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台当局禁令失效!台胞踊跃赴京观阅兵,释放怎样的信号?

0
分享至

文|懂点历史赵富贵

编辑|懂点历史赵富贵

台当局原以为一纸“禁令”就能把岛内民众挡在北京阅兵场外,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拦住人,反而让越来越多台胞主动“买票上车”,热情涌向北京。

这场禁令风波,不仅让外界看清了民心向背的真实走向,也把台海两岸的政治温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在台当局“封堵”之下,为何还有这么多台胞执意北上?这背后到底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禁得了人,却禁不住心

台防务部门日前发出所谓“警告”,称台籍人士赴大陆参加军事庆典“可能违反法律”,话说得不轻,语气颇为强硬。

取材网络



但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禁令一出,反倒像是给北京阅兵打了免费广告,岛内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抢票成功”的截图,甚至有人自嘲“这是我实现统一的第一步”。

这不是简单的“逆反心理”,而是台胞用脚投票的真实写照。对许多台民众来说,北京阅兵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而是一种国家认同的象征。过去几十年,岛内教育不断淡化甚至扭曲对祖国的认知,但血缘、文化、情感这些东西,不是靠课本删几页、换几个词就能抹掉的。

更关键的是,台当局说到底只是“禁止”,却拿不出任何真正的惩罚措施。不少法律界人士直言,这种“政治姿态式”的禁令,既缺乏操作性,也不具备法律效力,就像是空中楼阁,看着唬人,用起来却空洞。民众自然看得明白,这种“吓唬”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有决心、有态度的台胞根本不买账。

取材网络



担心的是人心,怕的是认同

台当局之所以如此紧张,说到底怕的不是阅兵本身,而是怕台胞亲眼看到大陆的发展,亲耳听到祖国的声音,亲身感受到那股归属感。这种“心理落差”,比任何宣传都来得直接,也更具冲击力。

一位赴京的台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得很直白:“我想亲眼看看祖国到底发展成什么样了,不想再被岛内媒体洗脑。”

这句话,或许正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信息高度碎片化的今天,民众获取真相的方式越来越多,封锁和误导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台当局担心的是,当越来越多台胞主动走进大陆、了解大陆,自然就会对比出现实差距,原本建立在刻板印象上的“对立思维”也就会逐渐瓦解。

取材网络



这对台当局来说,无疑是一种“软失败”。他们知道,一旦民心开始松动,所谓的“台独共识”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与其说他们在防观阅兵,不如说是在防现实、防认同、防真相。

阅兵成风向标,岛内民意在转向

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台海民意正在发生微妙但深远的变化。以往台当局还能靠“抗中保台”维持一定的政治动员力,但如今这一套已经越来越难奏效。

岛内年轻人不再一味接受“仇中教育”,反而对大陆的经济机会、科技发展乃至社会稳定产生好奇甚至向往。

取材网络



这次北京阅兵不仅吸引了台胞踊跃赴京,也在岛内激起了关于“国家认同”的新讨论。一些原本中立或模糊立场的民众开始重新审视两岸关系,甚至有人在社交平台直言:“如果不是当局一直阻挠,也许两岸早就走得更近了。”

台当局想靠禁令筑起一道“心理防线”,但现实却告诉他们,墙可以建,心却挡不住。尤其是在大陆不断释放善意、优化政策、扩大对台开放的背景下,这种“政策对比”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大陆不说空话,给的是实打实的机会和平台;台当局只会摆姿态、玩封锁,结果反而把人心往外推。

取材网络



谁在收割信任,谁在透支未来?

大陆这次并没有大张旗鼓地“邀请”,也没有刻意动员台胞赴会,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反而是台当局先慌了神、急了手,越是想封锁,越是暴露出自身的不自信。这种局势下,谁在收割信任、谁在透支未来,其实已经一目了然。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不会止步于一次阅兵。未来无论是经济合作、文化交流还是教育往来,台胞与大陆之间的联系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而每一次真实的接触,都是对岛内“反中叙事”的一次反击。台当局如果继续选择视而不见,只会在舆论场和现实面前节节败退。

取材网络



说到底,民心是最难封锁的力量。它一旦动了,就像水流一样,挡得了一时,挡不了一世。

这次阅兵事件,看似是台当局的“禁令”失效,实则是台海民意的一次自我表达。它告诉我们,一纸禁令拦不住走向认同的脚步,也挡不住真相的传播。而谁能真正赢得人心,谁就握有未来的主动权。

参考资料
中华网——台湾同胞受邀出席九三阅兵 共忆历史展望未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求知所 incentive-icons
历史求知所
历史并不枯燥。
6754文章数 661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歼-20战机首次进行静态展示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理想i6定档9月26日发布,定位纯电五座SUV

汽车要闻

650km续航 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

态度原创

旅游
时尚
家居
手机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50岁阿姨也能穿得亮眼高级,这些搭配的技巧请收好,特别实用

家居要闻

江南秘境 理想生活模样

手机要闻

真我 15 深度体验:续航超预期,但这一点让人意难平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