,与此同时,9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已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这些公立基层医疗机构还自带医保托底、批量采购成本优势与大医院专家资源,天然挤压着小型中医诊所的生存空间。”夹在中间的它们,像困在石缝的小草,想向上生长却被现实牢牢掣肘。
这并非一家诊所的难题,而是小型中医诊所的共性挑战,如何在传承中找创新切口?如何把好手艺转化为可持续的经营力?如何在竞争中守住“一亩三分地”、打开新空间?我们走访全国数百家小型中医诊所时,听了太多这样的困惑,也见证了“敢破局”的经营者,用贴合“小而美”定位的创新动作,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医保:留客难,扛成本更难
小型中医诊所的医师们,几乎都被“医保”两个字难住过。不是不想给患者报销,是实在没条件 —— 不管是个体经营的诊所,还是小团队运作的馆,都没公立机构的批量采购优势,更架不住公立中医馆的全面包围。
这些年公立中医馆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批量采购让药材成本大幅降低;设备齐全且有大医院资源支撑,医生遇到复杂病例能随时会诊;最关键的是医保托底,患者自付比例低,对价格敏感的人群尤其有吸引力。可小型中医诊所呢?房租自己掏,药材只能小批量拿,连水电杂费都得从诊疗费里一点点抠,个体医师要扛下所有开支,小团队还要多算一笔人力成本,根本没法和公立体系拼成本。
有医生算过一笔账:一次针灸要准备针具、消毒用品,还要花40分钟操作,假如收80块钱,刨去物料和房租分摊,到手也就20来块。要是能刷医保,患者自付20块,剩下的60块得等医保结算 —— 周期长不说,还得满足各种合规要求,病历要写得滴水不漏,诊疗项目要完全对口,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被打回,钱没拿到还得担风险。
更无奈的是患者的选择。像一些年长的患者,不是不认可诊所的技术,是实在在意差价:“社康便宜,还能刷医保,我退休金不多,能省一点是一点。” 医生听了只能点头,没法解释自己的难处 —— 要是也降到20块,别说赚钱,连道地药材的质量都保不住。时间久了,不少常来的老患者,慢慢就转到了能刷医保的地方,诊所里的候诊椅,常常空着一半。
不过,其实“不拼医保”也有轻量的破局思路,精研中医创始人张静波曾试过“外治体验 + 深度调理”的模式,比如花几十块让患者先做一次肩颈推拿,感受疗效后再推荐针对性的中药调理,既不用承担医保合规压力,也能靠“小而精”的服务提升复购。这种不依赖大投入、聚焦单店服务的做法,不管是个体经营,还是小团队运作,都不用大投入就能落地。
对小型中医诊所而言,“小”不是劣势,不用追求大而全,反而能聚焦某类人群的细分需求,靠精准服务留住患者,比拼低价更长久。
人才:留不住人,自己扛全场
小型中医诊所里,最常见的两种困境:要么是个体医师“一个人撑全场”——既要看诊,又要抓药,忙的时候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要么是小团队“招得来人,留不住人”—— 助理干不了多久就离职,最后还是得靠核心医师扛活。
他们说,不是不想招人,是招不来、留不住。有医生就遇到过:“自己招过两个助理,第一个跟着学了半年、刚能独立做基础辅助就走了,说‘看不到成长路径’;第二个干三个月也离职,觉得‘每天抓药记病历,学不到真东西’。”到最后,医生只能自己扛:白天从早看到晚,晚上整理病历到半夜,感冒发烧到38度,想到患者约好了,还是得撑着去诊所。
其实,一些小团队运作的小型中医诊所,已经摸索出了留人的轻量方法。比如每周抽1-2个晚上,医生和助理一起讨论近期的病例,先让年轻人提出自己的诊疗思路,再一起分析优化。这种轻量的带教方式,无需搭建复杂体系,却能让年轻人真切感受到“在成长”,慢慢建立起独立接诊的信心。对“小而美”的诊所来说,不用追求培养全能医生,只要能让助理分担基础诊疗、患者回访这类工作,就已经能大大缓解“一人撑全场”的压力。
服务:雷同到只能拼低价
走在不少社区的街上,会发现几家中医诊所的招牌长得差不多 —— 都写着“针灸、推拿、中药调理”。不是不想做特色,是怕做了没人认,最后白费功夫。
有医生试过加小儿推拿项目,特意去学了技术,还买了两张儿童推拿床,可一个月下来,没几个家长来。家长的顾虑很直接:“你这儿一直看成人,给孩子推,我们不放心。” 最后,推拿床堆在角落落满了灰,医生还是只能做回老本行。
还有的医生想做膏方调理,熬制设备花了不少钱,药材配比也调试了很久,可定价成了难题:定高了,患者觉得不值;定低了,自己又亏本。纠结来纠结去,最后还是只能开汤药、做针灸。
到最后,大家都陷入价格战:你针灸80块,我就70块;你70块,我就60块。利润薄得像张纸,连进好药材的底气都没了,更别说做特色服务。
这些难,从不是某一家诊所的问题,而是无数小型中医诊所的共同困境。不管是医师独自经营的个体诊所,还是小团队运作的社区中医馆,都在面对成本、人才、客流的挑战,这些诊所藏在社区的角落里,守着一方药柜、一张诊桌,只想给邻里看好病,却总被现实绊住脚 —— 没有华丽口号,没有亮眼数据,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坚持用好药材,坚持认真看诊,在生存的缝隙里一点点找机会。而这份坚持,正是基层中医药服务最朴素的力量。
