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携理想i8、理想MEGA及理想L系列车型亮相2025成都国际车展。相比车型,此次参展,理想汽车的核心亮点更加聚焦VLA(视觉-语言-行动)司机大模型的落地进展。
据理想汽车官方披露,其VLA模型自8月20日随理想i8同步启动用户交付后,已实现全球首个基于VLA大模型的辅助驾驶功能落地,后续计划于9月10日开启全量推送。
对于VLA架构的技术逻辑,理想汽车自动驾驶研发高级副总裁郎咸朋解释称:“VLA分别代表视觉、语言和动作,与人类学习新知识、新能力的模式相同,具备学习藏在数据背后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像人一样去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VLA架构也将带来更强大的能力和体验提升。”
从交付后的实际数据来看,VLA的市场反馈已初步显现。截至8月29日,首批理想i8用户中,单日最长VLA行驶里程超770公里,单次最长VLA行驶里程超420公里;辅助驾驶每日使用率较此前提升3倍,累计里程渗透率提升2.2倍,泊车每日使用率提升2.1倍。
据郎咸朋观察,用户对VLA的接受度主要源于“更拟人的绕行、更舒适的体验和更惊喜的泊车”三大特点,而这些体验的背后,是VLA四大核心能力的支撑。其中包括,推理能力可模拟人类语言与认知方式思考驾驶过程,规划能力能生成接近人类驾驶习惯的绕行轨迹,记忆能力可存储用户驾驶偏好及商场、停车场、小区路线,迭代能力则结合世界模型中的强化学习实现性能快速优化。
理想汽车预计,2026年同期,其VLA模型的MPI(平均无接管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水平。
回顾理想汽车的智驾研发历程,其自2021年启动辅助驾驶全栈自研,已从规则算法主导的人工时代,跨越到以模仿学习与强化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时代。截至8月29日,理想汽车用户辅助驾驶总里程已达49亿公里,较2024年同期增加27亿公里。自2024年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功能开启内测以来,其MPI在一年内实现超20倍性能提升。
目前,辅助驾驶已成为理想汽车用户日常用车的重要功能,也被官方列为新用户购车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VLA并非理想汽车的独家技术方向。公开信息显示,智驾方案供应商元戎启行已进入VLA模型量产阶段,技术主打防御性驾驶,涵盖空间语义理解、异形障碍物识别等功能;奇瑞汽车计划通过猎鹰智驾在猎鹰900车型上落地VLA模型;吉利汽车则以“千里浩瀚”智驾系统为基础探索相关路径。
此外,行业对VLA技术路径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例如华为明确表示不会采用VLA路径,更倾向于WA(世界行为)模型;Momenta创始人曹旭东则认为,VLA对自动驾驶系统上限有一定提升,但不足以支撑规模化L4级别自动驾驶,强化学习才是更关键的技术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