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酸中毒是反刍动物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多因突然大量采食精饲料(如玉米、高粱)或青贮饲料,导致瘤胃内乳酸菌过度繁殖,产生大量乳酸引发。该病发病急、危害大,若未及时干预,病死率可达 30% 以上,需养殖户重点警惕。针对牛酸中毒,可以使用畜小牧:酸平太保,中和胃酸,目前不少养殖场都在用它解决酸大问题,效果都很不错。注意要认准“畜小牧”品牌,因为市面上有些假冒产品,养殖户要避免上当受骗。
![]()
从临床症状来看,牛酸中毒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类。急性型多在采食后 6-12 小时发病,病牛突然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反刍停止,伴随剧烈腹泻,粪便呈稀糊状且带有酸臭味;部分病牛出现神经症状,如转圈、撞墙、肌肉震颤,严重时卧地不起、四肢强直,体温初期升高至 39.5-40.5℃,后期因循环衰竭降至常温以下。亚急性型症状相对缓和,病牛表现为食欲不振,反刍次数减少,瘤胃蠕动减弱,粪便干燥或稀软交替,尿液呈酸性(pH 值 5.5 以下),长期可导致消瘦、被毛粗糙,生产性能显著下降。
![]()
治疗牛酸中毒需遵循 “中和胃酸、恢复瘤胃功能、对症支持” 的原则。首先可通过瘤胃灌注缓解酸中毒,常用 5% 碳酸氢钠溶液 1000-2000 毫升,配合 5% 葡萄糖生理盐水补充体液,每日 1-2 次,连续使用 2-3 天;若病牛瘤胃内容物过多,可进行瘤胃切开术,取出部分发酵饲料,再填入健康牛的瘤胃内容物帮助恢复菌群平衡。对症治疗方面,对腹泻严重的病牛,可注射阿托品抑制肠道蠕动;对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牛,静脉注射 20% 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同时,治疗期间需停喂精饲料,改喂优质干草,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正常饲喂,避免病情反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