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天津峰会,两张满是亲近的合照,印度总理莫迪用最直白的动作告诉全世界:印度不会被任何外部压力压低头。
“和普京总统见面,每次都很愉快。”9 月 1 日,莫迪在 X 平台上晒出自己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热情拥抱的照片;没隔几小时,他又发了一张两人同乘一车的画面,配文说和普京的对话 “总能聊到点子上,很有启发”。
这些互动看着平常,背后的时机却格外敏感 —— 就在四天前,美国刚对印度加征了 50% 的关税,理由明明白白指向新德里不肯停买俄罗斯石油。白宫也没藏着掖着,直接放话施压:只要你停购俄油,关税立马就能降。
一、关税大棒砸不动,美印关系先裂了口
8 月 27 日,美国对印度加征的关税正式落地,这次征税的产品覆盖面相当广。说穿了,这场贸易摩擦的核心就一个:印度死活不停止买俄罗斯石油,华盛顿心里早就不痛快了。
特朗普政府之前明说过,只要印度改了买俄罗斯石油的主意,这些关税就能马上调回去。这种 “一边拿棍子吓唬、一边递糖诱惑” 的套路,看着直接,偏偏在印度这儿没奏效。
《纽约时报》8 月 30 日还爆了个料:特朗普本来计划秋天去印度,为的是参加 “四方安全对话”(Quad),结果现在因为两边分歧太大,这趟访问直接黄了。
二、连电话都不接!莫迪对美国摆起硬姿态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还挖了更多细节:最近几周,特朗普至少四次想给莫迪打电话,结果全被拒了。这种外交上的 “冷遇” 可不多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印关系已经跌到了近期的低点。
报道里分析,莫迪对两件事早就憋着火:一是特朗普那句 “死亡经济体” 的评价,二是美国说加税就加税的单边做法。在印度领导人看来,这不仅是不友好,更是明晃晃挑战印度的主权。
其实在关税生效前,莫迪 8 月 25 日就放了硬话:“不管外面压力多大,我们都会一直攒实力,扛住这些挑战。” 他特意提到,要护住印度农民和小企业家的利益 —— 这些都是印度国内不能碰的 “基本盘”。
三、能源需求才是硬道理!印度顶着威胁多买俄油
路透社拿到的独家消息说,印度不光没减从俄罗斯买石油,反而打算 9 月份再多买些。这个动作再明确不过:新德里的外交政策,首先得围着自己的需求转,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印度本来就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能源够不够用、稳不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根本。俄罗斯石油给的价格有优惠,能帮印度压一压通胀,还能减少贸易逆差 ——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经济好处,印度没理由放着不用。
白宫的威胁,刚好和印度的实际利益撞了车。莫迪政府的选择很直接:先顾着国内的需求,至于外部压力,爱谁谁。
四、地缘棋局里,印度把 “自主” 攥得更紧了
莫迪和普京在上合峰会上那么亲近,可不是碰巧,这背后就是印度一直搞的多元外交 —— 不想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更不愿彻底倒向美国或俄罗斯任何一方。
莫迪9月1日在X上发布了一张自己和普京同坐一辆车的照片,并写道:“上合组织峰会结束后,我和普京总统一同前往双边会晤地点。与他的对话总是富有见地。”
印度和俄罗斯的交情是老底子了,从国防、能源到太空,合作面特别广。单说国防合作,印度军队里 60% 以上的装备都是俄罗斯的,这么深的利益绑在一起,哪儿能说变就变?
当然,印度也没打算疏远美国,可它心里门儿清:绝不能让人看成华盛顿的 “跟班”。莫迪政府现在做的,就是把印度的 “大国范儿” 亮出来 —— 外交上得自己说了算。
从新德里的选择就能看出来,国家之间打交道,靠的是互相尊重和实实在在的利益。特朗普政府非要用单边施压那套,反而把印度推得更坚定:就得搞自主外交。
路透社最新消息也印证了这点:印度 9 月还会接着增加俄罗斯石油的进口量。这场大国博弈里,莫迪用行动把话挑明了: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不是随便什么威胁都能起作用的。(参考资料: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纽约时报》、路透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