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来临,孩子上下学路上的交通安全细节牵动着家长的心。让孩子顺利、安全地开启新的学期,这份交通安全提示请收下。
点击播完整视频
防止突然冲出引发事故
这些位置要注意
大多数家长都知道机动车有盲区,然而很多孩子却不了解,如果非机动车或行人从驾驶人的视野盲区突然窜出,留给驾驶人的反应时间非常短,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025年8月17日下午,在山东菏泽单县城区,19岁的朱某载着12岁的弟弟,驾驶电动自行车穿过排队等红绿灯的车流横过马路。这时,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车避让不及,与电动自行车相撞,好在姐弟两人只是轻
微受伤。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事故科民警 马铭: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电动车驾驶人在没有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横穿马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电动车驾驶人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交警表示,像这种突然从盲区窜出的事故突发性强。孩子在上学路上途经交叉路口尤其要引起注意,这种行人、非机动车突然窜出类事故一般发生在交通信号灯交替时。
绿灯亮起后所有车辆都会起步行驶,如果碰上有闯红灯的行人或是在上一个绿灯没有过去的行人、车辆继续前行的话,司机左右两侧容易产生盲区,引发事故。
公交车站台也是一个容易发生此类事故的地方。公交车体积大,到站停车后,容易遮挡住后方行驶车辆的视线,有些乘客下车后在公交车前猛跑横穿马路,相当危险。
还有一处风险点是两侧停满车辆的道路,在这种道路上行驶时,驾驶人的视线容易被停止的车辆阻挡,很难观察到道路两侧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有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人突然从车缝中冲出,驾驶人往往会刹车不及,引发事故。
因此,机动车驾驶人在开车经过学校、小区、公交车站、路口时应减速慢行,孩子和家长在过马路的时候也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要心存侥幸。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宣传教育研究部研究人员 张翼飞:提醒监护人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如果由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责任,导致孩子发生危险,造成侵权行为,监护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交警提醒家长和学生们,无论步行、骑行还是骑乘电动自行车时,遇到上面提及的路段,一定要等一秒、多观察,确保安全再通过。
独自骑行上下学
警惕“开门杀”
上学放学路上,有些年满12周岁的孩子选择独自骑行,交警提醒,骑车通行除了自身要遵守交通法规以外,还要时刻关注周围其他车辆的动态,尤其注意“开门杀”。“开门杀”指的是车辆停稳后,驾驶人开门时不认真观察后方是否有行人或者来车,贸然打开车门,导致行人或者车辆经过时来不及反应,撞上车门或避让时撞上后方来车等情况。
2025年5月16日早上,江西赣州寻乌县的一名学生赖某经沿江路骑行上学时,一辆小货车在某服饰城门口路段突然停下,随即打开车门,将赖某撞倒在地,好在赖某只是受到轻微擦伤。
在这起事故中,中学生赖某遇到的这种事故,被俗称为“开门杀”。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曾对“开门杀”事故开展过专题研究,并对近年来发生的此类事故典型案例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违法停车等行为,是致使“开门杀”事故多发的重要前置条件。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宣传教育研究部研究人员 李君:数据分析,有30%的开门杀事故可能会有二次事故的发生,因为行人还有非机动车,如果遇到了前方突然打开的车门,为了避免伤害,可能会选择突然变向,有时候还会越线,这个时候就往往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危险,后方正常行驶的车辆这时候可能会来不及避让,这样就会导致后果严重的二次事故。
对于步行和骑车上学的孩子们来说,防范“开门杀”的关键在于保持安全距离、靠右通行、提前观察。大部分汽车的车门打开宽度在80至100厘米,所以距离汽车的位置在1米以上才能确保安全,步行、骑行时要注意保持与车辆的横向距离。
路过停在路边的车辆时,应当提前观察、减速慢行,不要紧贴停放的车辆行驶,更不要从道路中间或两车之间突然穿行。特别是刚停下来的车辆和打双闪灯的车辆,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以防车门突然开启。
- 选择安全地段停车 确认后方安全再下车
对于乘坐机动车上下学的孩子,家长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尤为重要。
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民警 雷雨晴:家长在接送孩子停车时,第一,将车辆停放至学校周边允许临时停放的地方;第二,应当要紧贴道路右侧,提醒孩子从右侧车门下车;第三,要提前告知孩子,车辆未停稳之前不要下车,确认后方无其他车辆后才能开门下车。
作为驾驶人,除了规范停车以外,还应在开门的时候多加留心,“远端手开门”法和“两段式开门”法能有效避免“开门杀”事故的发生。
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民警 雷雨晴:“远端手开门”法主要是用距离车门较远的那只手开车门,左门用右手开,右门用左手开,这样我们的上半身就会自然转动,头部和肩膀不由得向外,就能及时观察到后面驶来的车辆。还有一种是“两段式开门”法,就是在开车门的时候不要一下子推开,先轻轻推开一条小缝,然后扭头向后观察情况,确认安全后再完全推开。
“小一”新生:
走路牵好手 红灯停步走
新学期开始,对孩子们来说,尤其是新进入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上下学通行方式和原来相比可能会变化比较大,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学生上下学主要的交通方式包括步行、乘车和骑行,其中最多的还是步行方式。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与幼儿园相比,他们的通行距离会变长,但刚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对风险的判断和感知能力较弱,无法将交通规则以及自己出行的场景进行强关联,风险隐患更大。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宣传教育研究部研究人员 张翼飞:他们比较活泼好动,很容易就会注意力分散,比如说同伴之间的招呼、家长在对向马路招手等。他们注意力分散之后很容易就不看红绿灯,直接横过马路发生危险,还有一些小朋友,在绿灯还有几秒的时候就强行过马路,等到中途突然变成红灯的时候又突然猛跑折返,或者说低头过马路等,这样都会形成一些风险。
- 初中少年:满12岁再骑车 靠右不并排
根据相关规定,未成年人年满12周岁才可以骑自行车上路,交管部门提醒,骑行需要观察路况,遵守交通法规,不要和同伴们并排骑行、互相攀扶打闹。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行,如果没有非机动车道则应靠右骑行,在过马路的时候,请在人行横道上下车推行。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宣传教育研究部研究人员 李君:特别提示初一的新生,因为刚刚年满12周岁可能刚学会骑车,家长要陪同孩子们去多练习,等他们熟练了之后,再让他们独立骑行上下学。
中学生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他们的自由度更大,通学的路更远,使用的交通出行方式也更多。除了骑行、步行以外,还可能存在公交车、地铁之间的换乘。
交警提醒,无论是步行还是骑行,在过马路前,请放下手机,摘下耳机。千万不要边过马路路边看屏幕。确认信号灯、左右来车情况以及最好和司机有视线交流。
来源:央视《法治在线》
声明:如需转载或开白名单,请留言联系获取授权!转载须在文首标注来源交通言究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