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宇宙标准模型“大爆炸”或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大撕裂”

0
分享至

如果要给当今宇宙学找一个“标准答案”,那无疑是ΛCDM模型。

几十年来,它几乎就是一本教科书的代名词:Λ,宇宙学常数,用来解释暗能量;CDM,冷暗物质,用来解释看不见的质量和引力。模型简洁优雅,算出来的结果能和大量观测对得上。



但这栋看似稳固的大厦,正在出现裂缝。

问题不在于它完全错误,而在于它遮掩太多。它告诉你暗能量是一个常数,却完全没有回答这个常数是什么,来自哪里。

它设定暗物质存在,却一直拿不出“现货”,只能列出一大堆候选,比如WIMPs、轴子、黑洞碎片,却没有任何被实验证实。换句话说,ΛCDM像是个会计师,账面数字干净漂亮,但真正的钱放在哪里,没人知道。

这其实并不罕见,科学的演化史就是这样:开普勒写下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却完全不明白行星为什么会按那个轨道跑;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却对引力本质一无所知,只能把它当成“远程作用”。



科学总是先找个模型把现象算出来,再等数据积累,慢慢把模型掰开、修补,最后推翻。

现在,ΛCDM遇到的就是这个时刻。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和一系列新实验,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高精度数据,结果发现,宇宙的“暗区”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ΛCDM不过是个简化的账本,它把复杂性都藏在了背后,就像开普勒定律只能描述两体运动,而真正在星系尺度上起作用的,是混乱的多体引力系统。

最刺眼的矛盾,是“哈勃常数张力”。

哈勃常数是宇宙学的核心参数,描述当下宇宙的膨胀速度。早期的数据来自宇宙微波背景(CMB),那是大爆炸留下的余辉;晚期的数据则依靠Ia型超新星和红巨星顶点(TRGB)等“标准烛光”。



理论上,两个方法应该得到同样的结果,但现实是,它们的差距越来越大。

更糟糕的是,这些测量方法相互独立,误差不能互相抵消。你不能再说“是不是仪器出了问题”,因为不同仪器、不同方法、不同团队,得到的结果都一致地“不一致”。

这就意味着,不是测量错了,而是模型本身有问题。要么哈勃常数并不是“常数”,在宇宙不同区域或不同时间段数值不同;要么暗能量根本不是恒定的。

而这时,DESI(暗能量光谱仪)的结果让争议彻底爆炸。



DESI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暗能量观测计划,它同时观测Ia型超新星和重子声波振荡(BAO)。结果很直接:ΛCDM成立的概率不到0.3%。科学上这已经接近“可以宣判”的级别。更刺激的是,数据甚至暗示暗能量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起伏、有波动的历史。

大约在50亿年前,它可能经历过一次“幽灵态”,即宇宙的压强大于能量密度(w<-1)。如果这种趋势延续下去,就会走向“大撕裂”:星系被撕开、恒星被撕开、行星被撕开,最终连原子核都无法幸免。



当然,是否真有“大撕裂”,还需要更多验证。但至少可以确定,暗能量不是ΛCDM假设的那种一成不变的常数。它更像是一股动态的力量,在宇宙历史中曾经起伏不定,甚至可能在80亿年前就出现过剧烈波动。这远比“Λ常数”要复杂,也让我们重新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皮毛。

更吊诡的是,就算我们接受暗能量是动态的,它依然解决不了哈勃常数张力。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它会让张力变得更严重。换句话说,我们试图用新补丁去弥补旧漏洞,结果发现漏洞更多了。

二十年前,谁也不敢打包票暗能量研究会有成果。

如今,DESI不到1亿美元的投入,已经撼动了整个标准模型。相比之下,大型强子对撞机花了500亿美元,却没找到任何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粒子。



再看看韦伯望远镜,花了100亿美元,但它的数据注定会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宇宙学。可以说,这是科研赌博中少有的“赢麻了”的局面。

那么未来会怎样?可能我们会发现,宇宙里存在不止一种暗能量,甚至有不同种类的暗物质。也可能广义相对论本身需要修改。也可能宇宙的历史并不是单调的一条直线,而更像地球的地质史,经历过不同的“宇宙年代”,每个年代的规律都不一样。

这意味着宇宙学未来的故事,将不会是“一个方程解释一切”的简单模式,而是复杂、曲折,充满意外。

在这种背景下,ΛCDM的确还没有彻底死掉,但它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唯一答案”。它更像一个过渡性的模型,一个临时框架。真正的宇宙图景,正在新数据中慢慢显露出来。

就像开普勒的定律终将被牛顿取代,牛顿也终将被爱因斯坦修正,ΛCDM最终也会让位于新的理论。而今天,我们正站在这样一个节点上。

所以,与其说ΛCDM在崩塌,不如说科学正在升级。宇宙远比我们想象的辽阔和复杂,而我们刚刚走出第一步。

参考文献:
Leauthaud, Alexie, and Adam Riess. “Looking beyond lambda.” Nature Astronomy 9.8 (2025): 1123–112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怒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跑不快,谁为骑行者发声?