只是这份坚持,不该是“单打独斗”。独自开展患者科普常感精力不足,若借力社区健康活动搭建合作,拓客效率也会提升;想尝试新的中医适宜技术又担忧试错成本,若与产业链中的技术方协同探索,风险也能降低。这些“协同发力”的路径,正是“共生”的核心:无需独自承压,与同行伙伴携手,反而能把路走得更稳。
所以在九月的“馆交会”上,我们专门设了“小诊所、大经营”论坛——“小”不是局限,是小型中医馆“灵活聚焦、精准服务”的天然优势;“大经营”不是追求规模,而是打破“守手艺却愁生意”的困境——用轻量化创新做透细分需求、用低成本策略控制成本、用协同资源补齐短板,让小诊所也能有稳定客流、可持续盈利的“大空间”。本次论坛正是围绕“小诊所如何做好大经营”,拆解真问题、共享实方法。
毕竟,小型中医诊所的路不是一个人能走宽的,一起拆难题,才能找到活下去、活得好的方向。
李 沛
演讲主题:
567平米小医馆的1800天:小单体的运营“笨功夫”
河南南阳人,郑州昭然中医馆创始人,2020年从互联网行业跨界到中医馆行业,经营医馆有将近5年,医馆以青年中医和民间明医为主,极其重视药材品质,在于青年中医赋能和经方药房的建设上有一定经验,一直秉承:明医,好药,强运营的理念,立志将昭然中医馆打造成一家有温度的医馆。
尤 洋
演讲主题:
关于青年中医学子发展的一点陋见——发心如磐笃,功夫在诗外
宁波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医生
宁波抱朴堂中医诊所创始人
宁波玄胡中医诊所创始人
深圳颐仁青年中医会副会长
王文潮
演讲主题:
中医“药诊店”的构想与实践
怡寿堂第四代传承人,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康复理疗师。
自幼跟随祖父王应时及父亲王子南学习中医,耳濡目染。后求学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深受近代中医现代化先驱、中医临床家、教育家祝味菊先生影响,被祝味菊独女祝厚初认为是祝派传人。毕业后曾跟随国内各大中医名家如上海名医蔡德亨等学习。
戚展羽
演讲主题
定位定生死——利用个人优势快速突破
90后青年中医;自营连锁中医诊所;为单店年营收500万以下门店提供内部架构、精细化运营、快速转型的解决方案。
邸晓莅
演讲主题:
从“大而全”到“小而美”——医疗投资十年路
青岛甘草教育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甘草医庐创始人,中医世家,先后投资运营社区门诊、二级综合医院、传统中医馆,积累了丰富的医疗机构投资管理经验。
陈 意
演讲主题:
待定
苗医技法传承人,新派儿推代表人物。专攻小儿推拿,传承中医文化。在求学之路上,访遍全国各地名老中医,先后在成都、青岛、济南、河南、广州学习各大流派小儿推拿;并于2015年正式创立自已儿推品牌。后跟随虢盛贾氏天乙传承人进行深度的中医外治功法及技法的学习,将其运用于小儿推拿的实践,让小儿疾病的辩证及外治疗法的实施更赋予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在小儿常见疾病的治疗和慢性体质的调理方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个人独到的见解。
2017年在中医育儿平台上拍摄了小儿推拿至套基础手法教学视频,2018年拍摄了常见小儿问题的辩証教学视频,一直受到至国各地家长的队可。
#大会信息#
第六届馆交会暨2025中医药生态合作大会
- 主题 -
共 生
- 时间 -
2025年9月23日 8:30-18:00
2025年9月24日 8:30-18:00
- 地点 -
杭州雷迪森铂丽大饭店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108号)
医馆界传媒 长城医馆学苑
- 规模 -
3000+人
- 参会对象 -
中医医疗/养生机构、中医师、中医投融资、政府领导、行业协会、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中医创业者等中医药产业界人士。
同期活动
时间:2025年9月18日-24日(含23-24日第六届馆交会)
地点:杭州雷迪森铂丽大饭店(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108号)
▷ 参会报名
「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官方指定报名通道。
▷ 大会地址:杭州雷迪森铂丽大饭店
第六届馆交会综合展览面积超4000平米
▷ 2025中医技术成果交易会展区(9月23日-24日)
▷ 2025中医馆产品集市(9月23日-24日)
参会报名咨询
紫苏:180 1879 0602 (手机/微信)
茯苓:158 1468 8287 (手机/微信)
I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作者/佩兰,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编辑|佩兰 视觉|花椒
茯苓|17675458287(微信同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