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政治新闻网8月28日报道,距离卸任只剩几天,法国军队总参谋长布克哈德给整个欧洲敲了记响钟。这位马上交棒的法军最高将领直言,西方主导世界两百年的日子早过了,现在欧洲实力不断衰退,再这么下去,很可能变成别人眼里的 “餐桌上的菜”。更让人揪心的是,他说欧洲面对的不是简单的军队强弱问题,而是现在的世界已经进入 “硬实力说了算” 的时代,想靠以前的老办法撑下去,根本不现实。
法国军队总参谋长布克哈德 视频截图
一、战争逻辑变了:从 “选着大仗” 到 “不得不打”
俄乌冲突这一仗,彻底把战争的老逻辑推翻了。布克哈德在采访里特意提了个说法 ——“被迫卷入的战争”。这话怎么理解?简单说就是以前打仗,政治和军事领导还能算着弹药用量、挑着地方部署军队,可现在到了生死关头,根本没的选。就像乌克兰,不拼尽全力扛住俄罗斯,国家就没了,哪还有什么 “要不要打”“怎么打” 的余地?
可欧洲军队还没转过这个弯来。过去这些年,北约一直盯着高科技武器,比如一架 F-35 战斗机要 1.2 亿美元,一套 “爱国者” 导弹得 700 万美元,个个都跟 “法拉利” 似的金贵。但到了乌克兰战场,这些 “法拉利” 根本不好使 —— 俄军拿改装的老坦克、两千美元一架的巡飞弹,就把西方援助的先进装备压制得够呛。布克哈德说得实在:“咱们偶尔用用‘法拉利’还行,真要靠它打赢整场战争,根本不现实。”
更要命的是欧洲的弹药储备。现在法国的炮弹库存,要是真打高强度战争,撑 3 天就见底了。德国虽说计划拿 4090 亿美元重建军工,可产能要恢复过来,至少得等 10 年。反观俄罗斯,一年能造 300 万发炮弹,是北约所有国家加起来的 3 倍。这边欧洲还在为军费分摊吵来吵去,那边战场的现实早把脸打疼了。
二、内部先乱了:爱沙尼亚要加军费,西班牙偏不
欧洲防务的最大麻烦,其实在自己人内部。成员国的战略利益差得太远,根本没法拧成一股绳。就说军费,爱沙尼亚这些中东欧国家,天天盯着俄罗斯,急着把军费提到 GDP 的 5%;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直接放话,“俄罗斯对西班牙没威胁,我们没必要加军费”。两边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
布克哈德也没绕弯子,直接点破:“爱沙尼亚人和葡萄牙人的想法能一样吗?肯定不一样。” 这种分歧不是小事,直接让欧洲没法形成合力。比如北约想把各国军费标准从 GDP 的 2% 提到 3%,西班牙、意大利立马反对,说钱要花在民生上,不能全砸在军队里。德国牵头搞的 “欧洲天空之盾”,想统一防空系统,结果法国不买账,直接拒绝加入,这事就又黄了一半。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看得明白,她之前就说 “欧洲在世界上越来越没分量了”。可明白归明白,真要解决问题就难了 —— 欧洲想不依赖美国,可自己又扛不起安全责任;美国催欧洲先表态 “愿意担责”,欧洲又等着美国先给 “安全保证”。就这么来回拉扯,活脱脱一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的僵局。
三、乌克兰成了难题:欧洲夹在美俄中间,两头为难
乌克兰的事更把欧洲的 “没底气” 暴露得明明白白。布克哈德说,保住乌克兰是欧洲的战略利益,可自从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见了面,欧洲一下子就慌了神。美国现在催着欧洲在乌克兰安全保障里 “挑大梁”,却不肯给明确的军事承诺;俄罗斯更直接,放话不准欧洲军队进乌克兰,不然就算 直接“参战”。
欧洲这边就卡在中间了。布克哈德透露,现在欧洲国家讨论对乌保障,根本没进展 —— 有的国家说 “美国不承诺帮忙,我们就不出兵”,可美国又反过来要欧洲 “先拿出决心”。更头疼的是 “交战规则” 还没定:要是欧洲派了维和部队,俄军打过来了,能不能还手?这一步踏错,很可能把整个欧洲拖进战争。
而且欧洲的军工根本离不开美国。德国买的 “爱国者” 导弹、荷兰订的 F-35,核心技术全在美国手里。美国要是拿 “技术授权” 当筹码压欧洲,欧洲连给武器升级都做不到。想在乌克兰问题上硬气,可手里没真本事,只能看着美俄的脸色。
四、想自救得改路子:武器要 “便宜管够”,战术得 “协同发力”
眼看着危机越来越近,欧洲军队也开始琢磨怎么自救,布克哈德提的方向很明确,核心就是 “别再抱着老一套不放”。
首先得把武器库改过来,不能只盯着贵的。以前光买 “法拉利”,现在得补 “拖拉机”—— 也就是低成本的消耗性武器。德国的莱茵金属公司已经计划把 155 毫米炮弹的年产量从 7 万发提到 110 万发,欧盟也拿了 5 亿欧元出来,帮着扩大弹药产能。同时还在搞无人机蜂群、水下无人潜航器这些装备,不用花太多钱,却能在战场上牵制对手。
光换武器还不够,战术也得跟着变。乌克兰战场有个很明显的特点 —— 双方几乎能看清彼此的一举一动,这种 “透明化” 逼着欧洲不能再单打独斗。布克哈德说,以后打赢仗,得靠无人机、电子战、网络攻击协同发力。现在法国已经在给装甲车升级防空能力,德国也联合荷兰搞新型电子战系统,就是想在电磁领域先占住优势。
可这些改革想推进,还是难。马克龙坚持要 “欧洲防务自主”,不肯加入德国的防空计划;波兰干脆绕开欧盟,直接找美国买了 156 亿美元的直升机和导弹。大家各搞各的,别说 “团结” 了,连基本的配合都难。
结语:布克哈德卸任前说的这些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把欧洲防务的 “遮羞布” 扯下来了。现在的世界,硬实力说了算,欧洲要是在 5 年内还没法拧成一股绳,真可能变成 “餐桌上的菜”。从巴黎到柏林,从华沙到马德里,光喊 “团结” 没用,得真刀真枪地解决分歧 —— 军费怎么分摊、对俄对乌该怎么定位、军工怎么自主。布克哈德说得对,“要安全就得担风险”,欧洲要是一直犹豫,最后连选择的机会都没了。(参考资料来源:美国政治新闻网、观察者网、新华网、环球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