央视怒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跑不快,谁为骑行者发声?

艾米手工作品
2025-09-15 16:30:38
47岁“渐冻症”网红老贺去世,妻子将其抛弃,老父亲照顾了4年

47岁“渐冻症”网红老贺去世,妻子将其抛弃,老父亲照顾了4年

180视角
2025-09-15 12:21:23
柯克案凶手落网,亲爹大义灭亲,特朗普感慨:“中国比我们快”

柯克案凶手落网,亲爹大义灭亲,特朗普感慨:“中国比我们快”

放开他让wo来
2025-09-15 23:16:25
希望中国,少一些唱赞歌的弱智,少一些乱撕咬的野狗

希望中国,少一些唱赞歌的弱智,少一些乱撕咬的野狗

柴差说
2025-09-09 13:19:04
王菲也没想到,离婚26年,窦唯给自己上了生动一课,窦靖童没说错

王菲也没想到,离婚26年,窦唯给自己上了生动一课,窦靖童没说错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14 11:02:01
两个重磅利好 股市又要飙涨了?

两个重磅利好 股市又要飙涨了?

资本时差
2025-09-15 22:51:38
事关统一大市场建设!国务院批复10个地区开展改革试点,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技术市场体系|宏观经济

事关统一大市场建设!国务院批复10个地区开展改革试点,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技术市场体系|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15 18:51:03
1945年,2万日军携1万妇女躲进长白山,80年间下落不明,去哪了?

1945年,2万日军携1万妇女躲进长白山,80年间下落不明,去哪了?

小豫讲故事
2025-09-15 06:00:17
坠楼小生邻居帮聚会朋友说话

坠楼小生邻居帮聚会朋友说话

毒舌扒姨太
2025-09-15 23:06:17
美国“星链”网络服务再次中断,乌克兰军方已无法使用

美国“星链”网络服务再次中断,乌克兰军方已无法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8:38:10
30 岁被迫延毕,35 岁青基失败,42 岁拿到面上:科研没有绝路

30 岁被迫延毕,35 岁青基失败,42 岁拿到面上:科研没有绝路

生物学霸
2025-09-14 17:13:45
孙女被富二代打进医院,对方宣称随便告,我转头拨通弟弟的电话

孙女被富二代打进医院,对方宣称随便告,我转头拨通弟弟的电话

五元讲堂
2025-09-09 15:08:08
失踪34年的志愿军战俘程立人,在阿根廷成巨富,坐拥60万亩土地

失踪34年的志愿军战俘程立人,在阿根廷成巨富,坐拥60万亩土地

娱乐圈的哔哔王
2025-09-14 11:49:19
一位烟酒店老板的慨叹:“从业这么多年,从没遇到如此艰难的时候”

一位烟酒店老板的慨叹:“从业这么多年,从没遇到如此艰难的时候”

灵兽
2025-09-01 21:47:26
炸裂!比释永信更夸张的同行出现了,5600段私密视频只是冰山一角

炸裂!比释永信更夸张的同行出现了,5600段私密视频只是冰山一角

梁讯
2025-08-01 17:58:50
低成本躺平的时代来了!

低成本躺平的时代来了!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9-15 11:21:25
善恶到头终有报!77岁瘫坐在轮椅上的秦煌,已然成了一个“笑话”

善恶到头终有报!77岁瘫坐在轮椅上的秦煌,已然成了一个“笑话”

阿涛讲情感
2025-09-14 20:40:05
于朦胧事件终于有进展!任嘉伦发文真是细思极恐,陈晓也曾经历过

于朦胧事件终于有进展!任嘉伦发文真是细思极恐,陈晓也曾经历过

陈意小可爱
2025-09-14 16:38:05
9月后,四大“降价潮”要来了?普通人终于能省点钱?

9月后,四大“降价潮”要来了?普通人终于能省点钱?

猫叔东山再起
2025-09-15 09:10:13
罗永浩称华与华老板已向其道歉

罗永浩称华与华老板已向其道歉

界面新闻
2025-09-15 12:15:11
2025-09-16 02:07:00
质子教授 incentive-icons
质子教授
科学即真理
450文章数 12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出去吃烧烤,爸爸让3岁女儿请客吃饭,谁知她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手机要闻

vivo双旗舰被确认:三焦段变焦闪光灯+1nit极暗柔光屏,没对手了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