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强谈黄宾虹的“七墨法”, 妙墨传神的奥秘

分享至

在中国的书画艺术中,笔以墨为精神,墨以笔为筋骨。笔墨承载着书画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书画家作品语言和流派特色的一种标志。要了解一位书画家或一种流派,必须对其笔墨语言有深入的了解。比如要读懂黄宾虹的字画,就必须对他所对提出的“五笔七墨”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否则是读不懂他的字画的。

黄宾虹当时说他的画要五十年后人们才读得懂,就说明他的画是逆潮流的,不是画给一般的受众看的。现在看来虽然专业人士能读懂了黄宾虹的字画,但对大部分人来说,黄宾虹的字画还是非常难以读懂的,因为他的字画本来就是给高段位的人看的。我听一位书法博士亲口说,他十年前根本读不懂黄宾虹的书法,现在也只是稍懂了其中的十分之三,足以说明没有深厚的书画实践和文化沉淀,是很难进入其书画境界的。

上一篇文章嘉强和大家聊了黄宾虹总结的“五笔”理论,此文就和大家聊聊他的“七墨”理论,不对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黄宾虹总结的“七墨”指的是:浓、淡、泼、积、破、焦、宿。

浓墨法

浓墨一般是墨汁不加水或加少许水,让线条或画面呈现浓黑的效果。使用浓墨法贵在滋润活脱,不使呆滞,所以沾墨后要注意用笔速度,不可停留过久。

苏东坡和刘墉就比较喜欢和擅长使用浓墨,刘墉在书法史上还被称为“浓墨宰相”,他的书法特点就是用墨浓黑厚重且体丰骨劲敦实。

关于用浓墨,苏东坡有过精彩的论述:若黑而不光,索然无神。要使其光清而不浮,精湛如小儿目睛。东坡的这一论断,已说尽了用浓墨的要诀。



淡墨法

淡墨就是墨汁中加入的水量比较多,使墨汁比较清淡。

董其昌、林散之都比较擅长用淡墨,王文治更是得董其昌神髓,其书法用墨秀逸潇疏,韵致卓绝,被称为“淡墨探花”。



破墨法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